2010 年四川泸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
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未选均无分。)
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3.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 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
C.应试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著名学者的学说
8.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
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0.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1.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教学
13.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
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4.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1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18.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9.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
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学校教育系统_________为核心的教
称制度化教育。
育制度,又
22.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普通教育学
____为标志。
23.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精神文化____________、_____制度文化________的统一体。
24. 教育目 的是各级各 类教育培养 人的总的 ___质量标 准__________和总的 _____要求
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25.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受教育_________和_________人生权______。
26.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授受__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平等
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相互促进______________关系。
27. 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内容________和____说明_________组成。
28.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讲解_________和____讲读__________三种方式。
29. 我 国 最 早 采 用 班 级 授 课 制 的 是 1862 年 清 政 府 在 北 京 设 立 的 _____ 京 师 同 文 馆
_________。
30. 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教学_______________。
31.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情绪与人际关系辅导____________和______
职业选择辅导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2. 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33. 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35.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36.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 1 个小题,满分 10 分)
37. 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