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5月29日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 5 月 29 日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 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政策性表达 (×) 2. 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 3.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做了例题后面的练习题后有助于再做同样类型的题,但对做不同类 型的题则有消极影响。这是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4. 真正的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同时发生在师生交流的任何一个时刻 (√) 5. 教师的体态语言不属于课程资源 (×) 6. 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一要有学科知识,二要有教育知 识,三要有实践知识 (×) 7.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准入标准 (√) 8. “哲学家与搬运夫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与猎犬之间的差别要小得多”,这句话强调 了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9.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攻击性行为是典型的男生行为,依赖性行为是典型的女生 行为(√) 10. 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能背诵以后的附加学习,这就意味着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 (×) 11.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 (√) 12.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学生将考试结果不好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 13. 在课堂上,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们常常会提醒学生“注意啊”“注意哦”。可 见,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14.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说”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15.皮亚杰用“三山实验”来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自我中心性 (×) 16.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 ABC 理论中,A 是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 17. 某些学困生在阅读方面可能比较落后,但是在数学方面可能高于平均水平(√) 18. 《教育法》中对违法责任作出规定的规范,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调整性规范 (×) 19. 通过教师招聘,某学校聘用了小张并签订了教师聘用合同,这样学校与小张形成了教育 法律关系 (√) 20.根据我国的教育立法体制,地方有权根据本地区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教 育法规文件 (√) 21. 教师有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情况,应由其所在学校或者 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但不能解聘。(×) 22. 15 岁的王某非常顽劣,因与校外学生打架致人重伤,被判刑半年。刑满释放后王某要 求回学校继续读完初三,学校有权拒绝王某的就读申请。(×) 23.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基本法律义务所体现 的精神是一致的。(√) 24.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社会威望形成的基础。(√) 二、单选: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C) A.学生发展 B.教师学历
C.师德师风 D.教训能力 2.以下关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述不正确的是 (C) A.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 B.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C.以管办评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D.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从上规模、讲数量向强素质、提质量、促公平转变 3.首次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的文件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 4.“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隐含的意思中,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A.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 B.教育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教育是要尊重学的设定的独特性 D.教育是对学生的加工改造 5.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是 (D)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 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6.教育可以保留有价值的文化,剔除文化中的糟粕,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 (B) A.传递功能 B.选择功能 C.更新功能 D.创造功能 7.“教育是学生的生活过程”,这属于哪一个流派 的观点(D)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8.以下教育家与其教育思想不匹配的是(C) A.蔡元培-五育并举 B.晏阳初—平民教育 C.赞可夫—教学过程最优化 D.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 9.在教师角色的认识上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是(D) A.教师是蜡烛 B.教师是园丁 C.教师是工程师 D.教师是脚手架 10.以下不属于孔子教师观内容的是 (B) A.学而不厌 B.温故知新
C.师道尊严 D.教学相长 11. 某学生家长建议将教室座位分为不同区域,学生按照成绩高低分别坐在不同的区域,以 方便老师的教学。针对此建议,班主任的 正确选择及理由是(D) A. 采纳,合理利用了资源,避免学习差的学生浪费资源 B. 采纳,学习优秀者就应该享有更有利的资源,利于培养人才 C. 不采纳,不分区有利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增强班级凝聚力 D. 不采纳,每个学生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非特别群体专有 12. 下列有关学生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因而是固定不变的 B.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拜的群体 C.有的学生可能同时有两种性质相反的参照群体 D.正式群体一般都是根据学校和班级的需要或要求成立的 13. 某班学生当班主任在的时候很规矩,但班主任一离开,学校、纪律等就明显松懈,缺乏 责任心,班级不团结,犹如一盘散沙,由此推测,该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属于(D) A. 民主型 B. 仁慈型 C. 放任自流型 D. 强硬专断型 14. 小明期末考试数学没考好,妈妈批评了他,他对妈妈说:“我比上次考得好,上次我都 没有及格,这一次我及格了。”小明对自己这次数学考试的评价属于(D) A. 绝对评价 B. 综合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15. 某初二老师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饱览“霞映飞泉、舟横野渡、柳覆长堤”的美景,提 高了审美素养。该老师采用的美育途径是(A) A. 大自然 B. 课堂教学 C. 日常生活 D. 课外艺术活动 16. 幼儿园教育既应杜绝“小学化”,又要注意幼小衔接,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B) A. 互补性 B. 阶段性 C. 衔接性 D. 个别差异性 17. 以下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是(B) A. 重视知识传授和接受 B. 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C. 推进课程分化,强化学科界限 D. 强调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 18. 语文课上,刘老师呈现了一组利比亚战争中孩子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身处战争 中的孩子会有什么愿望和渴求。在学生热烈讨论后,刘老师点明今天的主题-《一个中国孩 子的呼声》。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此时学生的学习处于(A)
A.动机阶段 B. 领会阶段 C. 习得阶段 D. 概括阶段 19. 某幼儿团从考勤,家园互动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测评,并根据结果将动儿分三类,前两类 给于金额不等的奖励。对该幼儿园的做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 将孩子分门别类,有利于因材施教 B. 容易产生不当竞争,助长功利化倾向 C. 能激励孩子和家长更好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D. 考核方式科学合理,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20. 新课程改革中被强调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育要素是(A)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手段 21. 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是(B) A. 师德为先 B. 知识为上 C. 能力为重 D. 学生为本 22. 数学课上,唐老师问了同学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 A 村到 B 村有 3 条路可 以走,从 B 村到 C 村有 4 条路可以走,那么从 A 村经过 B 村到 C 村有多少条路可以走? “第二个问题是“书架上有 7 种不同的数学书,3 种不同的语文书,要在书架上任取一本 语文书和一本数学书,共有多少种取法?”随后,唐老师讲解了本堂课的重点“乘法原理”, 并通过乘法原理计算出从 A 村经 B 村到 C 村共有 12 条路可以走。讲解完后,同学们也 都能根据乘法原理很快计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即取书的方式一共有 21 种。在这一案例 中,同学们产生的学习迁移更符合以下哪种理论?(C) A. 相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经验类话说 D. 关系顿悟说 23. 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教学中,教师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读”“大声阅读” “齐读” 等,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看, 能够“默读”的学生处于() A. 内部言语阶段 B.认知定向阶段 C. 物质化活动阶段 D.无声外部言语阶段 24. 在认知风格研究中,“镶嵌图形测验”最能区分哪类认知风格?(B) A. 内倾与外倾 B. 场独立与场依存 C. 聚合式与发散式 D. 整体性与系列性 25. 冬冬篮球打得好,但不爱学习,经常搞恶作剧、撒谎、打架,张老师认为冬冬满身缺点, 不可救药。如果你是张老师,采用哪一 德育原则教育冬冬(D) 效果最好?
A.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D.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26. 在捉迷藏的游戏时,丽丽没有找到合适的藏身之处,被斌斌抓住了。丽丽说:“我还没 藏好,你不能抓我。”不愿意认输。斌斌说:“我们做游戏前约定好了数到 10 就开始找, 你自己没藏好,不能怪我。”由此可推知,丽丽的品德发展处于(D) A. 权威阶段 B. 公正阶段 C. 可逆性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 27. “触景生情”属于(C) A. 有意回忆、直接回忆 B. 有意回忆,间接回然 C. 无意回忆、直接回忆 D. 无意回忆,间接回忆 28. 一位化学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把化学学科用语填进(青花瓷》歌曲中,该老师 使用的是(D)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调节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29. 老师换了一个新发型进入教室,引发了学生的窃窃私语,学生的这种注意属于(B) A. 有意注常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无意后注意 30. 强调学生完成作业或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反馈和强化的心理学家是(A) A. 斯金纳 B. 加德纳 C.布鲁纳 D. 罗杰期 31.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领会世界、社会与人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教导学生学会思考,逐 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德育中的(B)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法制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3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般不可能出现在小学三年级学生身上的行为是(A)。 A.能够进行假设命题,并验证假设 B.能够从“A=B,B=C”推出“A=C”C.在体育课上能够按老师说的“高矮顺序”自行列队 D.知道两杯 400ml 的水即使放在不同大小的容器内,体积也是一样的 33.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以下表述错误的是(B) A.就改变难度而言,陈述性知识改变较易,程序性知识改变较难
B.就习得速度而言,陈述性知识习得较慢,程序性知识习得较快 C.就知识的内涵而言,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 D.就意识控制程度而言,陈述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高,程序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低 34.要纠正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的态度,按认知失调理论,最恰当的做法是(D) A.当学生认真学习时及时表扬 B.当学生学习不认真时进行严厉批评 C.让学生为自己的不认真学习找出理由 D.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认真对自己的危害 35.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选择的依据,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A) A.教师的教学问题 B.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C.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 D.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6.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协商解决,并具有补偿性的法律责任类型是(B) A.刑事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违背法律责任 37.教师提出教育行政救济时,不能提出(D) A.行政申诉 B.行政复议 C.行政赔偿 D.行政诉讼 38.我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只适用于中、小学生,《中等专业学校教 师职务试行条例》只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这体现了教育法规实施的(D) A.时间效力 B.空间效力 C.形式效力 D.对人的效力 39.以下教育法规①《教师法》②《教育法》③《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④《教师资 格条例》,根据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等级, 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C)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40.四位同学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时间起点进行争论。你认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A.甲说从出生开始 B.乙说从年满 6 周岁开始 C.丙说从年满 14 周岁开始 D.丁说从年满 18 周岁开始 41.学校有维护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权利,其中包括要求义务人停止侵害教育教学正常秩序、 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也包括可以要求负有积极义务的义务人作出这种积极行为的权利。这 体现的教育法律权利的表现形式是(B) A.行为权
B.要求权 C.请求权 D.保障权 4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不能是上一级人民政府 B.教育法律责任有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C.学生权利受侵害时,学生可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提起申诉 D.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3.关于《教育法》和《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都是权利救济制度 B.都可向行政机关或个人提出申诉 C.都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提出申诉 D.申诉人都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本人 44.朱熹曾经说过: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的(B) A.为人师表 B.终身学习 C.爱岗敬业 D.关爱学生 45.以下对“立德树人”理解不正确的(B) A.揭示了教育的本质 B.强调以品德教育为重,知识教育为轻 C.强调促进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D.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明要求广大教师(BCDE) A.要学生劳动创的引路人 B.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C.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D.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E.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阳光小学坐落于美丽的莲花湖畔,近年来学校绕莲文化主题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推 行课外阅读,根据学段要求学生背诵校本教材《小荷尖尖》里收集整理的诗歌,定期组织学 生到蓝花湖开展综合实践考察,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记录莲花湖生态区的气候、动物、 植 被等情况;生物老师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将从莲花湖采回来的植物做成标本,课后还指导学生 撰写科技小论文;语文老师让学生以荷花为主题作文;美术老师还会学生到莲花湖写生…… 由此可见,阳光小学实施的课程类型有(ABCDE ) A. 活动课程 B.显性深沉 C.隐性课程 D.校本课程 E.核心课程 3.教育目的应阐明(BD )
A 怎样办教育 B.为谁培养人 C.怎样培养人 D.培养什么样的人 E.办什么样的教育 4.万老师给小学生上《登鹳雀楼》,前 25 分钟主要介绍作者王之涣及其作品,后 15 分钟 领着学生读课文、讲解字词和诗意,布置的作业是课后背诵。课后当问及为什么这么安排时, 她说:“这首诗就四句话,讲不了多少时间,只好介绍作者了。”以下对万老师的评价正确 的有(ABDE) A.教学属于记忆水平 B.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C.主要采用了读书指导法 D.专业发展处于“任务关注”阶段 E.对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把握不准确 5.关于协同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是一种弹性教学组织形式 B.采用灵活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C.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将学生编为大组或小组 D.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 E.既可以发挥教师专长,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 以下属于负强化的有(CD) A. 对父母说谎,两天不许看电视 B. 上课不认真听讲,减少课间休息 C. 考试成绩好,父母返还没收的手机 D. 小朋友听话吃药,就不用去医院打针 E. 三次没有完成作业,取消周日去公园的计划 7. 关于物资奖励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E) A. 物资奖励会使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此消彼长 B. 单纯加大外部物资奖励,学生一旦学习 失败,会造成学习动机下降 C. 物质奖励与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活动之外,有可能削弱 内部动机 D. 物资奖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E. 若能 使物质奖励具有精神奖励的性质,则对外部动机的激发作用更明显 8. 托尔曼的动物方位学习迷宫实验揭示了(ACE) A.潜伏 学习的存在 B.学习是通过顿悟产生的 C.学习并不是 S-R 的直接联系 D.外在强化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 E.未受外在强化仍然会出现学习 9. 初二女生欣欣与男同学林可很要好,经常在一起组织班级活动,平时交往较多,学习上 互帮互助。一天早上,欣欣和林可一起走进教室,同学们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阴阳怪气地 大叫。原来,不知道谁在黑板上写下“欣欣 love 林可”的字样。这件事后,关于欣欣和林 可的各种传言越来越多,最后传到了班主任王老师那里……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恰当的做 法有(ABD) A. 正面引导,让学生分辨友情与爱情 B. 对写黑板和传小道消息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