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云南昆明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云南昆明官渡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100 分) )。 D.不足挂耻 )。 )。 B.大名顶顶 C.百折不挠 B. chā, chāī, chà,chā D. cha, chāī, ci, ch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 案写在题干后的括号中。本大题共 1 1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 1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我差不多十年没有到过上海了。今年致宴海出差,看到浦东参差的高楼,我感到今昔的上海 差别真大啊! A.chà, chā, cī, chā C.chà, chāi, cī chā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再接再励 3.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 A.小明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个怀抱着婴儿的中年妇女 B.在班会上,同学们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王芳担任班长 C.守门员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就从左上角飞进大门 D.滚滚浓云畴饶山峦,一场大雨快要下起来了 4.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A.你这种做法难道是正确的吗? B.请问去市政府该怎么走? C.广场上的垃圾怎么这样多啊! D.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是( A.李白 D.庄子 6.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红楼梦》 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一名言的作者是( A.杜甫 8.《铜墙铁壁》的作者是( A.茅盾 9.《神曲》的作者是( A.但丁 C.雨果 D.歌德 10.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是( A.托尔斯泰 11.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浪漫主义作家的是( A.巴尔扎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2--5 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2.下列中国古代作家中属于唐代“古文运动”的作家是( A.韩愈 E.李白 13.下列作品中属于茅盾的作爵品是( A.《腐蚀》 D.《子夜》E.《霜叶红似二月花》 C.《三国演义》 D.《史记》 )。 D.司汤达 C.陈子昂 )。 C.李翱 D.自居易 B.周立波 C.浩然 D.柳青 B.薄伽丘 C.左拉 D.泰戈尔 B.《骆驼样子》 C.《三里湾》 B.李白 D.苏东坡 )。 B.巴尔扎克 )。 )。 B.杜甫 C.屈原 B.《金瓶梅》 B.柳宗元 )。 )。 )。 )。 )。 B.雨果 C.左拉
B.莫白桑 D.契诃夫 E.欧·亨利 )。 )。 B.《变形记》 C.《茶花女》 D.《等待戈多》E.《墙上的斑点》 C.马克·吐温 )。 14.下列作品中属于西方现代派作品的是( A.《悲惨世界》 15.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美国的作家是( A.海明威 16.“为”在古汉语中的主要用法是( A.动词,相当于“做” B.介词,相当于“替” C.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 D.介词,相当于“被” E.语气助词,表停顿,可不译 三、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大题 2 小题,共 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7.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___________》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18.“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部分组成。 四、解释题(解释下列词语,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9.浪漫主义 ——————————————————————————————————————— ——————————————————————————————————————— 20.乐府 ——————————————————————————————————————— ——————————————————————————————————————— 21.五个 W 和一个 H ——————————————————————————————————————— ———————————————————————————————————————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22.试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 ——————————————————————————————————————— ——————————————————————————————————————— ——————————————————————————————————————— 23.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吗?观察力强的人是不是视觉特别敏锐?为什么? ——————————————————————————————————————— ——————————————————————————————————————— ——————————————————————————————————————— ——————————————————————————————————————— 六、应用题(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到的知识,完成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任务。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24.根据下列课文写一篇教案,要求写成简案,能够体现新课改精神,包括课题、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娃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部分。 ——————————————————————————————————————— ——————————————————————————————————————— ——————————————————————————————————————— ——————————————————————————————————————— 黄纱巾
薛 涛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 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 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 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 10 元钱。 女孩无奈地摇摇头。弘,女孩没有。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它。 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个晚上,女孩都下不定向家里要钱的决心。 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黄纱巾还在那儿飘舞着,像一只黄蝴蝶。女孩远远看了一 会儿,才慢慢走近。 带钱来了吧?女孩摇摇头。 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又看着女孩,并想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绝妙的 组合,就很替女孩惋惜。 你喜欢它,没错? 嗯,女孩认真地点点头。 女孩准备离开了。注定买不下它,《,如早点儿走开好。 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 收下,是我愿意送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祥我会很媲鲁。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女孩跑开了。 女孩又回过头说,反正站在楼上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儿。 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 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许多天过去了,那条黄纱巾仍旧挂在那里。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没人买?那条黄纱巾,装 饰了女孩的梦。 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标签上写着:永不出售。 25.请批改下面这篇作文,要求改正文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上画一横线,改在右侧的边白 处),改正病句(就原文修改),在文后写出评语。评语要求能够简明、准确地概括本文主要 的优缺点,并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指导作用。 ——————————————————————————————————————— ——————————————————————————————————————— ——————————————————————————————————————— ; 给自己留白 曾经登山,一步一叩问地挪到山顶,却感茫然,不现青山绿水的妩媚;却感大气,天地 豁然雄浑渺远,心也呼之欲出,悠游于“一览众山小”的妙境。曾经临海,翘首极目,几乎 决眦,只见海天唇齿相依,一线间,却又似无穷无尽,荡气回肠,心灵忽然超越时空的限制,
如庄周梦中蝴蝶,翩然番飞…” 大自然的留白,让人兴叹感概,也让人浮想思悟。 中国画向来崇敬素纸淡墨,山水笔画间,不动声色,淡淡的勾勒,却把万千的气象磅礴 地贤一向极致。曾经观过一幅洞庭湖写意,画面是大片的空白,只在边缘有河岸,芳草,柳 烟,夕阳,中间飘着几叶扁舟,鱼歌互答。那片片的留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切的浩渺和 波浪壮扩,给予心灵一个真正的洞庭。书法中有焦笔,千千的墨痕拖出丝丝的白皙,如金石 般铿锵有力,那些留白,让人感觉到了道劲。古琴声音沉雅,一拔弦如滚珠落玉,有晋人风 骨的古琴节奏舒缓,音符相间极长,但这留白让人回味无穷,如哀松碎玉,一曲《平沙落雁》, 隐隐有大漠风光,弹得人神摇曳。这是艺术的留白,让关有了延展,让美有了空间,美得空 灵大气。 苏轼得不到重用,数次贬官,留下多少千古奇文,字字珠玑;李白得不到青昧,浪荡于 江湖,釗气长啸,绣口一吐,他的诗就是半个盛唐的月光;司马迁残受宫刑,所以写出了洋 洋洒洒五十万言的《史记》。皇帝不经意间的留白,造就了三位千古奇才,试想,若没有这 样特殊的留白,苏、李、司马三人天天为俗务功名所拢,岂做得出如此文章?别人的留白, 切无将其视为人生挫折,这是对人的挑战,让人的才华有施展的空间。 人也需要给自己留白。心灵的留白,留的是宽容。诸葛孔明有“七擒孟获”的气量,平定了 一方战乱;蔺相如有先国家之急的胸怀,造就了“负荆请罪”的美谈;我整天无所事事,给 自己留下了虚度年华的空白。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出了宽容要有海量。给 心灵留白,少了算计别人的山川之险,城府之严,多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气度。 给心灵留白,不是留遗憾,不是留缺陷,留的是施展抱负,留的是对道德修养的陶冶。孟子 善养浩然之气,乃成一代大儒;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终成诗人之父;苏轼有“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之慨,遂成文学大家。他们的气度,岂只是嵩华之高,黄河之远! 重视留白,学会给自己留白吧,交给自己一份心胸中的天地之宽! 七、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八、论述题(10 分)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解析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2.C3.B4.A5.C6.B7.A8.D9.A10.B11.B 二.多项选择 12.ABC13.ADE14.BDE15.ACE16.ABD 三.填空题 17.魏晋的志人志怪 18.标题 19.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 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 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20.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和乐 曲的采集。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由乐府采集到的民间诗歌和歌曲,后来也用以称 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话本 明清小说 《红楼梦》 唐传奇 导语 主体 结尾
21.五个 W 和一个 H 指的是新闻的基本要素。W 和 H 是这几个要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五个 W:即 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 H--How(如何)。 22.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 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2)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典型化和审美化的反映。 23.(1)观察不一定要用眼睛,观察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和皮肤接触等 形式来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比较持久和主动的知觉。 (2)观察力强的人并不一定是视觉特别敏锐的。观察力强是说心思缜密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 问题和细节并加以分析、总结。 六、应用题 24.《黄纱巾》教学设计 1.体味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2.学习特写镜头组接构成故事情节的写法。 [教学重点卫 体味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教学难点卫 学习特写镜头组接构成故事情节的写法。 [教学课时卫 一课时 [预习要求卫 1.自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并搜集相关主题的文章。 2.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文的内容为蓝本排练课本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自读文本 1.自学字词 如:恋恋不舍、绝妙、惋惜、毫不犹豫、愣、累 2.提出初读要求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将两颗美好的心灵进行了无声的展现。阅读时要通过语调、语速的控 制,让人感受到两个爱美的人的心灵在碰撞,并对比产生共鸣。 控制,让人感受到两个爱美的人的心灵在碰撞,并对比产生共鸣。 二、理解文本 围绕文本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姑娘,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中年人的美好心灵?如果你是文中的中年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3.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4.你从这篇文章中还懂得了哪些人生哲理? | 如: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既然得不到,不妨离开它;接受施舍比不能得到更令人痛 苦…… (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挖掘文章的内涵,对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理解。) 三、诠释文本 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 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予以适当的奖励:如当场颁发最佳创意奖、天才表演奖…… (点名或学生自愿上讲台表演课前准备好的课本剧,可以采用录音、化妆等辅助手段,提倡
合作表演。) 四、拓展文本 这篇短小的微型小说,表现了两个人物对一条黄纱巾的态度和情感,写出了两个爱关的人, 两颗的心。以这样的主题创作的文学作品还有吗?能不能跟同学们作一些介绍? 鼓励同学们对自己朗读的文章作适当的点评,能注意到与本篇课文作些比较则更好。 (指名或学生自愿朗读课前搜集的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果也是微型小说之类的作品尤 佳。) 五、仿写文本 1.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篇短小的速写式微型作品,充分运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一个短句都是 一个特写镜头的组接,构成了它的情节。 2.你能仿照这种手法来写一段你与同学、老师或者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吗? 学生进行片断仿写练习。 25.给自己留白 曾经登山,一步一叩问地挪到山顶,却感茫然,不现青山绿水的妩媚(不现青山的妩媚); 却感大气,天地豁然雄浑渺远,心也呼之欲出,悠游于“一览众山小”的妙境。曾经临海, 翘首极 目,几乎决眦,只见海天唇齿相依,一线间,却又似无穷无尽,荡气回肠,心灵忽然超越时 窒堂塑茎塑—I 如庄周梦中蝴蝶,翩然番(翻)飞……(庄子打破的是物我的界限,而非时 空。) 大自然的留白,让人兴叹感概(慨),也让人浮想思悟。 中国画向来崇散(崇尚)素纸淡墨,山水笔画间,不动声色,淡淡的勾勒,却把万千的气象 磅礴地推向极致。(中国山水画向来崇尚素纸淡墨,不动声色的笔画,淡淡的勾勒,却把万 千气象磅礴地推向极致。)曾经观过一幅洞庭湖写意,画面是大片的電白,只在边缘有河岸, 芳草,柳烟,夕阳,中间飘着几叶扁舟,片片的留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切的浩淼和波杀 壮妒(波澜壮阔),给予心灵一个真正的洞庭(让我领略到一个真正的洞 庭)。书法中有焦笔,干千的墨痕拖出丝丝的白皙,如金石般铿锵有力,那些留白,让人感 觉到了遊劲(道)。古琴声音沉雅,一拔弦如滚珠落玉,有晋人风骨的古琴节奏舒缓,音符 相间极长,但这留白让人回味无穷,如哀松(衰)碎玉,一曲《平沙落雁》,隐隐有大漠风 光,弹得人心神摇曳。(《平沙落雁》一共八段,只有第一段开头几句很慢。还有不要看到沙 就想当然认为是大漠,这首曲子主要表现大雁在高空飞行,最后落在河滩栖息。这栖息也只 是表现在第八段最后两句。)这是艺术的留白,让关(美)有了延展,让美有了空间,美得 空灵大气。 苏轼得不到重用,数次贬官,留下多少千古奇文,字字珠玑;李白得不到青昧,浪荡于江湖, 剑气长啸,绣口一吐,他的诗就是半个盛唐的月光;司马迁残(惨)受宫刑,所以写出了洋 洋洒洒五十万言的《史记》。(此处没有因果关系)皇帝不经意间的留白,造就了三位千古奇 才,试想,若没有这样特殊的留白,苏、李、司马三人天天为俗务功名所拢(扰),岂做得 出如此文章?别人的留白,切无(勿)将其视为人生挫折,这是对人的挑战,让人的才华有 施展的空间。 人也需要给自己留白。心灵的留白,留的是宽容。诸葛孔明有“七擒孟获”的气量,平定了 一方战乱;蔺相如有先国家之急的胸怀,造就了“负荆请罪”的美谈;我整天无所事事,给 自己留下了虚度年华的空白。(此处写“我”无所事事,较消极,与诸葛孔明、蔺相如积极 的心灵留白并列写不妥。)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出了宽容要有海量。(道出 了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给心灵留白,少了算计别人的山川之险,城府之严,多了“行至;
(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气度。给心灵留白,不是留遗憾,不是留缺陷,留的是施展 抱负,留的是对道德修养的陶冶。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乃成一代大儒;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终成诗人之父;苏轼有“一点浩 然气,里快哉风”之慨,遂成文学大家。他们的气度,岂只是嵩华之高,黄河之远! 重视留白,学会给自己留白吧,交给自己一份心胸中的天地之宽! 评语:这篇习作开头简而得当,从大自然的留白入手,以饱满的激情层层递进,叙写中国山、 水画的留白、书法的留白、乐曲的留白进而到人的心灵的留白,抒发了要重视留白、要学会 给自 己留白的情感。文章脉络清楚,诗句运用得当,足见作者阅读面之广,值得表扬。但是不足 之处在于,文章中错别字较多,引用多有望文生义之处,希望以后加强遣词造句的练习,使 自己的习作更加精彩! 七、简答题 1.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目标明确。对新课程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多样、恰当又符合 学科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 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符合逻辑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或行 为要符合规范,还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正确,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修正。 (4)方法得当。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5)表达清晰。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语速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 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课的进程要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 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课堂教学效果要从学生的外在表现和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三对重要关系来进 行评价。①要注意学生课堂反应的两个“量”的变化。一是参与度,即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的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的比例;二是创新度。②还要在总体上考察这堂课的学生自主与教师 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 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 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 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 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 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 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 主导作用。 八、论述题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 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
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 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 语言符号賦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 豫巧学习者会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 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息吸 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形咸 了丰富的经验。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 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 种解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