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内容写在方框内。(3 分)
案
一(23 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
▲
▲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绩《野望》)
。(王维《使至塞上》)
2.用古诗原句填空。(10 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
(2)树树皆秋色,
(3)大漠孤烟直,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
(7)
(8)
(9)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为国担当。无论到了什么年纪,都应不失凌云斗志,
做到“老骥伏枥,
3.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崔颢《黄鹤楼》)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烈士暮年,
▲
▲
▲
▲
▲
。”
人类群星闪耀。阅读《藤野先生》,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对“正人君子”的深恶.()
痛疾;阅读《回忆我的母亲》,我们了解到朱德母亲不()chuò劳作的勤劳品质和她对朱德深远的影响;阅
读《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从托尔斯泰敏锐 xī()利的目光中看到他高尚的灵魂;阅读《美丽的颜色》,
我们领悟到居里夫妇在令人窒.()息的严酷环境中坚持科学研究的伟大精神。他们的精神如同闪耀的星辰,
给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深恶(▲)痛疾
不(▲)chuò劳作
4.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习题。(6 分)
xī(▲)利
窒(▲)息
环球时报 7 月 3 日电 202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此次纪念章颁发范围主要包括三
大类: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健在的医务、
铁道、运输、翻译人员,参加停战谈判等工作的人员,民兵、民工、新闻记者、作家、摄影等人员;1953
年 7 月停战后至 1958 年 10 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期间,在朝鲜帮助恢复生产建设的、健在的人员。2020
年 1 月 1 日以后去世的,在此次发放范围之内。
家住青海西宁的杜长法 17 岁随志愿军入朝参战,担任通信员,曾参加上甘岭战役,荣立过集体一等功、
个人二等功臣称号等。杜长法 7 月 2 日告诉记者,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虽然我的战友活着
的人不多了,但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我非常感谢党和人民。”杜长法告诉记者,他有一枚朝
鲜颁发的荣誉勋章,还有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没有想到国家还会再度颁发纪念章,感谢国家。
专家表示,此次对参与抗美援朝作战人员颁发纪念章意义重大,体现了国家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领土完整的人员所做贡献的重视,体现了对于军人职业的尊崇,也体现了对参加抗美援朝这一代军人的认
可和褒奖。
(1)用简洁的语言给新闻拟写标题。(2 分)
▲
(2)假如你是环球时报记者,在撰写新闻前采访了杜长法和专家。请根据新闻中他们的回答,分别拟
写采访问题。(2 分)
采访杜长法:
采访专家:
(3)重阳节那天,你代表班级给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们献上一幅对联。上联是“抗美援朝伸正义”,请
▲
▲
补写下联。(2 分)
上联:抗美援朝伸正义
下联:
▲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5-6 题。(5 分)
二、阅读理解(42 分)
游阳府寺
【宋】金君卿
山肋盘纡一径斜,水烟深处梵王家①。
闻雷已荐②鸡鸣笋,未雨先尝雀舌茶。
吟客披云题石壁,药僧和露扫松花。
纵游向晚③寻归路,渡口平沙卧古槎④。
【注释】①梵王家: 指寺庙。②荐: 献。③向晚:傍晚。④槎: 竹筏子。
5.这是一首赏游诗,诗中
时节是早春。(2 分)
6.下列说法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明阳府寺的地理位置,在山路迂回曲折的阳府山上。
B.颔联中“鸡鸣笋”和“雀舌茶”都是春天的美味,诗人幸而尝鲜,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C.颈联“披云”与“和露”均从正面描写,表现阳府山山势之高,以及阳府寺清幽的环境。
D. 诗歌记叙登阳府山游览的情景,风格明快,充满闲情逸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12 分)
、 ▲
▲
二字暗含惊蛰、清明两个节气,含蓄地点明了诗人出游的
青山记①
林景熙
宋嘉定年间,郑公为相,于堂西偏辟一榻,扁以青山。客有疑而问曰:“前槐后棘,其居潭潭②,目未
尝有山也,而曰山,何相国之嗜山也?”相国曰:“吾身在廊庙,而心在山林,不能一日忘。且万一免去,
吾愿遂矣。”
今洪君景琳,家于山之麓,青山屋头,仿以自号,虽出处③不同,而突然天地间,同一青青,何与?予
以为士大夫一出一处皆有道存,苟无居富贵之心,虽廓庙而山林也;苟无厌贫贱之心,虽山林而廓庙也。
况山性仁,君忠厚以培之;山体静,君凝重以养之。嘘其云可以泽寰宇,储其材可以栋明堂,而昆虫鸟兽
之类亦各遂其性,各安其所。虽处也,而未尝不出也。
晋陶隐居,饱听松风,而朝有大事,数遣中使访问络绎,不失为山中宰相,又安知戋戋束帛④不奔兹山
也!云山苍苍客星⑤奕奕我思古人高风可即。若夫终山径捷,北山文移⑥,卒贻林涧之愧。自有青山以来,
不知几千载,阅人多矣。君勉乎哉!
(选自《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为隐居的友人洪景琳写的一篇散文。②潭潭:深广的样子。③出处:出仕与退隐。
④束帛戋戋(jiān):意谓持一束微薄的丝帛,去礼聘贤士。⑤客星:指隐士。⑥终山径捷,北山文移:喻
指做出隐士的样子,标榜清高,以求官禄。
7.用“/”为句子标三处停顿。(3 分)
云山苍苍客星奕奕我思古人高风可即
8.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3 分)
A.虽.出处不同虽.乘奔御风(《三峡》)
B.各安.其所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C.苟无居富贵之.心往送之.门(《富贵不能淫》)
D. 客有疑而.问曰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目未尝有山也,而曰山,何相国之嗜山也?
▲
10.文中作者劝勉友人做个真正的隐士,并指出“予以为士大夫一出一处皆有道存”,结合文意,说说“道”
具体有哪些内涵?(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第 11-15 题。(13 分)
▲
热土
宗璞
(1)弯曲的石径从小山坡上伸延下去,坡上坡下长满了茂密的树林,望去只觉满眼一片浓绿,连身子都
染得碧沉沉的。坡底绿草如茵,这里那里,点缀着粉红、淡蓝的小喇叭花。石径穿过草地,又爬上对面的
小山坡,消失在绿荫深处。微风掠过这幽深的谷底,清晨芬芳的空气沁人心脾。许久以来,我还是第一次
来到这隐秘的所在。
(2)这不是我儿时常来游玩的地方么?对了,那四根白石柱本是藤萝架,曾经开满淡紫色的花朵,宛如
一个大的幔帐。记得我和弟弟,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起,常在这里跑来跑去捉迷藏。而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是
玩土。小山脚下石径旁,那一块地方土质松软,很像砂土,我们便常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造桥、铺
路、挖河……把土盖在手背上拍紧,然后慢慢抽出手来,便形成一个洞,还可以堆起土墙、土房。我们几
乎天天要造一座城池呢。
(3)那正是“七七”事变后不久,我们几个孩子住在姑母家,因为那时这里是教会学校,可以苟安一时....。
虽然我们每天只是玩,但在小小的心里也感受到国破的厄运。记得就在这藤萝架下,我给飞蚂蚁咬了一口,
哭个不停。弟弟担心地拉着我的手吹着,一个大些的小朋友不耐烦了,说道:“这是什么大事,日本兵都打
进来了!”
(4)“他们来抢我们的土地吗?”我马上停住了哭,记起了这句大人说过的话。紧接着我就去抚摸我们
经常抚摸的泥土,觉得土地是这样的温暖,这样可亲可爱。我恨不得...把祖国大地紧紧拥抱....在胸怀之间,免
得被人抢走。我生长在这里,我爱这树、这山、这泥土……
(5)我不觉坐在石径的最下一阶,抚摸着那绿草遮盖的土地,沉入了遐想。
(6)我想起清华校门内的那条林荫大道,夹道两行槐树。每年夏初,淡淡的槐花香,便预告着要有一批
年轻人飞向祖国各地,去建设我们亲爱的祖国。记得我走上工作岗位那年,我们几个同学在那条路上徘徊
了多少次!我们讨论怎样服从祖国的需要,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丝一缕,来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织造锦
绣前程!后来我们全班十一个同学一起写了一份决心书,其中有这样的话:“如果有不如意的时候,请不要
跺脚吧!脚下的土地,埋藏着烈士的头颅,浸染着烈士鲜血。我们没有权利惊扰他们,我们只有义务在他
们为之献身的土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记得在大礼堂宣读这份决心书时,会场是那样安静,气氛是那样
激动和热烈,每个年轻的心都充满着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会后,我走出礼堂,看到门前一片草坪,我又
一次想拥抱祖国的土地
.......。我要用每一分力量,使祖国的土地更温暖……
(7)下放劳动时,我亲耳听到一个公社书记也说了类似的话:我们脚下的土地非比寻常,“不要跺脚”。
在村中住下了,我才知道确实有“热土”这两个字。我的房东大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是积极分子。
她常说,这附近十几个村庄,多少里地,每一寸都有她的脚印。“连那桑干涸的水波纹,都让我踩平了。”
她的儿子没有大枪高就参了军,50 年代末期在张家口地委工作,多次来信请娘去住。我就坐在大门前小凳
上给老人家念过几次这样的信。大娘每次听过,总要怔怔地望着村外那一片果树林。村子居高临下,越过
那一片雪白的花海,可以望见花林外面的桑干河,闪着亮光,正在滔滔流去。“热土难离呵!”大娘每次都
喃喃地说,“热土难离!”
(8)热土难离!我们的泪水、血汗灌溉着它,怎能不热!我们的骨殖身体营养着它,怎能不热!因为我
们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在这里寄托着青年时代的梦想,我们还要永远安息在这里。因为这是我们的,我们
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祖国的土地。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第 3 段中“苟安一时”是指七七事变后,我们住在姑母家里躲避战乱。
B.第 4 段中“恨不得”“紧紧拥抱”展现出我对可能失去祖国土地的害怕,急切想要保护它。
C.第 6 段中“拥抱祖国的土地”表达了即将毕业的我对学校的不舍之情。
D.“不要跺脚”在文中出现两次,体现了同学们和公社书记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
1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她常说,这附近十几个村庄,多少里地,每一寸都有她的脚印。“连那桑干涸的水波纹,都让我踩平了。”
▲
13.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大娘此刻的心理活动写出来。(3 分)
14.结合全文,说说对文题“热土”的理解。(4 分)
▲
(四)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 15—18 题。(12 分)
【选段一】
▲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
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
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
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
伞做的背心。
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的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
时有馒头。
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
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
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象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
彭德怀迟睡早起,不象毛泽东那样迟睡也迟起。就我所知,彭德怀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小时。他
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我记得那天早上一军团接到命令要前进二百里到敌区的海原,我多
么吃惊:彭德怀在早饭以前发完了一切必要的命令后,下来同我一起吃饭,饭后他就马上上路,好象是到
乡下去郊游一样,带着他的参谋人员走过预旺堡的大街,停下来同出来向他道别的穆斯林阿訇说话。大军
似乎是自己管理自己的。
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
捉。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但是他的司令部
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
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 坐在一起,
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一天我同彭德怀和他一部分参谋人员到前线去参观一所小兵工厂,视察工人的文娱室,也就是他们的
列宁室即列宁俱乐部。在屋子里的一道墙上有工人画的一幅大漫画,上面是一个穿和服的日本人双脚踩着
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人劈去。漫画中的日本人鼻子很大。
“那是谁?”彭德怀问一个负责管理列宁俱乐部的少先队员。
“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个孩子回答。
“你怎么知道的?”彭德怀问。
“你瞧那个大鼻子就行了!”
彭德怀听了大笑,看看我。“好吧,”他指着我说,“这里有个洋鬼子,他是帝国主义吗?”
“他是个洋鬼子,那没问题,”那个少先队员说,“但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他有个大鼻子,但要做日
本帝国主义者还不够大!”
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
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
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
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选段二】
先锋部队的五个连每连出了十六个战士自告奋勇搭那艘渡船过河把另外两艘带回来,一边红军就在南岸
的山边建立机枪阵地,在河上布置掩护火力网,目标集中在敌人外露阵地。时当五月,山洪暴发,水流湍
急,河面甚至比长江还宽。渡船从上游启碇,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镇对岸靠岸。南岸安顺场镇上的人们屏
息凝神地看着,担心他们要被消灭掉。但是别忙。他们看到渡河的人几乎就在敌人的枪口下靠了岸。现在,
没有问题,他们准是要完蛋了。可是……南岸红军的机枪继续开火。看热闹的人看着那一小批人爬上了岸,
急忙找个隐蔽的地方,然后慢慢地爬上一个俯瞰敌人阵地的陡峭的悬崖。他们在那里架起了自己的轻机枪,
掷了一批手榴弹到河边的敌人碉堡里。
【选段三】
“逐渐地,红军的群众工作改进了,纪律加强了,新的组织方法也摸索出来了。各地的农民开始自愿帮
助革命了。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给战土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
豪要归公。一九二八年会议以后,曾经作了很大努力争取农民的支持,在上述三条之外,又添了八项。这
八项是: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
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15.选段一中彭德怀给作者的印象很深。他是一个生活简朴、
的人。(4 分)
16.选段二的画线句有何作用?(3 分)
、忙而不乱、不惧生死、
▲
▲
时当五月,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河面甚至比长江还宽。
17.结合语境,揣摩加点词的含义。(2 分)
▲
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
18.作者在《“真正的”红军》一章中说,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不可战胜的、铁打的军队。请根据以上三个
选段,说说红军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军队。(3 分)
19.阅读《祖国》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5 分)
▲
三、写作(35 分)
祖国,
我是您珠峰上的一捧雪,
凝结消融,
滋养着鲜嫩可爱的小草。
祖国,
我是您高原上的一只雄鹰,
翱翔长空,
保卫着广袤无垠的土地。
祖国,
▲
▲
▲
20.请以《真是一道好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30 分)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
(2)不少于 6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3 分)书写正确 1 分;工整 1 分;美观 1 分。
2.(10 分)
参考答案
一(23 分)
(1)每逢佳节倍思亲
(5)芳草萋萋鹦鹉洲 (6)月下飞天镜 (7)鸢飞戾天者 (8)庭下如积水空明
(9)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每空 1 分,添字、漏字、错别字均不得分)
(2)山山唯落晖 (3)长河落日圆
(4)浅草才能没马蹄
(2)辍 (3)犀
3.(4 分)(1)wù
4.(6 分)
(1)(2 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将颁发(“纪念章”1 分;“颁发”1 分)
(2)(2 分)
(4)zhì (每空 1 分)
采访杜长法:您将要领到颁发的纪念章,有什么感受?或:您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获得过哪些
勋章?(1 分)
采访专家:您认为这次颁发纪念章具有什么重大意义?(1 分)
(3)(2 分)
示例:保家卫国谱华章(内容 1 分,形式 1 分)
二(42 分)
(一)(5 分)
5.(2 分) 雷、雨(每空 1 分)
6.(3 分)C
(二)(12 分)
7.(3 分)云 山 苍 苍 /客 星 奕 奕 /我 思 古 人 /高 风 可 即(每处 1 分)
8.(3 分) D
9.(3 分)眼中不曾看到有山,却题字青山,难道是相国喜欢大山吗?(“未尝”1 分;“而”1 分;“嗜”1
分)
10.(3 分)
“苟无居富贵之心,虽廓庙而山林也;苟无厌贫贱之心,虽山林而廓庙也。”摒弃贪图富贵和自命不凡
的心思,不在意富贵贫贱,不慕荣利。
“况山性仁,君忠厚以培之;山体静,君凝重以养之。”借助大自然的滋养,培养自己仁者的品质,忠
诚仁厚,凝神(宁静)庄重。
“嘘其云可以泽寰宇,储其材可以栋明堂,而昆虫鸟兽之类亦各遂其性,各安其所。”作为隐士,要充
分挖掘并发挥大自然中各类事物的特质,使万物各现本性,各有所用,各得其所,造福于世界。(每点 1 分,
但只抄写原文不进行分析不得分。)
参考译文:
宋朝嘉定年间,郑公(郑清之)做宰相,在正屋西面僻静的角落,悬挂“青山”字样的匾。有客人疑
惑地问他:“前面槐树后面棘树,居所深广,眼中不曾看到有山,却题字青山,难道是相国喜欢大山吗?”
相国回答:“我身处朝廷,但心在山林,一天也不会忘记。况且万一退休免官,我就达成愿望了。”
现在洪景琳,他把家安在山脚下,青山就在屋前,仿效(先贤)自号青山,虽然(两个人)出仕与退
隐不相同,但心中高耸着的,是同样青葱的高山,为什么呢?我思虑士大夫无论是出仕还是退隐,都有自
己的操守。如果没有贪图富贵之心,即使是在朝廷中做官也和在山林中隐居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嫌弃贫贱
之心,即使是在山林中隐居也和在朝做官差不多。何况山能体现仁者的品德,你要用忠诚仁厚培育它;山
能体现仁者的宁静,你要用凝神庄重培养它。吹开浮云可以用来润泽天下,储备木材可以为明堂做栋梁,
昆虫鸟兽之类的生灵也各能满足本性,各得其所。即使是隐于山林,而未尝没有出仕的效果。
晋朝陶弘景隐居,饱听松风,但朝廷有大事,朝廷几次派遣使者访问往来不绝,不愧是山中宰相,(他)
无需奔跑于山林中,又怎么会了解持一束微薄的丝帛,去礼聘贤士的辛苦呢?山川云海一片苍茫,隐士容
光焕发,我想古贤人的高风亮节是能够接近和实现的。如果仅是做出隐士的样子,标榜清高,以求官禄,
最终让林涧蒙羞。自从有青山以来,不知道过了几千年,见过太多人了。你要自勉啊!
(三)(13 分)
11.(3 分)C
12.(3 分)运用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大娘几乎走遍全村,对村庄非常熟悉、亲密,表达了大娘对
村庄的热爱。(修辞手法 1 分;人物情态或特点 1 分;情感 1 分。)
13.(3 分)儿啊,娘知道你对我的一片孝心,但我舍不得这土地、村庄啊,我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斗争,
将来我也要安息在这片土地。(扣住“孝心”“不舍”“安息”,每点 1 分。)
14.(4 分)“热土”是我们自己祖国的土地,也象征着家乡、祖国。它有童年温暖美好的回忆,有青年时建
设祖国的梦想与热情,有外敌入侵保卫祖国的决心,还有希望与家乡永不分离、相伴一生的愿望。文题饱
含人民对土地、家乡、祖国的热爱与珍惜。“土地”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每点 1 分,得满为止)
(四)(12 分)
15. (4 分)动作敏捷
16. (3 分)运用环境描写,写出河水湍急、河面宽阔,突出渡江之险、难度之大,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
险,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环境描写 1 分;突出艰险 1 分;表现红军精神 1 分。)
17. (2 分)因为这件衣服的材料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降落伞,彭德怀能够废物利用,制作成背心,既有对
战胜敌人的自豪,也有为自己的“创意”而自得之情。
18. (3 分)①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②红军有铁的纪律,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③官兵平等。(每
点 1 分)
喜欢孩子
三(35 分)
19. (5 分)
示例:祖国,我是您南海里的一朵浪花,奔腾跳跃,巡逻着蜒曲折的海岸线。
祖国,我是您平原上的一棵大树,风雨无惧,守护着郁郁葱葱的森林。
(关注点:内容贴切 2 分,结构相似 2 分,语句通顺 1 分。)
20. (30 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