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空。(第 6、7 题每题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约长 1300(
人的心跳 12 次大约需要 10(
)
)
一头成年大象约重 6(
我走路时每步约长 5(
)
)
【答案】
①. 千米
②. 吨
③. 秒
④. 分米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
情况可知:计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计量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用“吨”
作单位;计量人心跳 12 次所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计量一个小朋友走路时每步的长
度用“分米”作单位。
【详解】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约长 1300 千米;
一头成年大象约重 6 吨;
人的心跳 12 次大约需要 10 秒;
我走路时每步约长 5 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2.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图 1,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 6 份,其中的 5 份是它的
5
6
;图
2,把 3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其中 1 份是 3 个苹果的
1
3
;图 3,把 10 颗纽扣平均分成 5 份,
其中 3 份是 10 颗纽扣的
3
5
;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点睛】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5 千米=(
)米
120 秒=(
)分
30 厘米=(
)毫米
7000 千克=(
)吨
【答案】
①. 5000
②. 2
③. 300
④. 7
【解析】
【分析】名数的换算时,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
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详解】5 千米=5000 米
120 秒=2 分
30 厘米=300 毫米
7000 千克=7 吨
【点睛】熟记各个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在括号里填上“>”“<”或“=”。
710-370(
)400
246×4(
)900
72 分米-12 分米(
)6
米
【答案】
①. <
②. >
③. =
【解析】
【分析】第一小题,710-370=340,所以,710-370<400;
第二小题,246×4=984,所以,246×4>900;
第三小题,72 分米-12 分米=60 分米=6 米,所以,72 分米-12 分米=6 米。
【详解】710-370<400
246×4>900
72 分米-12 分米=6 米
【点睛】先计算出结果或进行单位换算,再比较大小即可。
5. 停车场里有 9 辆货车,45 辆小汽车,小汽车的数量是货车的(
)倍。摩托车的
数量是小汽车的 5 倍,摩托车有(
)辆。
【答案】
①. 5
②. 225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停车场里有 9 辆货车,45 辆小汽车”,要求小汽车的数
量是货车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已知摩托车的数量是小汽车的 5 倍,要求摩托车有几辆,
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45÷9=5
45×5=225(辆)
所以,小汽车的数量是货车的 5 倍;摩托车的数量是小汽车的 5 倍,摩托车有 225 辆。
【点睛】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如果这个长方形长 12 分米、宽 6 分米,那么正方
形的边长是(
)分米。
【答案】9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正方形的周
长,再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12+6)×2
=18×2
=36(分米)
36÷4=9(分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9 分米。
【点睛】熟记: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运动会上,三(1)班同学有 15 人参加了跳绳比赛,8 人参加了短跑比赛,赛后发现参
加两项比赛的总人数是 20 人,这是因为:________。
【答案】有 3 名同学即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短跑比赛。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参加跳绳比赛的和参加短跑比赛的共 15+8=23 人,比参加两项比
赛的总人数 20 人要多,则其中一定有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用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加上
参加短跑比赛的人数,再减去参加比赛的总人数,即可求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
【详解】15+8-20
=23-20
=3(人)
则赛后发现参加两项比赛的总人数是 20 人,这是因为有 3 名同学即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
短跑比赛。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各部分的总和减去实际总量,即可求出重叠部分。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 10 分)8. 钟面
上,秒针从“12”走到“5”的时间是 25 秒。(
)
【答案】√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有 5 个小格,秒针每走 1 小格是 1 秒,则走 1 大格
是 5 秒,走一圈是 60 秒;秒针从“12”走到“5”,走了 5 大格,是 5×5=25(秒);由此
即可解答。
【详解】5×5=25(秒)
所以,钟面上秒针从“12”走到“5”的时间是 25 秒。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认识钟面问题,记住:秒针走一个大格是 5 秒钟、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1000 千克铁和 1 吨棉花一样重。(
)
【答案】√
【解析】
【分析】首先把 1000 千克化成吨,1000 千克=1 吨。由于 1000 千克铁和 1 吨棉花的质量都
是 1 吨,所以铁和棉花的质量一样重。
【详解】1000 千克=1 吨
所以 1000 千克铁和 1 吨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要注意克服铁“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
干扰。
10. 一本书页数的
2
3
【答案】×
【解析】
一定比另一本书页数的
1
3
多。(
)
【分析】根据题意,本题中没有说每本书的页数,所以一本书页数的
2
3
与另一本书页数的
1
3
无法比较,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本书页数的
故答案 为:×
2
3
一定比另一本书页数的
1
3
多,是错误的;
【点睛】未能明确说出每本书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四边形的意义可知,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说法正
确;
故答案为:√
12. 如果○+159=△+264,那么○<△。(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159=△+264”,又:264>159,所以○>△,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159=△+264
264>159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两个加法算式的和相等,如果其中一个加数大,另一个加数就小。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10 分)
13. 下列算式都被 盖住了一个数字,计算结果大于 600 的是(
)。
A. 240+35
【答案】C
【解析】
B. 1000-4
6
C. 818-1
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各个选项中被盖住的数字最大是 9,最小是 0,据此计算出各个算
式结果即可解题。
【详解】A.240+350=590,240+359=599,590<599<600;
B.1000-496=504,1000-406=594,504<594<600;
C.818-109=709,818-199=619,709>619>600。
故答案 为:C
【点睛】要明确,被盖住的数字最大是 9,最小是 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一袋苹果有 10 个,贝贝吃了这袋苹果的
2
5
,贝贝吃了(
)个苹果。
A. 2
【答案】B
【解析】
B. 4
C. 5
【分析】根据题意,把 10 个苹果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 5 份,其中 2 份是 10 个苹果的
2
5
,
有(10÷5×2)个苹果。
【详解】10÷5×2
=2×2
=4(个)
所以,贝贝吃了 4 个苹果。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利用份数关系解决简单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图图今年 7 岁,爸爸的年龄是图图的 5 倍,爸爸比图图大(
)岁。
A. 35
【答案】C
【解析】
B. 30
C. 28
【分析】根据题意,用图图的年龄乘 5,求出爸爸的年龄,再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图图的,即
可解题。
【详解】7×5-7
=35-7
=28(岁)
所以,爸爸比图图大 28 岁。
故答案为:C
【点睛】求出图图年龄的 5 倍是多少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游乐园上午有游客 384 人,中午有 98 人离开。下午又来了 195 位游客,这时游乐园内
有多少位游客?下面的算式中,错误的是(
)。
195 98
B.
384
195 98
C. 384 98 195
384
A.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游乐园上午有游客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人数,再加上下午又来的人
数,即可解题。
【详解】384-98+195=481(人)
又:384-98+195=384+(195-98)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小强、小华、小亮一起参加 400 米跑步比赛,小强用了 4 分钟,小华用了 236 秒,小亮
用了 3 分 58 秒,(
)跑得最快。
A. 小强
【答案】B
【解析】
B. 小华
C. 小亮
【分析】根据题意,跑相同的距离,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据此比较小强、小亮和小
华跑 400 米所用的时间即可解题。
【详解】4 分=240 秒
3 分 58 秒=238 秒
240>238>236
所以,小华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点睛】要明确,跑相同的距离,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四、我会计算。(共 24 分)
18.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
7
3
7
45 2
75 16
2
7
【答案】
8
9
90;390;1456;
;
;
1
9
7
9
130 3
480 120
4
5
;
11
5
208 7
910 60
59;600;850
【解析】
【详解】略
19.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前面带☆的要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