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
项
考
古
发
现
A
B
C
D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厚达 6 米的灰烬层
动物化石
结
北京人使用石器进行农
北京人大脑容量约为
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
北京人开始饲养家禽和
论
业生产
1060 毫升
取火
家畜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根据材料中的北京人头盖骨,可得出北京人大脑容量约为 1060 毫升,脑容量比
现代人小。B 项正确;仅从使用石器不能得出是用于农业生产,排除 A 项;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排除 C 项;
从动物的化石不能得出北京人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2. 一张历史学习卡片上有“距今 7000 年前”“人工栽培水稻”“干栏式建筑”等字样。据此判断,与学
习卡片相关的早期人类是(
)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A. 元谋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 7000 年前的河姆渡居民,已经掌握了人工栽培水稻技术,建造
干栏式房屋,所以与学习卡片相关的早期人类是河姆渡居民,C 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排除 A 项;
北京人距今约 70 至 20 万年,排除 B 项;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最早掌握了栽培粟的技术,排除 D 项。
故选 C 项。
【点睛】
3. 国家博物馆商代青铜器展的解说词中说道:商代青铜器铸造作坊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作坊中还存
在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这反映出商代青铜器(
)
A. 制造技术高超,铸造工艺复杂
B.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和军事等方面
C. 融合了中原和少数民族的铸造风格
D. 体现出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代青铜器铸造作坊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可知商代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有
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可知商代青铜器工艺复杂,技术水平较高,A 项正确;商代青铜器
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战争,排除 B 项;材料中并未对青铜器的铸造风格进行解释,排除 C 项;材料中并未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解释,无法判断是否体现森严的等级制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材料中的“它”是(
)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A. 甲骨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可知商代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比较
成熟的文字,西周以后,金文取代了甲骨文成为主要文字,符合材料要求,A 项正确;金文刻于青铜器上,
属于青铜明文的代表,排除 B 项;隶属出现于汉初,人们习惯性地将隶书书写于竹简上,排除 C 项,楷书
形成于两汉时期,人们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 下列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
A. 破釜沉舟
B. 约法三章
C. 卧薪尝胆
D. 风声鹤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反映了越国国王勾践励志灭吴,称霸诸侯的典故,C 项正确;破釜沉
舟取自于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击败章邯的典故,排除 A 项;约法三章取自于秦末农民战争刘邦稳定关中的
措施,排除 B 项;风声鹤唳取自于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下面是某书的部分目录。这部书主要介绍的是(
)
一、“四六分水”与鱼嘴分水排沙机理
二、“深淘滩、低作堰”与飞沙堰的节制功能
三、渠首永久性的进水口一宝瓶口
B. 都江堰
C. 灵渠
D. 秦始皇陵兵马俑
A. 秦长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鱼嘴分水排沙”“深淘滩、低作堰”,可知书目中介绍的工作原理符合都江堰根据地
理位置高低调节水位高低的做法,B 项正确;秦长城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功能,排除 A 项;灵渠在秦朝时期也
主要是用于军事进攻,以运输军用物质,排除 C 项;秦始皇兵马俑主要用于陪葬,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骨耜
耧车
翻车
A. 政治制度完备
B. 农业技术进步
C. 海外贸易发达
D. 文学艺术繁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骨耜是翻土工具,耧车是播种工具,翻车是灌溉工具,共同反映农业技术进
步,B 项正确;骨耜、耧车和翻车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 A 项;骨耜、耧车和翻车与海外贸易发达无关,排
除 C 项;耜、耧车和翻车与文学艺术繁荣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8. 下列观点与学派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儒家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家
C. “无为而治”——墨家
D. “以法治国,法不阿贵”——法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可知材料体现了法家严刑峻法,以法治国的观念,D 项正确;
“天下兼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排除 A 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民贵
君轻的思想;排除 B 项;“无为而治”体现了到家顺其自然的政治理念,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 陈胜说:“我们因遇雨误期,是要被杀头的;即使去戍边也要死十之六七。”这段话反映出秦朝(
)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徭役和兵役沉重 ③对农民征收重税 ④实行的法律严苛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们因遇雨误期,是要被杀头的”可以看出秦代的法律严苛,徭役和兵役沉重,②④符合题
意,C 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无法看出当时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农民征收重税,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
故选 C 项。
10. 下面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B. 都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C. 都统一铸造五铢钱
D. 都北击匈奴并巩固边疆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治时期,将军蒙恬率军北极匈奴,收回河套地区,巩固了北部边疆地区;
汉武帝时期,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打击匈奴,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巩固了边疆地
区。由此可知,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北击匈奴并巩固边疆地区,D 项正确;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与
秦始皇无关,排除 A 项;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治国,排除 B 项;汉武帝
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秦始皇时期统一铸造半两钱,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1.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上述材料说明了张骞通
西域的(
)
A. 原因
【答案】A
【解析】
B. 过程
C. 结果
D. 影响
【详解】根据材料“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可知材料说
明了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属于说明事件原因,A 项正确;张骞
通西域的过程体现在他所经历的国家和所见所闻,排除 B 项;张骞通西域的结果体现在开通了丝绸之路,
排除 C 项;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客观上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12. 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 25 年”“刘秀”“洛阳”的字样。这张学习卡片所学习的内
容是(
)
A. 平王迁都
B. 秦灭六国
C. 刘邦建汉
D. 光武中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公元 25 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其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D 项正确;A 项是东周时期,排除 A 项;B 项是公元前 3 世纪,排除 B 项;
刘邦建立的是西汉,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3. 《三国志》记载孙吴政权“比年(近年)以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浮舟百艘,沉滞
津岸,贸迁有无(货物买卖,互通有无)。”材料反映了孙吴政权(
)
A. 大力兴修水利
B. 改善民族关系
C. 发展海外贸易
D. 开发西南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贸迁有无”,可知孙吴时期频繁使用大船开展海
外贸易,C 项正确;水利技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排除 A 项;发展海外贸易与改善民族关系无关,排除 B
项;孙吴的疆域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4.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B.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C. 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
D. 南方政权的民族政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图片文字信息“南朝牛车画像砖”、“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南朝青瓷花尊”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
展,贵族乘牛车是因为牛车安稳舒服,青瓷刻花单柄壶的纹饰层次清晰,线条简洁流畅,实用价值高,是
南朝青瓷的代表作品,南朝青瓷花尊,整件器物做工精致,釉色莹润,釉厚处呈玻璃状,反映了南北朝时
期青瓷的烧造水平,B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排除 A 项;材料不能体现“江南
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排除 C 项;材料不能体现“南方政权的民族政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15.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文艺复
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以上观点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
)
A. 核心思想是“神权至上”
B.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C.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 发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
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文艺复兴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B 项正确;文艺复
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而非神权至上,排除 A 项;材料不能体现对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作用和文艺复兴
发生的地点,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16. 他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他是(
)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A. 迪亚士
【答案】D
【解析】
【详解】1519 年——1522 年,麦哲伦在西班牙资助下, 他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D 项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排除 A 项;达·伽马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西海岸,排除 B 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辟通往美洲的航路,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7. 对右图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A.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B. 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 宣告了北美 13 个殖民地的独立
D. 为欧洲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所形成的贸易形式体现了“三角贸易”的具体过程,欧洲殖民者通过三
角贸易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D 项正确;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的正确性,排除 A 项;达·伽马首次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排除 B 项;《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宣告
了北美 13 个殖民地的独立,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8. 下图是记述拿破仑生平的《拿破仑传》。这部传记的内容应包括(
)
①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②参加“光荣革命” ③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④远征俄国失败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拿破仑传”,可知传记中主要描述的是拿破仑的生平事迹,拿破仑在建立第一帝
国后,颁布了《拿破仑法典》以维护革命果实,①正确,拿破仑通过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
国,③正确,拿破仑执政后期发动了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远征和侵略,其中包括俄国,但是以失败告终,④
正确,C 项正确;“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但是拿破仑是法国的政治领袖,②错误,
排除 ABD 项。
19. 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如下图。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内容一: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内容二:美国的独立
内容三:法国大革命
A.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步入近代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通过革命和独立战争的方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反映了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C 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说明英国已经进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时代,
排除 A 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 B 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发动者是无产阶级,
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者是资产阶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0. 《世界文明史纲要》写道:“它把世界工人运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那伟大的思想掌握了千
百万群众,便变成了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文中的“它”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把世界工人运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知材料所指的思想成果指的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诞生推动了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D 项正确;《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制度,排除 A 项;《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 B 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思想
理论成果,代表了资产阶级的礼仪要求,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 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源远流长。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