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学期语 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 积累运用(共计 3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时代精神不容 xiè( )渎。我们即使 不能成为时代的舵手,也可成为推动巨轮不断前行的浪潮。因此,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 们不能在消耗中_________________,而忘记了去聆.听生活的天 lài( 考人生的选择,忘记了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只是哗众取宠,那只会让自己被时代裹挟, ),忘记了去思 默默无闻…… 1. 字音。 聆.听( 2. 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xiè渎( ) ) ) A. 乐此不疲 B. 孜孜不倦 C. 乐在其中 【答案】1. ①. líng ②. 亵 2. A 【解析】 【1 题详解】 考查字音字形。 聆听,líng tīng,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 【2 题详解】 考查词语运用。 A.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B.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C.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根据前面的“消耗”可知,应用“乐此不疲”。 故选 A。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是单句。 B.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是递进复句。 C.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是选择复句。 D.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是因果复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语法知识。 C.两句并无主次先后之分,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故选 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B.“热议”与“谈论”语意重复,去掉任意一个即可; C.搭配不当,改“增加”为“改善”; D.缺少主语,去掉“在”; 故选 A。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其代表作有《巴 黎圣母院》《平凡的世界》《九三年》等。 B.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它直接决定着词作的具体内容和采用的 曲调。 C. 《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叙事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 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D.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旨在说明,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标。其中丈人,指古 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 A.《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的作品; B.“沁园春”是词牌名,决定了词作的曲调。“雪”是题目,决定了记叙的具体内容; C.“叙事性散文”有误,应为“说理性散文”; 故选 D。 6. 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 “做自强少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 面的任务。 (1)为本次探究活动开展拟一条宣传标语。
(2)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请你写出相关的两句诗。 【活动我设计】 (3)班上将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举行系列活动,现已设计好第一项,请你设计第 三项。 活动一:举行关于自强不息的诗词朗诵会 活动二:举办关于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会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榜样的力量】 (4)请为下则材料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字数控制在 15 字以内。 受新冠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 15 岁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 到距家 4 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 7 点 45 分打卡,因此秀花 6 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 下午 5 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 10 个小时。 【答案】(1)(言之有理即可)例:学会自强,完善自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3)活动三: 举办关于自强不息事迹座谈会 (4)例:好少年悬崖边上网课(或悬崖边上蹭网,求学路持之以恒 或求知路上不畏险,悬 崖边上上网课)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拟写宣传语,开放类试题,围绕“做自强少年”的主题,适当运用修辞,言之成理即可。 如:做自强少年,展青春风采。 【小问 2 详解】 考查诗句积累,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书写正确完整即可。如:生当做人杰,死亦 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小问 3 详解】 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围绕着“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适合学生开展即可。如:举 行“我的自强故事”征文比赛。 【小问 4 详解】 考查拟写标题,标题应能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可提炼材料的关键词句来拟写。根据材料中
的“来到距家 4 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可拟写为:好 学少年悬崖蹭网。 7. 古诗文默写。 (1)看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真情实感,耐人寻味。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______,______”表现出 了忠君之志。 (6)刘长卿凭吊贾谊,怜君伤己,“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令人动容。 【答案】 ①. 分外妖娆 ②. 忧谗畏讥 ③.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④. 怀旧空吟闻 笛赋 ⑤.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⑥.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⑦. 寂寂江山摇落处 ⑧. 怜君何事到天涯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妖娆、谗、赋、弊、衰朽。 名著阅读 8. 读完《水浒传》,同学们交流林冲的人物形象,请你帮助他们完善下面的人物卡片。 小 说 人 物 档 案 林冲 绰号 (1)_________ 出处 (2)________(朝代)小说家(3)__________长篇(4)________ (小说形式)《水浒传》 误入白虎堂 中计,带刀入白虎节堂即高俅处理军务之地, 被诬有行刺之心,发配。 刺配沧州道 野猪林险被害,被鲁智深救,护送至沧州。 相关 (5)_____ 故事 投奔柴进后迫不得已和洪教头比武,轻松击败 对方。 风雪山神庙 火并王伦 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寄宿在山神庙躲过一劫 的林冲怒杀三人。 怒杀容不下吴用等英雄的王伦,把晁盖推上了 梁山泊首领之位。
形象 特点 (6)优点___________(7)缺点___________ 【答案】 ①. 豹子头 ②. 元末明初 ③. 施耐庵 ④. 章回体小说 ⑤. 棒 打洪教头 ⑥. (选一)优点:英勇刚烈、有勇有谋、扶贫济困、忠厚善良; ⑦. 选 一缺点:逆来顺受、忍辱负重 【解析】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1)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 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2)(3)(4)《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 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 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 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 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5)棒打洪教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至沧州,路过柴进庄上,听到店 小二的话,便去投奔。柴进见是赫赫有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心中大喜,厚礼款待。洪 教头随后前来,此人极度傲慢,对林冲步步紧逼,引发了柴进的不快,再加上柴进想看下两 人的本事,便安排了两人的比武。林冲迫不得已和洪教头比武,结果轻松击败了他。洪教头 羞愧地离开了。 (6)身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 个有正义感的将官。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情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他得知陆 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 走上反抗的道路。由此可知他英勇刚烈。 (7)林冲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妻子就被高衙内调戏了。作为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光 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但是书中说到“当时 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林冲怒 目而视,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因为他考虑到“太尉面上须不好看”,由此可知, 林冲的缺点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 9.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两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 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答案】示例:《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分析:在《我爱这土 地》一诗中,“土地”象征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
的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以及作用。“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根据平时的积累, 举出艾青的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如《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 地》。可联系《我爱这土地》分析“土地”这一意象的作用。从“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可看出“土地”是当时多灾多难的祖国的象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爱,所以诗人对“土 地”的歌颂凝聚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 【点睛】《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 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 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 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 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二、阅读(本题包括 9-23 题,共 54 分) (一)(6 分)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 10. 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 11. 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 【答案】10. 采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伤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山城 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凄黯迷惘)之情。 11. “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既包含仕途不顺的贬谪之思(政治失意的郁结或 宦情的凄凄),又包含羁旅无归的怀乡之念(漂泊在外的愁绪或羁思的凄凄)。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可以从字词含义、诗文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意思是: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 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这两句偏重叙事描写“百花尽”,写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 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将“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写出植物在雨后凋
零之景;而“莺乱啼”则写出雨后的生灵——莺,啼叫扰人心扉,杂乱而无韵律,借鸟声传 达诗人因景伤悲,心烦意乱,因贬谪离家凄迷惆怅的精神状态,因此是借景抒情、移情于物 的写法。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诗歌情感分析。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意思是: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 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联系注释中“柳宗元三十三岁被 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因为作者一贬再贬的仕 途失意经历,让作者心生愁意。被贬十年后刚回长安,随即又被贬到更荒僻的柳州做官,背 井离乡,因此“宦情”“羁思”两种愁情一齐涌上心头,“共凄凄”。 (二)(14 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 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 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 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 归,仍还本国。 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 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 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 (选自《明史·孝义》) [注]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 (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 (2)闻者异.之( (3)连月不开.(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13.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 ) ) 未 几 别 去 至 日 本 启 以 帝 意 14. 翻译句子。 (1)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5. 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12. ①. 担任 ②. 以……为异 ③. 天气放晴 ④. 居高临下
13. 未几别去 / 至日本/ 启以帝意 14. (1)于是在那个国家(倭国)做官,有了妻子、儿女,但是内心不曾有一天忘记中原 祖国。 (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5. 作者赞美了麹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为,担任。 (2)句意: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以……为异。 (3)句意:好几个月不放晴。开,天气放晴。 (4)句意:有一痤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临,居高临下。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 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的意思是:不久(麹祥)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 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分析句意可知,“未几别去”点明时间。“至日本”点明地点。 “启以帝意”交代事件。故断句应为:未几别去 / 至日本/ 启以帝意。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遂,于是。仕,做官。妻子,妻 子和孩子。然,然而。未尝,从来没有。(2)跃,跃动。璧,玉璧。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 由“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可知,虽然麹祥遭到倭寇的掳掠,但他一 心想着自己的祖国,并且从未忘记祖国,可见他热爱自己的国家; 由“屡讽王入贡”“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 其初志”可见与母亲分离二十年,麹祥一直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并且多次寻找机会回到中 原,可见他坚守志向,矢志不移; 由“伏乞赐归侍养”“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可见,麹祥多次请求回去侍养母亲, 这说明他孝顺,虽遭掳掠但仍恪守孝道。 据此分析,概括麹祥的品质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年间,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在麹祥十四岁的那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