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北师大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完成一份思维导图,甲用了
1
5 时,乙用了
4
15 时,丙用了
0.25 时,丁用了 13 分。他们中(
)完成思维导图所用的时间最少。
B. 乙
C. 丙
D. 丁
A. 甲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把小数化作分数,分钟化成小时的单位,再根据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据此即可解题。
【详解】
1
5
时=
12
60
时,
4
15
时=
16
60
时,0.25 时=
1
4
时=
15
60
时,13 分=
13
60
时,
所以
16
60
时>
15
60
时>
13
60
时>
12
60
时,
即
4
15
时>0.25 时>13 分>
1
5
时,
所以甲完成思维导图所用的时间最少。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要注意计算的正确性。
2. 有一种游戏的规则如下:先旋转转盘的指针,如果指针箭头停在 5 的倍数的位置,就可
以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珠子,如果摸到黑色珠子就能得到奖品。淘气玩了一次,他旋转转盘后,
指针箭头所在位置和盒子里珠子的情况如图所示。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A. 他不可能得到奖品
B. 他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小
C. 他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大
D. 他一定可以得到奖品
【答案】B
【解析】
【分析】10 是 5 的倍数,可以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珠子,据图观察,盒子里总共有 10 颗珠子,
其中黑色的 3 颗,白色的 7 颗,用黑色珠子、白色珠子的数量分别除以总的颗数,能算出他
摸到黑色珠子、白色珠子的可能性,对二者进行比较后,对照选项即可。
【详解】摸到黑色珠子的可能性为:3÷10=
3
10
,即摸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3
10
;
摸到白色珠子的可能性为:7÷10=
7
10
,即摸不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7
10
。
A.得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B.摸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性小,该选项正确;
C.摸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所以该选项错误;
D.摸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故答案为:B
3
10
3
10
3
10
3
10
,所以该选项错误;
,摸不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7
10
,
3
10
<
7
10
,所以得到奖品的可能
,摸不到奖品的可能性为
7
10
,
3
10
<
7
10
,得到奖品的可能性小,
,并不代表一定可以得到奖品,所以该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可能性大小的实际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可能”和“一定”之间的
区别。
3. 妈妈为笑笑配了 4 杯红糖水,要求笑笑根据每杯的提示选择最甜的,笑笑应该选(
)。
A. 由 10 克糖加 100 克水配制而成
B. 由 25 克糖配制成的 180 克糖水
C. 糖占糖水的
1
9
【答案】B
【解析】
D. 含糖率 10%
【分析】根据含糖率的方法,用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求出含糖率,含糖率越高,
糖的质量越甜;糖占糖水的
1
9
,根据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用分子÷分母,得到的结果再
换成百分数即可。
【详解】A.10÷(10+100)×100%
=10÷110×100%
≈0.091×100%
=9.1%
B.25÷180×100%
≈0.139×10%
=13.9%
C.
1
9
≈0.111=11.1%
D.含糖率 10%。
13.9%>11.1%>10%>9.1%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含糖率的公式,应熟练掌握它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4. 妈妈带了 500 元去超市购物,选的商品有一袋大米 90 元,一桶油 85 元,一台电风扇 312
元,下面的第(
)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价值。
A. 营业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款机时
B. 妈妈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
C. 妈妈被告之要付多少钱时
D. 营业员要找钱给妈妈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以及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意义,逐项分析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A.营业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款机时,属于精确计算,不合题意;
B.妈妈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时,可以采用估算,符合题意;
C.妈妈被告之要付多少钱时,属于精确计算,不合题意;
D.营业员要找钱给妈妈时,属于精确计算,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可以看作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而成
B. 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 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之后,形状不变,大小变化
D. 把一个三角形按 2∶1 放大后,面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旋转、轴对称图形、平移、图形放大缩小相关知识,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A.图形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沿顺时针旋转 90°、180°、270°得到,故说法正确
B.平行四边形中只有长方形、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故说法不正确;
C.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之后,形状不变,大小不变;
D.把一个三角形按 2∶1 放大后,三角形边长都变为原来的 2 倍,面积不是变为原来的两倍,
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及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
逐一根据知识点分析选项,进而得出答案。
6. 将下图中的直角三角形 ABC 以直角边 AB 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求所得图形的体积,
列式正确的是(
)。
A.
3.14 5
2
6
C.
3.14 5
2
6
1
3
【答案】C
【解析】
B.
3.14 6
2
5
D.
3.14 6
2
5
1
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以直角三角形 AB 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图形是底面半径是 5,高是 6
的圆锥体,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1
3
,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旋转后的体积是:3.14×52×6×
1
3
。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旋转后的图形是圆锥体,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的确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小华双休日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 30 分,扫地要用 20 分,
擦家具要用 10 分,晾衣服要用 5 分。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
)分。
B. 35
C. 40
D. 45
A. 30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间(同时扫地、擦家具)再加上晾衣服的时间,据此计
算即可。
【详解】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的时间为:30+5=35(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哪些事可以同时做,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8. 一件衣服原价 a 元,因销售旺季,提价 10%,一段时间后,因样式陈旧,不得不又降价
B. 1.1a 元
C. 0.9a 元
D. 0.99a
10%,则现价是(
)。
A. a 元
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用原价乘(1+10%)就是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
格看作单位“1”,用提价后的价格乘(1-10%)就是现价。
【详解】提价后的价格为:
a×(1+10%)=a×110%=1.1a(元)
降价后的价格为:
1.1a×(1-10%)=1.1a×90%=0.99a(元)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百分之
几是多少用乘法。
9. 下图表示两辆汽车所行驶的路程与相应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关于图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 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都成正比例
B. 从昆明到大理大约有 350 千米,甲车从昆明到大理大约要 4 个小时
C. 从图象上看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
D. 从图象上看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A.当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时候,它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即
可判断;
B.根据图像可知,当甲车走 4 小时的时候,走了 360 千米,所以,当甲车走 350 千米的时
候,大约要走 4 小时;
C 和 D.由于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根据公式:路程÷时间=速度,分别
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A.甲、乙两辆汽车图像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符合正比例图象特征,所以两辆汽车行驶的
路程和时间都成正比例关系;不符合题意;
B.甲车从昆明到大理大约有 350 千米,大约要 4 小时,不符合题意;
C.甲车:360÷4=90(千米/小时);乙车:360÷8=45(千米/小时)
90>45,甲车的速度快,不符合题意;
D.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图象的分析,学会分析正比例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10. 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单位:cm)
B. 14.13cm2
C. 18.84cm2
D.
A. 9.42cm2
28.26cm2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3 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和是 180°,也就是 3 个扇形的
面积等于半径为 3 cm 的圆面积的一半,根据圆的面积公式:
S
r= ,把数据代入公式解
2
答。
【详解】3.14×32÷2
=3.14×9÷2
=28.26÷2
=14.13(cm2)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应用。
二、认真思考,我能填!(每空 1 分,共 8 分)
11.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1)他选育的杂交水稻一般可比普通水稻约增产 20%,也就是增产(
)成左右。
(2)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为中国多养活 80000000 人口,即(
)万人口。
(3)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越南、菲律宾、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大面积种植,
年种植面积达 8000000 公顷,合(
)平方千米,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
约 2000 千克,2000 千克即(
)吨。
【答案】(1)二
(2)8000
(3)
①. 80000
②. 2
【解析】
【分析】(1)根据百分数与成数的关系,百分之几十就是几成,据此解答;
(2)根据改写为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在“万”位后面加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
尾的 0,再补上“万”字即可;
(3)根据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000 千克=1 吨,换算解答即可。
【小问 1 详解】
20%=二成
所以,他选育的杂交水稻一般可比普通水稻约增产 20%,也就是增产二成左右。
【小问 2 详解】
80000000=8000 万
所以,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为中国多养活 80000000 人口,即 8000 万人口。
【小问 3 详解】
8000000 公顷=80000 平方千米
2000 千克=2 吨
所以,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越南、菲律宾、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大面积种植,
年种植面积达 8000000 公顷,合 80000 平方千米,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
2000 千克,2000 千克即 2 吨。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与成数的互化、多位数的改写、单位换算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
答即可。
12. 希望小学六(1)班男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规定一分钟连续跳绳 110 个为达标,超
过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第一组 7 名男生的成绩分别是:﹢75、﹢7、
0、﹢50、﹣10、﹢23、﹣5。
(1)这 7 名男生平均每分钟跳(
)个。
(2)第一组 7 名男生的达标率约是(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130
(2)71.4%
【解析】
【分析】(1)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计算这些正负数的平均数,然后与 110 相加即
可求出实际平均数;
(2)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由此代入数据求解,然后四舍五入即可。
【小问 1 详解】
(75+7+0+50-10+23-5)÷7
=140÷7
=20(个)
20+110=130(个)
【小问 2 详解】
5÷7×100%≈71.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数的意义,平均数和百分率的求法,要熟练掌握。
13. 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约是 1∶7。侦查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了一枚嫌疑人的鞋印,长约
25cm。如果你是侦查员,会作出怎样的推断?(
)
【答案】推断出嫌疑人身高大约是 175cm
【解析】
【分析】成年人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 1∶7,可知犯罪分子留下的脚印长 25cm 是 1 份数,
那么犯罪分子的身高就是 7 份数,由此可以推断出嫌疑人的身高,用一份数乘 7 即可得出犯
罪分子的身高。
【详解】因为:25÷1×7=175(cm);
所以:可以推断出这个犯罪分子的身高约是 175cm。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正确理解比的意义,先明确一份的数,再求几份的数。
14. 海边灯塔上的一盏照明灯以固定的规律发出亮光,下图是表示前 15 秒灯光明暗的变化
情况:第 1 秒是亮的,第 2、3 秒是暗的……第 47 秒是(
)的。
【答案】亮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照明灯“第 1 秒是亮的,第 2、3 秒是暗的,第 4、5 秒是亮的,第 6
秒是暗的......”,按照如此规律“亮、暗、暗、亮、亮、暗”每 6 个一循环,计算第 47
秒是第几组零几个,即可判断明暗。
【详解】因为:47÷6=7(组)⋯⋯5(秒);
所以:第 47 秒是亮的。
【点睛】明确排列的周期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此类题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
解。
三、我会算。(9+9=18 分)
15.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
4
8
4
5
2.6 9.9
0.125
1.6 (
1
5
1
3
)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