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西萍乡市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20 分,每空 1 分。)
1. 20×0.5 表示(
),25 个 8 相加用算式表示为(
)。
【答案】
①. 20 个 0.5 相加
②. 25×8
【解析】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简便计算,20 个 0.5 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20×
0.5,25 个 8 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25×8,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20×0.5 表示 20 个 0.5 相加,25 个 8 相加用算式表示为 25×8。
【点睛】理解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 计算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
),使它变成(
)。位数不够的用(
)
补足。
【答案】
①. 小数点
②. 整数
③. 0
【解析】
【分析】根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位数不够的用(0)
补足。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5 厘米=(
)米
230 米=(
)千米
82 分米=(
)米 2.45 千克=(
)克
【答案】
①. 0.45
②. 0.23
③. 8.2
④. 2450
【解析】
【分析】根据 1 米=100 厘米,1 千米=1000 米,1 米=10 分米,1 千克=1000 克,进行换
算即可。
【详解】45 厘米÷100=0.45 米;230 米÷1000=0.23 千米
82 分米÷10=8.2 米;2.45 千克×1000=2450 克
【点睛】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4. 在括号内填上“>”“<”或“=”。
9÷0.5(
)9×2
8÷2(
)6÷1
8.66(
)8.666…
6×1(
)3÷0.5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一个数(0 除外)除以 0.5 等于这个数乘 2;
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
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
右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详解】(1)9÷0.5=18
9×2=18
所以 9÷0.5=9×2;
(2)8÷2=4
6÷1=6
因为 4<6,所以 8÷2<6÷1;
(3)8.66<8.666…;
(4)6×1=6
3÷0.5=6
所以 6×1=3÷0.5。
【点睛】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先求出它们各自的结果,然后再比较大小。
5. 21.3÷0.3,先将(
)和(
)的小数点向(
)移动(
)
位,再按整数除法进行计算,得数为(
)。
【答案】
①. 21.3
②. 0.3
③. 右
④. 一
⑤. 71
【解析】
【分析】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 0 补足),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分析可知,21.3÷0.3,先将 21.3 和 0.3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按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得数为 71。
【点睛】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 4 个 0.5 是_____,8 个 0.9 是_____.
【答案】
①. 2
②. 7.2
【解析】
【详解】0.5×4=2
0.9×8=7.2
答:4 个 0.5 是 2,8 个 0.9 是 7.2.
故答案为 2,7.2
二、小法官断案。(10 分,每题 2 分。)
7. 81×6.5 表示 81 个 6.5 相加。(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知:81×6.5 表示 81 个 6.5 相加。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小数乘法意义的掌握。
8. 物体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小,物体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物体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小,判断即可。
【详解】物体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物体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本题说法错
误。
故答案为:×
【点睛】当不需要准确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时,可以根据个数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9. 甲数是 13,如果将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甲数不变。
(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将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乘 100,再向左移动两位,即再
除以 100;据此解答。
【详解】13×100÷100
=1300÷100
=13
甲数是 13,如果将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甲数不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的变化及应用。
10. 125×(80+8)=125×80+8。(
)
【答案】×
【解析】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
加。据此解答。
【详解】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
11. 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是指一端×2。(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 1,据此判断。
【详解】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是指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 1,即植树棵数=间隔数+
1。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植树问题,掌握沿直线上栽树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时,棵数=间隔数+
1;两端都不栽时,棵数=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时,棵数=间隔数。
三、择优录取。(10 分,每题 1 分。)
12. 若 x 等于 2,y 等于 4,则 xy 等于(
)。
A. 8
【答案】A
【解析】
B. 6
C. 2
【分析】xy 表示 x 与 y 的乘积,把 x 和 y 的值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计算出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当 x=2,y=4 时。
xy=2×4=8
所以,xy 等于 8。
故答案为:A
【点睛】理解 xy 的含义并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求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 草莓 20 个,苹果 17 个,香蕉 19 个,摸到(
)的可能性大,摸到(
)的可能
性小。
A. 草莓;苹果
B. 苹果;香蕉
C. 香蕉;草莓。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哪种情况发生的数量最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最大;
哪种情况发生的数量最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最小;哪种情况发生的数量一样多,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就相等。
【详解】20>19>17
草莓的个数最多,苹果的个数最小,所以摸到草莓的可能性大,摸到苹果的可能性小。
故答案为:A
【点睛】在不需要计算出可能性大小的准确值时,根据事件数量的多少进行判断可能性的大
小。
14. 一套西装需要布料 8 米,现有 66 米长的布料,请问可做(
)套西装。
A. 8
【答案】A
【解析】
B. 9
C. 8.5
【分析】一套西装需要布料 8 米,求 66 米长的布料可以做几套这样的西装,也就是求 66
里面有几个 8,用除法计算,得数采用“去尾法”取整数。
【详解】66÷8≈8(套)
可做 8 套西装。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注意计算结果要结合生活实际,采用“去尾法”
取近似数。
15. 一个瓶子最多可装 400 毫升的油,现有 2100 毫升油,需要(
)个瓶子。
A. 5
【答案】B
【解析】
B. 6
C. 6.5
【分析】一个瓶子最多可装 400 毫升的油,求 2100 毫升油需要几个这样的瓶子,也就是求
2100 里面有几个 400,用除法计算,得数采用“进一法”取整数。
【详解】2100÷400≈6(个)
需要 6 个瓶子。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注意计算结果要结合生活实际,采用“进一法”
取近似数。
16. 万阿姨去超市购物,她买了 13 元一盒的巧克力两盒、42 元一袋的大米一袋,还买了 3.4
斤肉,每斤 2.5 元,70 元(
)买完。
A. 不知道
【答案】C
【解析】
B. 够
C. 不够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出 3.4 斤肉的总价,计算两盒巧克力的总价,再与
大米的 42 元相加,得出结果与 70 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3×2+3.4×2.5+42
=26+8.5+42
=76.5(元)
76.5>70
所以,70 元不够买完。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乘法计算以及总价的计算公式,求出买巧克力和肉用的钱数,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
17. 若 x =45,L=20,则 x +L=(
)。
A. 65
【答案】A
【解析】
B. 25
C. 900
【分析】把 x =45,L=20 代入式子中,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当 x =45,L=20,则 x +L=45+20=6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含有字母式子的求值,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式子中,求出得数。
18. 125×32×25=(125×
)×(4×25)。
A. 8
【答案】A
【解析】
B. 4
C. 32
【分析】先把 32 分解成根据 8×4,然后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
算,据此解答。
【详解】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所以 125×32×25=(125×8)×(4×2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19. 小丽坐在教室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
)。
A. (3,4)
B. (4,3)
C. 4,3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
解答。
【详解】小丽坐在教室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4,3)。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 乐乐坐在第二列,第五行,用数对表示为(
)。
A. (2,5)
B. (5,2)
C. (25,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
解答。
【详解】乐乐坐在第二列,第五行,用数对表示为:(2,5)。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四、计算大本营。(30 分)
21. 口算。
3÷0.2=
56×10=
80÷0.5=
12.5×8=
2.3×10=
100÷0.1=
80÷0.01=
42×30=
【答案】15;160;100;23
560;1000;8000;1260
【解析】
【详解】略
22. 竖式计算。
3.5×34.9=
57.6÷3.5≈
(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2.15;16.5
【解析】
【分析】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