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四节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
1.(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轮“超级月亮”伴随着滚滚雾霾在首都冉冉升起,
“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关于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亮照耀松林,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光源
B.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C.“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卷”,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虚像
D.滚滚雾霾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热运动
【答案】C
【详解】
A. 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本身不会发光,月亮本身不是光源,故 A 错误;
B. 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即
观察者处于飞机的影子区域内,才会留下暗影,故 B 错误;
C. 我们所看到的月亮是光线经过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而形成的虚像,故 C
正确;
D. 滚滚雾霾与分子相比仍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热运动,故 D 错
误;
故选 C.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 年宅在家的小明演示了牛顿的光的色散现象,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的色散实验是牛顿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实验
B.后来人们用眼睛在光谱外面看见了红外线
C.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光的色散实验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答案】B
【详解】
A.光的色散实验是牛顿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实验,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故人们用眼睛在光谱外面看见了红外线错误,但符合题意。
C.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光的色散实验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少年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的演员们穿白色上衣、
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答案】A
【详解】
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用红光照射时,反射红光,上衣为红色,蓝色裙子只反射蓝光吸收
其它色光,用红光照射时,红光被吸收,裙子为黑色,故 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 A。
4.(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
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
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
B.黑花红叶
C.红花红叶
D.黑花黑叶
【答案】A
【详解】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出现红花绿叶,说明透明玻璃有红花和绿叶,将
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红花只能透过红光,绿叶无法透过红光,所以是红花黑叶,
故 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 A。
5.(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为了研究光的色散,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墙角
放置一个盛水的容器,其中有一块与水平面成 45°角放置的平面镜 M,如图所示,一细束白
光斜射向水面,经水折射后射向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再经水面折射后照在墙上.该同学可
在墙上看到(
)
A.上紫下红的彩色光带
B.上红下紫的彩色光带
C.外红内紫的环状光带
D.一片白光
【答案】B
【详解】
由题,白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色散,因为各种色光折射率不同,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
光的折射率最小,所以紫光进入水中偏折最厉害,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水面折射后照在墙上,
紫光处于最下端,所以在墙上出现上红下紫的彩色光带,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答案为 B.
6.(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 a点
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 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 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 a点处
D.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 a点处
【答案】C
【详解】
AB.不同色光经三棱镜折射时的偏折能力不同,紫光的偏折能力比红光要强。保持入射光位
置及方向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保持光屏位置不变,则紫光的光斑会在 a的下方。故
AB 错误;
CD.如果将光屏向左平移,紫光光斑会上移,可能落在 a点;相反,如果将光屏向右平移,
紫光光斑会下移,则应落在 a点更偏下的位置。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
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答案】C
【详解】
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故 A 错误;
B.人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是为了使视角变大,而所成的像大小是不会变的,故
B 错误;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 C 正确;
D.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灯来灭菌,故 D 错误。
故选 C。
8.(2021·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
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是小孔成像
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
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详解】
A.小孔成像中小孔的形状是任意的,故 A 错误;
B.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 B 错误;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故 C 错
误;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D 正确。
故选 D。
9.(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2020 年 6 月 21 日下午,苍穹上演了天文奇观——日
食!这次日食被称为 2020 年最重要的天象奇观,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答案】C
【详解】
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直线上,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
发出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地球上的人在某个区域看到日环食,在某个区域看到日偏食,所以
日食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0.(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所成的现象是(
)
A.我们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日食和月食
C.通过湖面看到岸上树的倒影
D.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
【答案】B
【分析】
【详解】
A.我们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 B 符合题意;
C.通过湖面看到岸上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2022·全国·八年级)下列探究实例中,采用“模型法”研究方法的是(
)
A.光路很抽象,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线研究它的传播情况
B.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从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C.从加快蒸发的方法,反向想到了减慢蒸发的方法
D.把纸板向前折,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答案】A
【详解】
A.研究光路时,引入光线的概念,采用的是模型法,故 A 符合题意;
B.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从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科学
推理法,故 B 不符合题意;
C.研究蒸发快慢的方法时,从加快蒸发的方法,反向想到了减慢蒸发的方法,应用了逆向
思维的方法,故 C 错误;
D.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把纸板向前折,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在同一平面,运用了反证法,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2.(2021·上海·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答案】C
【详解】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树叶挡住了光,看不到泰山,故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A 不符合题
意;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影子的形成,故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B 不符合题意;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属于声现象内容,故 C 符合题意;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
D.“人面桃花相映红”说明桃花红是由于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答案】C
【分析】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光可以真空中传播;
(3)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中,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即折射现象;
(4)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能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详解】
A.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即不是光源,故 A 错误;
B.光可以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
C.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缘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C 正确;
D.“人面桃花相映红”说明桃花红是由于桃花反射红光的缘故,故 D 错误。
故选 C。
14.(2022·全国·八年级)今年的 6 月 21 日,不仅是夏至,还出现了一次难得的天文现
象——日环食,长春观察到的是日偏食,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光源
B.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用小孔成像的方法观察时,看到的是放大
的像
【答案】D
【详解】
A.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并且是自然光源,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
不符合题意;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中,若物体到孔的距离大于像到孔的距离,成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孔的距离小
于像到孔的距离,成放大的像;若物体到孔的距离等于像到孔的距离,成等大的像,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5.(2021·辽宁铁东·八年级期中)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答案】C
【详解】
AD.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 AD 不符合题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 B 不符合题意;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自身都能够发光,都是光源,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6.(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固体传播声音通常比液体传播声音快
B.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复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