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福建华侨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单选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
1.当供给曲线为垂直线而需求曲线为负斜率曲线,若其他因素不变,则(
)
A、无论需求如何变化,均衡价格都不会变化;
B、需求的变化不影响交易量;
C、供给价格弹性为无穷大;
D、供给价格弹性随价格提高而下降。
2.当货币收入不变而商品 X 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对 X 的消费量增加 100 单位,但如果剔除实
际收入变化带来的影响仅增加 60 单位,则(
)
A、替代效应为 60 单位;
C、总效应为 40 单位;
B、收入效应为 60 单位;
D、X 商品是吉芬商品。
3.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A、LMC=P;
C、LMC=SMC=SAC=LAC;
B、LMC=SMC=P;
D、LMC=LAC=SMC=SAC=P。
4.当技术水平不变,两种要素 L 与 K 同比例增加 10%,带来总产出增长 20%,则说明(
)
A、生产规模合理;
C、应扩大投入规模;
B、生产规模太大;
D、应缩小投入规模。
5.当平均可变成本 AVC 曲线处于上升阶段,则意味着(
)
A、平均产量 APL 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B、边际产量 MPL 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C、平均产量 APL 曲线在边际产量 MPL 曲线下方;
D、总产量 TPL 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6.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意味着(
)
A、根据消费者支付意愿定价;
B、根据消费每一单位愿意支付的价格定价;
C、根据每一消费区段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定价;
D、根据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高低定价。
7.当厂商长期均衡时仍有超额利润,则该市场结构属于(
)
A、垄断竞争;
C、自然垄断;
B、完全竞争;
D、以上均不正确。
8.政府对某种消费品生产者加征从量税带来的影响是(
)
A、消费品需求减少;
C、消费者剩余增加;
B、消费品供给减少;
D、供给曲线下移。
9.如果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寻求者,则厂商所处市场属于(
)市场
A、完全竞争;
C、寡头垄断;
B、垄断竞争;
D、独家垄断。
10.用于衡量厂商对市场控制程度的指标是(
)
A、基尼系数;
D、勒纳指数;
B、恩格系数;
C、供给价格弹性。
11.交换与生产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
)
A、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MUx/MUy=Px/Py);
B、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PL/MPK=w/r);
C、所有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且等于边际转换率(MRSxy=MRTxy);
D、以上均不是。
12.下列哪种情形会引起道德风险(即败德行为)(
)
A、事前信息不对称;
C、信息不完全;
B、事后信息不对称;
D、信息不完美。
13.环境污染问题属于( )
A、正外部性问题;
C、外在经济问题;
B、负外部性问题;
D、外在不经济问题。
14.当一种物品是公共物品,则意味着(
)
A、需付费才能享用;
C、存在搭便车问题;
B、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加总;
D、存在过度利用问题。
15.当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最低限价政策,将导致(
)
A、生产者剩余增加;
C、消费者福利增加;
B、市场需求增加;
D、以上均不正确。
16. 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B、政府购买;
A、居民储蓄;
)
C、居民新购住房的支出;
17.在货币供求分析中,当中央银行买入债券,将导致(
D、居民购买耐用品的支出。
)
A、均衡利率提高;
C、货币供给减少;
B、货币需求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
18.对新古典增长模型描述错误的是(
)
A、无论经济的起点在何处,都会收敛于稳态增长路径;
B、在稳态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的速率;
C、储蓄率的变动只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
D、储蓄率的变动既有水平效应也有增长效应。
19.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 )
A、总需求 AD 曲线右移;
B、总需求 AD 曲线左移;
C、总需求 AS 曲线右移; D、总需求 AS 曲线左移。
20.当 IS 曲线为垂直线,LM 曲线右上方倾斜,则(
)
A、扩张性财政政策无效;
B、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
C、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
D、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
21.若平均储蓄倾向为 30%,则平均消费倾向为(
)
A、70%;
C、30%;
B、15%;
D、60%。
22.依照奥肯定律,政府要想失业率下降,需要(
)
A、实际 GDP 的增长快于潜在 GDP 的增长;
B、潜在 GDP 的增长快于实际 GDP 的增长;
C、实际 GDP 的增长等于潜在 GDP 的增长;
D、产出的增长快于工资的增长。
23.对在 IS 曲线左下方与 LM 曲线右下方的区域,正确的判断应为(
)
A、IM;
C、I>S 且 LS 且 L>M。
24.劳动生产率低部门的工人要求工资向劳动生产率高部门工人的工资看齐导致的通胀是
(
)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温和的通货膨胀。
25.IS 曲线越(
),LM 曲线越(
),货币政策的效果越佳
A、平坦,平坦;
C、陡峭,平坦;
B、平坦,陡峭;
D、陡峭,陡峭。
26.下列对乘数描述正确的是(
)
A、投资乘数大于政府支出乘数;
B、投资乘数小于消费乘数;
C、税收乘数与政府支出乘数作用相反;
D、转移支付乘数等于政府支出乘数。
)
27.对新凯恩斯主义描述错误的是(
A、名义工资刚性假设;
C、经济主体理性人假设;
28.宏观需求管理政策不包括(
B、名义工资黏性假设;
D、菜单成本假设。
)
A、汇率政策;
C、财政政策;
B、增长促进政策;
D、货币政策。
29.认为短期和长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的是(
)
A、凯恩斯主义;
C、供给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DP 只反映产出,不能反映投入情况;
B、GDP 平减指数是反映价格变动的指标;
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增加货币供给;
D、CPI 和 PPI 的走势一定一致。
二.问答题(共 40 分,每题 10 分)
1.简述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关系。
2.收入分配如何体现效率优先原则?要兼顾公平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其对短期和长期问题的解释。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储蓄率的变化如
何影响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定状态下的
人均收入水平?
三.计算题(共 50 分)
1.设垄断厂商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 P=10-0.1Q,总成本函数为 TC=2Q。问题:
(1)求厂商最优产量 Q、价格 P 和生产者剩余 PS;(5 分)
(2)如果厂商实行一级价格歧视,求厂商最优产量 Q 和生产者剩余 PS。(5 分)
2.设总产出函数为 Q=L0.5K0.5,成本预算 C=400,要素 L 的价格为 w=40,要素 K 的价格为 r=10。
问题:
(1)求要素 L 和 K 的最优投入组合和最优产出 Q;(5 分)
(2)求在最优投入产出情形下要素 L 的边际成本 MC;(5 分)
(3)求在最优投入产出情形下要素 L 的平均可变成本 AVC。(5 分)
3.假设某经济体居民消费函数 C=100+0.8Yd,其中 Yd 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私人总投资
I=100, 政府购买 G=260,净税收 T=200。问题: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Y;(5 分)
(2)当政府购买与税收同时增加 100,均衡国民收入最终变化多少?(5 分)
4.假设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L=0.2Y,实际货币供给 m=200,居民消费函数 C=100+0.8Yd,其中
Yd 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净税收 T=50,国内私人总投资 I=140-500r,其中实际利率 r 单位是%,
政府购买 G=50。问题:
(1)求 IS 和 LM 曲线的方程,并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Y 和利率 r;(5 分)
(2)若其他条件不变,G 增加 20,求此时的均衡收入和利率;(5 分)
(3)此时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若存在,“挤出效应”为多少?(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