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陕西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2、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
中“生长”出新的知识。这主要体现的学习观是
A.认知结构学习观
B.建构主义学习观
C.行为主义学习观
D.信息加工学习观
3、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
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4、教案也叫____
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
5、学校产生于___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教育是一种____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7、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____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8、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____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9、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____
A.合作学习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
10、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____
A.期待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1、下列情境中代表外部动机的情境是____
A.张翔每天早上自己阅读 40 分钟英语
B.课间休息时,王峰回到教室看书
C.全校大会上校长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杨阳每天晚上写日记
12、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
高____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3、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____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14、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
A.2 岁 B.4 岁
C.6 岁 D.8 岁
15、要求被试根据图片上的情景编制故事,据此来测量个体人格特征,这种人格测验
称为
A.罗夏墨迹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自陈式测验
D.艾森克人格问卷
1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培尔
17、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____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8、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9、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____
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
20、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称为____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1、善于综合、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____
A.思维的广阔性 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 D.思维的灵活性
22、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____
A.课的目标 B.课的类型
C.课的任务 D.课的结构
23、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2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5、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____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新的 S—R 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国民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
A.全民性 B.未来性
C.强迫性 D.基础性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为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的
是
A.地方
B.国家
C.学校
D.班级
3、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____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一世界上最早对教育所下的定
义见于____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说文解字》《中庸》
6、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
A.3、4 岁—11、12 岁 B.5、6 岁—11、12 岁
C.6、7 岁—11、12 岁 D.5、6 岁—12、13 岁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
的素质?____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9、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____
A.麦克费尔 B.斯宾塞
C.洛克 D.威尔逊
10、在一门课程或者某项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等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对这个
教学过程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____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1、____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2、儿童识字的中心环节是____
A.读准 B.会写
C.听懂 D.理解字义
13、在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
度.这是心理发展的——特征____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14、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著名思想是____
A.“自然说”B.“元素说”
C.“白板说”D.“统觉说”
15、我国学校的萌芽约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当时被称为____
A.庠
B.序
C.学
D.瞽宗
16、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
何尢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____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