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陕西中学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陕西中学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2、奥苏伯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3、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____ A.儿童学会用筷子吃饭 B.喝酒后开快车 C.每天浏览报纸 D.转学来的新生开始不愿与同学交流,时间长了与同学的关系就融洽了 4、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时期 是____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5、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____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依据是该节课的____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8、”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____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9、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____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 一定的____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12、《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____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____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____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沉思性 15、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 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这主要体现的学习观是 A.认知结构学习观 B.建构主义学习观 C.行为主义学习观 D.信息加工学习观 16、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____ A.遗传性 B.自然性
C.目的性 D.获得性 1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 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 A.5±2 组块 B.7±2 组块 C.5±2D.7±2 19、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____ A.课的目标 B.课的类型 C.课的任务 D.课的结构 2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21、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____ A.讲述法 B.讲授法 C.讲读法 D.讲解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 克的____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 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2、师范学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____
A.生产力的发展 B.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C.普及义务教育 D.社会分工细化 3、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____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4、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力必须超过____ A.100B.120 C.140D.130 5、教学能力主要包括____、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 A.组织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管理能力 D.教学设计能力 6、皮亚杰认为,12 至 15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____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 12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 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____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
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____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9、”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____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10、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称为____ A.教育发展 B.生理发展 C.心理发展 D.人的发展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____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2、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是定向性与顺 序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____ A.不同步性 B.规律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 13、____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14、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凯洛夫 15、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著名思想是____ A.“自然说”B.“元素说” C.“白板说”D.“统觉说” 16、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____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17、心理学应通过内省法探寻在不同刺激境下心理的构成元素。主张这一观点的心理 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 18、以下对学生的本质属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B.学生是小大人,他们和成人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C.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D.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19、”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____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20、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____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1、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____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