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物理试题中 g 取 10N/kg.
B.小孔成像
)
)
C.平面镜成像
D.凸透镜成像
B.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D.摩擦起电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现象,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A.海市蜃楼
2.下列有关电和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
3.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4.2019 年 1 月 3 日,由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下列有关嫦娥四号巡
视器“玉兔二号”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行控制中心利用声波控制“玉兔二号”
C.驱动“玉兔二号”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5.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
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下列有关分析正
B.飞行控制中心利用电磁波控制“玉兔二号”
D.太阳能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
确的是(
A.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
C.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
6.在工厂车间,工人先将金属杆一端的空心吸盘(如图)按压在半成品玻璃上固定,再在 A 处用力,使玻
璃刀在玻璃上绕转轴转动一周,圆形玻璃制品就成型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
D.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
)
A.吸盘被按压后即可固定,是由于吸盘受到大气压作用
B.玻璃刀口做得锋利是为了增大对玻璃的压力
C.玻璃刀绕转轴转动时,没有受到玻璃施加的摩擦力
D.玻璃刀绕转轴转动时,金属杆始终是一个等臂杠杆
7.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
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
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D.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二、填空与作图题(8~11 小题每空 1 分,12 小题 3 分,共 13 分)
8.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
的实像,并
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9.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
由于
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
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10.泥石流是在暴雨天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果在野外突遇泥石流来袭,停留在泥石流下游低洼处是很
力的作用,泥石流会涌向低洼处。正确的逃生方法是,朝着与泥石流
危险的。这是由于
(选填“垂直”、“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迅速逃离到较高的地方。泥石流向下游流动过程中,重力
(选填“做功”或“没有做功”),重力势能主要转化成动能。
11.如图所示是某车间自动除尘装置的简化电路图。空气中尘埃量较少时,光源发出来的光被挡板挡住了。
当空气中尘埃量达到一定值时,由于尘埃的反射,部分光越过挡板射到光敏电阻上,光敏电阻的阻
值
图中 a、b 一个是除尘器,一个是指示灯,则
,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
,在衔铁的作用下,开启自动除尘模式。若
是除尘器。
12.(1)高颜值、高速度的中国高铁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标志。其以快速、平稳、舒
适为世界所称道。如图,在水平行驶的高铁上,一枚硬币稳稳地立在窗台上。请作出硬币在竖直方向受力
的示意图(O 为重心)。
(2)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容器上方固定的空心管,刚好看不到容器底的硬币(硬币未画出)。现往容器中
加水至 MN 处,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了。请作出小明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3.(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同种电荷互相排
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呢?请提出你的猜想: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
发生的。
通过
(2)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
约 2m 的地 方叠放一 些空纸杯 子。用手 迅速拍打 塑料膜, 发现纸杯 被振落。 此实验表 明:声音 能在
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
14.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为此,小利同学进行了实验。
(1)以下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为
①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
。
②往量筒中放鸡蛋时,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
③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 54g。
④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
(2)实验中,托盘天平应放在
(3)测得鸡蛋的密度应为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15.在用伏安法测量标有“2.5V“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发现电流表损坏,其他元件完好。
(1)小明用已有的器材、5Ω的电阻 R0 和另一块电压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的元件组
合体相当于
g/cm3。
桌面上。
。
。
(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调到
。
V。
W。
②合上开关,移动滑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
③再读出 R0 两端的电压为 1.5V。
(3)若实验操作正确,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四、综合应用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16.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超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图甲),可用于挖掘水下泥土、砂石
等。其长 140m、宽 27.8m,满载排水量为 17000t。作业时,输送系统将水下挖掘的泥石等,通过输送管输
送到指定地方。已知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1)水面下 4m 处的船体上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若“天鲲号”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1.2×104m3,则它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
(3)某次作业时,水下重为 G 的泥沙沿着输送管匀速运动,泥沙运动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
输送系统的总功率为 P,效率为η,泥沙在水平运动时受到输送管的阻力为 f。请推导在水平运动过程中,
泥沙速度的表达式。
17.某型号电热水瓶具有加热、保温、电动出水及干烧断电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S1 是壶底温控开
关,通常闭合,当壶底发热盘的温度达到 120℃自动断开。S2 是壶壁温控开关,按下时对水加热,水烧开后
自动断开,电热水瓶处于保温状态。S3 是电动出水开关,按下时闭合,电磁泵将水抽出。已知电热水瓶保
温功率为 50W,加热功率为 1000W。
(1)电热水瓶处于保温状态且不抽水时,电路中的电阻是多大?
(2)闭合 S3,电磁泵两端电压为 12V.已知 R3 阻值为 200Ω,求电磁泵的电功率。
(3)若水烧开后,S2 没有自动断开,则瓶里的水烧干后,经过多长时间,S1 才会断开?已知发热盘质量为
0.5kg,比热容为 0.5×103J/(kg•℃)。设水烧干瞬间,发热盘的温度为 110℃,不计热损失。
参考答案与解析
物理试题中 g 取 10N/kg.
)
C.平面镜成像
D.凸透镜成像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现象,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B.小孔成像
A.海市蜃楼
【知识考点】光的反射现象.
【思路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
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玻璃等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透明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
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题过程】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 A 与题意不符;
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 B 与题意不符;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D 与题意不符。
故选:C。
【总结归纳】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
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下列有关电和磁的判断,正确的是(
)
B.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D.摩擦起电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
【知识考点】磁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
【思路分析】(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2)磁场是事实存在的,但是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为了研究磁场,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3)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带有异种电荷。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解题过程】解: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 A 说法正确。
B、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磁感线并不存在,磁场不是由磁感线组成的,故 B 说法
错误。
C、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而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
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则两个物体带有异种电荷,故 C 说法错误。
D、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D 说法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基础知识,一定要夯实基础。
3.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知识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思路分析】AB、搞清雾和霜分别是水的什么状态,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
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C、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D、干冰升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解题过程】解:A、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 B 错误;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C 正确;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D 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
)
解题的关键。
4.2019 年 1 月 3 日,由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下列有关嫦娥四号巡
视器“玉兔二号”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行控制中心利用声波控制“玉兔二号”
C.驱动“玉兔二号”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知识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能源的分类.
B.飞行控制中心利用电磁波控制“玉兔二号”
D.太阳能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思路分析】(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
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
(3)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
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题过程】解:AB、飞行控制中心是利用电磁波控制“玉兔二号”而不是声波,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而
电磁波可以真空中传播,故 A 错误、B 正确;
C、电能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而是由其它形式的能转化得到的,故电能不是一次能源,故 C 错误;
D、太阳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故 D 错误。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借助嫦娥四号考查了对电磁波应用、能源的分类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
5.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
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下列有关分析正
)
确的是(
A.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
C.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
【知识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B.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
D.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
【思路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解:由题知,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其中
两个模块相当于两个开关,与模块相连的电视能够独立工作,所以两个模块是并联的,故 B 正确。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各元件的作用等知识,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体现
了物理来源于生活。
6.在工厂车间,工人先将金属杆一端的空心吸盘(如图)按压在半成品玻璃上固定,再在 A 处用力,使玻
璃刀在玻璃上绕转轴转动一周,圆形玻璃制品就成型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吸盘被按压后即可固定,是由于吸盘受到大气压作用
B.玻璃刀口做得锋利是为了增大对玻璃的压力
C.玻璃刀绕转轴转动时,没有受到玻璃施加的摩擦力
D.玻璃刀绕转轴转动时,金属杆始终是一个等臂杠杆
【知识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杠杆的分类;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思路分析】(1)吸盘是典型的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3)玻璃刀使用时,刀和玻璃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4)作用在 A 处的动力和玻璃刀对金属杆的阻力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两力臂的关系。
【解题过程】解:A、吸盘被按压后即可固定在玻璃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 A 正确;
B、玻璃刀口做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玻璃的压强,故 B 错误;
C、玻璃刀绕转轴转动时,刀与玻璃之间有相对运动,故玻璃刀受到玻璃施加的摩擦力,故 C 错误;
D、玻璃刀绕转轴转动时,作用在 A 处的动力 F1 和玻璃刀对金属杆的阻力 F2 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动
力臂与阻力臂不一定相等,则金属杆不一定始终是一个等臂杠杆,故 D 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大气压,增大压强的方法,摩擦力,以及杠杆的分类,是一道综合题。
7.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
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
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D.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知识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思路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题过程】解: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
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 错误;
B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大小不相等,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
衡力,所以金属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或者说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故 BC 错误;
D、金属球转动过程中,网袋受到向上的拉力,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