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2 分)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 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2 分)“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 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 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3.(2 分)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 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南宋 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 )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 4.(2 分)图 1、2、3 是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5.(2 分)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
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6.(2 分)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 3 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 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 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7.(2 分)《全球通史》指出,公元 1500 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 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的影响是( ) 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8.(2 分)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 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 24 分.第 9 题 7 分,第 10 题 9 分,第 11 题 8 分. 9.(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 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 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 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 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 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10.(9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间正道是沧桑》是由张黎执导的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剧。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近代中国的 重大历史现象,电视剧梗概如下: 20 世纪 20 年代,杨立仁、杨立青兄弟二人前往广州,后来,立仁加入国民党,踏入蒋介石集团 的政治核心圈。立青考入黄埔军校,当时,共产党人瞿恩任黄埔军校教官,在瞿恩的影响下,立青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林娥(瞿恩的妻子)被中共派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负责情报工作,林娥将截获的情 报通报给立仁,粉粹了日军对蒋介石黄山官邸的轰炸。中条山会战期间,国民党范希亮部的十二师被日 军围攻,时任八路军新二团团长的杨立青获知此情报,立即按上级命令,率部前往营救。范希亮部得以 安全撤离。 抗战胜利后,立仁和立青更在情报战场上展开厮杀。1949 年,南京解放,立仁败退台湾,从此, 兄弟二人天各一方,隔海而望。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 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视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 评价比较准确全面。) 1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其在诸多国际组织中的特殊地位,积极加强对外经济扩张。随着经 济的发展,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不稳定,世界贸易缩减。为适应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美国积极 筹建一个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 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了美 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随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 正式宣告成立。在这两大机构中,美国拥有决定性的控制权,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战后经
济秩序和贸易状况日渐好转。 ﹣﹣摘编自《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相继建立并运行,它们 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美国经济也迅速发展。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三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宏观调控), 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 世纪 60 年代末,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美国政府以充分就业促进生产;80 年代里根上台后,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经济持续增长;90 年代克林顿上台,实施“宏观调 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创造了美国经济扩张的奇迹。 ﹣﹣摘编自初中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和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二战后到 90 年代末,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019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分析】本题结合材料考查百家争鸣中的有关儒家的知识。识记理解相关内容。 【解答】儒家主张学会感恩、注重孝道。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提到有关孝的知识,后来伴随儒学的发 展,孝道贯穿儒家思想的始终。 故选:D。 2.【分析】本题考查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理解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 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可看出,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对黑暗的中世纪的专制统治,为资产阶 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 故选:A。 3.【分析】本题以“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 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 灌溉。”为切入点,考查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解答】根据题干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 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 灌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CD 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 失误。 【解答】图中反映的是中人民在当时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1958 年,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 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上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发 动了大跃进运动。 故选:D。 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 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故选:A。 6.【分析】本题考查了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 “黄金时代”。 【解答】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 3 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 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 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 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 529 年起,委员会历时 6 年,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 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故选:C。 7.【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解答】“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 全球的联系”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 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故选:D。 8.【分析】本题以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 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为依托,考查《共产党 宣言》。 【解答】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 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极 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 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 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 24 分.第 9 题 7 分,第 10 题 9 分,第 11 题 8 分. 9.【分析】本题以“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
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 的万千气象、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二,可知,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 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唐文化的特点: 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2)结合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 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 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 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和所学知识可知,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如: 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 17 年的时间 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 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 7 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 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 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 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 重大贡献。我们学习鉴真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唐文化的痕迹有:许多诗歌爱好者喜好唐诗,写作古诗; 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 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 的服饰之一。 故答案为: (1)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 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可同等给分)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 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2)从“胡风盛行”、玄奖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 (3)(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如:许多诗歌爱好者喜好唐诗,写作古诗;许 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 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
服饰之一。(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10.【分析】本题以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梗概为切入点,考查国共两党两次合作。 【解答】本题为开放性题,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示例一:故事情节:共产党人瞿恩任黄埔军校 教官。历史现象:国民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共合作。概述评价: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 成,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黄埔军校建立、北伐胜利进军,反帝反军阀的国民运动蓬勃开展。 后来,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革命沉 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示例二:故事情节:杨立青营救范希亮部。历史现象:国共合作抗 日或第二次国共合作。概述评价: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 式开始。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 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故答案为: 示例一:故事情节:共产党人瞿恩任黄埔军校教官。历史现象:国民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共合作。概述评 价: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黄埔军校建立、北 伐胜利进军,反帝反军阀的国民运动蓬勃开展。后来,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 示例二:故事情节:杨立青营救范希亮部。历史现象:国共合作抗日或第二次国共合作。概述评价: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为全 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1.【分析】本题考查战后的美国经济、经济全球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不稳定,世界贸易缩减。为适应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美国积极筹建一个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 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随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也正式宣告成立。在这两大机构中,美国拥有决定性的控制权,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 战后经济秩序和贸易状况日渐好转”扩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与影响是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际经 济秩序;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世界贸易的扩大;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世界贸易体系(或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适应了美国对 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方便。 (2)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相继建立并运行,它们 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美国经济也迅速发展”和材料三“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美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