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2021 年 10 月 16 日,______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
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成功进驻核心舱,开启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
A. 神舟十一号
B. 神舟十二号
C. 神舟十三号
D. 神舟十
四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2. 2022 年我国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对
接。不久将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我国空间站技术快速发展,航天
系列成就的取得(
)
A. 说明经济建设的重心已转移到科技进步的轨道 B. 说明尖端技术创新是决定中国命
运的关键抉择
C. 体现我国在某些尖端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D. 体现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走
在世界前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
A:经济建设的重心正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上来,A 错误;
B: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错误;
C:我国空间站技术快速发展,航天系列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得益
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体现我国在某些尖端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说
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C 正确;
D: 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没有走在世界前列,D 错误;
故本题选 C。
3. 中老铁路,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2021 年 12 月正式通车。这是一条以中
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
路。投资、建设与运营都是国有企业发挥强有力支撑作用。中老铁路建设体现(
)
A.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B. 发展国有经济是当前我国一切工
作的中心
C.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D.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重要内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
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投资、建设与运营都是国有企业发挥强有力支撑作用。社
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故 A 正确;
B: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故排除 B;
C: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故排除 C;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故排除 D;
故本题选 A。
4. 在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时,小丽对这段话很感兴趣: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
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
放的未来——“仍须傲霜雪”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鼓励人民尽情享受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束缚,推进改革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只看问题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
A. ①②
C. ②④
B.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成就的认识和理解。
①: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民艰苦奋斗、不懈追求,成果由人民共享,但不是尽情享受,
故①说法错误;
③:要分清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不应该只看问题,故③说法错误;
②④:我们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束缚,推进改革创新;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
题,迎接挑战,故②④说法正确;
故选 C。
5. 北京市教委探索推动校长、教师轮岗等制度创新,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努力让每个孩子
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种做法(
)
①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说明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得到巨大发展
③因为教育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促进人的发展
④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建设创
新型国家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①④:教育制度创新,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所以①④正确;
②:“迅速”的观点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所以②错误;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所以③错误;
故本题选 C。
6.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中职、高职就业率持续保持高水平,“崇尚
一技之长,不为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我们从中得到的感悟有(
)
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②我国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搞好职业教育降低国家整体教育水平
③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尊重和学习
④各国关注提高人口素质,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教育的认识。
①③:题干表述了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中职、高职就业率连年跑赢本
科,这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说明
了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尊重和学习,①③是正确的;
②:搞好职业教育会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排除②;
④:人口过多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7.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中
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
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下列选项中体现建设法治政府要求的是(
)
A. 多家互联网法院联合发起“双十一”普法直播活动 B. 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服务创新
型中小企业
C. 政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D. 某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并
做到规范执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
A:互联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故 A 不符合题意;
B:北京证券交易所不是政府机关,故 B 不符合题意;
C:法无禁止皆可为是对公民的要求,故 C 说法错误;
D:某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并做到规范执法体现了依法行政,符合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故 D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8.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
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③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④公民参与科学决策,防止权力滥用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
①: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
信力, ①正确;
②: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守法意识与题意无关,②错误;
③: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促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③正确;
④:公民参与科学决策,监督防止权力滥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9. 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推动创建全国第
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2008 年建校以来,已帮助 20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
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于近期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她的行为体现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中的( )
A. 敬业、友善
B. 自由、平等
C. 文明、诚信
D. 爱国、
和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张桂梅老师
关爱学生的事迹体现出她的敬业和友善,A 符合题意;
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
面的价值取向,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选 A。
10. 2020 年 11 月 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正式登记阶段。本次人口普查将全面查清
中国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人口发展状况。
开展人口普查( )
A. 能控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
B. 可以彻底解决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现状
C. 缓解了人口发展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D. 有利于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人口普查的正确认识。
D:分析材料,我国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D 观点
正确,符合题意;
C:开展人口普查与缓解了人口发展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并无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
B:观点错误,开展人口普查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现状并无直接关系;
A:观点错误,开展人口普查并不能控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的趋势,夸大了人口普查
的作用;
故本题选 D。
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如表是两次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对比表,我们从中得
出的结论是(
)
项目
全国人口
年平均增长
60 岁及以上人
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
出生人口
时间
(亿)
率(%)
口比重(%)
均受教育年限(年)
性别比
2020
年
2010
年
14.1
0.53
18.70
9.91
111.3
13.4
0.57
13.26
9.08
118.1
A. 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
B. 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C. 总人口增速快,人口素质偏低
D. 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
A: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岭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
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题干内容表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
老龄化加剧,总人口增速趋缓,故 A 正确;
BC:在材料中体现不出,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BC;
D:理解错误,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小。故排除 D;
故本题选 A。
12. 《环境保护税法》指出,征收环境保护税,是根据通行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污染环
境者的税负与污染程度相关,税额应与环境恢复的费用大体相当。你认为,实施这一政策最
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
A. 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养成文明消费习惯→改善生态环境
B.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C. 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建设生态文明
D.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消费的经济负担→监督企业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ABCD:题文中,征收环境保护税,是根据通行的“污染者付费”原则,污染环境者的税负与
污染程度相关,税额应与环境恢复的费用大体相当。这是在告诉我们,谁污染谁负责,通过
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故
B 说法正确,ACD 理解错误;
故本题选 B。
13. 某同学想撰写一篇主题为“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的小论文,下列能成为该主题的观点有
( )
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②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实现各民族同步繁荣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②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义务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
风俗习惯;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故②④正确;
①:贯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可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消除,故排除①;
③:国家对口支援政策,可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不是同步繁荣,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 C。
14. 2021 年 10 月 1 日,五星红旗到处高高飘扬,《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奏响,祝福祖国
的横幅随处可见,庆祝活动一场接一场。这个国庆,香港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很多人感慨万千:
“喜庆、温暖、祥和,这才是给自己国家过生日时该有的样子。”由此可见(
)
A.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B. 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C. 香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D. 香港地区贯彻高度自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A: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
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故 A 正确;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D;
故本题选 A。
15. 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
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必须认识到(
)
①中国人民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文化基础
④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祖国统一。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
光荣传统,故①正确;
②:在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上,我们要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
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②正确;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③错误;
④:要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 C。
16. 家庭教育立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40 分)
2021 年 10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
首部家庭教育领域专门立法,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此项立法将家庭教育从传统的道
德问题上升为法律问题,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国事”。“子不教,父之过”今后
家长要为家庭教育负法律责任。
(1)有人提出疑问“家庭教育究竟是需要道德还是法律?”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说说你的观
点。
(2)家庭教育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本次立法把家庭教育纳入全面依法治国
的法治轨道。把以下镜头与依法治国的方针连线,把正确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镜头一社区开展以“重视家庭教育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
镜头二家庭教育立法经过前期调研,提上立法规划,草拟法律,三次审议,不断
修改完善,制定一部法律十年磨一剑。
镜头三相关国家机关落实的法定职责,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
系建设,为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①科
学立
法
②严
格执
法
③公
正司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