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i-28
O-16
C-12
N-1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1.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B. Mg
C. Cl
D. P
A. H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H”的元素名称为氢,由“气”字旁可知,氢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Mg”的元素名称为镁,由“金”字旁可知,镁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Cl”的元素名称为氯,由“气”字旁可知,氯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P”的元素名称为磷,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
2H
【答案】B
【解析】
B.
2CO
C.
2N
D.
2O
【详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选 B。
3.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 A 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 B 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 C 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 D 正确。故选 D。
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核外电子数
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则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 D。
5. 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 厨余垃圾
B. 其他垃圾
C. 可回收物
D. 有害垃
圾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废弃的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瓶属于塑料,都是可回收物,故选
C
考点:金属材料和塑料
6. 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这里的“碘”是指
B. 碘原子
C. 碘单质
D. 碘离子
A. 碘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碘盐”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7. 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
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粉的分子运动到我们的鼻子,刺激嗅觉
器官,闻到花香,与分子的构成、质量、间隔无关;故选 A。
8.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B. 硫粉
C. 红磷
D. 铁丝
A. 木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没有白烟,故错误;
B、硫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白烟,故错
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故选 C。
9. 2021 世界水日的主题: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 使用节水淋浴喷头
C. 淘米水浇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
D. 洗手涂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
【详解】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水污染,做法正确;
B、使用节水淋浴喷头,节约用水,做法正确;
C、淘米水浇花,重复利用水,节约用水,做法正确;
C、洗手涂肥皂时不关闭水龙头,浪费水资源,做法不正确。
故选 D。
10.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B. 试管
C. 量筒
D. 燃烧匙
A. 烧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烧杯可以被间接(垫着石棉网)加热;试管可以被直接加热;量筒不能加热,防止
刻度不准确;燃烧匙可以被直接加热。故选 C。
11.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 2 个氧分子的是
A. 2O
【答案】B
【解析】
B. 2O2
C. 2H2O
D. H2O2
【详解】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分子数目。A 中表示的是 2 个氧原子;B 中表示的是 2
个氧分子;C 中表示的是 2 个水分子;D 表示的是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 B。
12. 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是
B. 蒸馏
C. 消毒
D. 吸附
A. 沉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活性炭由于其疏松多孔结构,可吸附色素和有气味物质,在净水过程中常用作吸附
剂。
【详解】A、沉降主要是使用明矾,错误;
B、蒸馏使用蒸馏装置,不使用活性炭,错误;
C、消毒过程,需添加消毒剂,而非活性炭,错误;
D、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吸附作用,正确。
故选 D。
13. —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9 个质子和 10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B. 9
C. 10
D. 19
A. 7
【答案】B
【解析】
【详解】质子数=核电荷数=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9。
故选 B。
14. 我国向世界承诺,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
中和的是
A. 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
工产品
C.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 露天焚烧垃圾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露天焚烧垃圾,有二氧化碳生成,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答案:D。
15. 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 Mn
C. 元素名称为锰
【答案】D
【解析】
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5
D. 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54.94%
【分析】图中可知信息为原子序数为 25,元素符号为 Mn,元素名称为锰,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
【详解】A、由图示可知,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为 Mn,正确;
B、左上角为原子序数为 25,正确;
C、元素名称为锰,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无法得知其在地壳中的含量,错误。
故选 D。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称量食盐
D. 加热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实验室中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会导致酒精流出着火,实验操作
错误;
B、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放、瓶口与试剂瓶口未紧挨、标签未向着手心,
实验操作错误;
C、称量固体物质时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并将药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实验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 C。
【点睛】
17. 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液氮用作冷冻剂
C. 制造硝酸和氮肥
【答案】A
【解析】
B. 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
D.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详解】A、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B、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C、制造硝酸和氮肥,是因为氮气含有氮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利
用的是化学性质。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故选 A。
1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MnO4
【答案】C
【解析】
B. HCl
C. CO2
D. C2H5OH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详解】A、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含氧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D、酒精含有三种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CaO + H2O=Ca(OH)2
B. 3CO + Fe2O3
高温
2 Fe + 3 C O 2
C. CO2 + 2NaOH=Na2CO3 + H2O
高温
D. CaCO3
Ca O+ 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详解】A、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正确;
B、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0.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 FE
AlO
B. 氯化钠 NaCl2
C. 硫酸铜 CuSO4
D. 氧化铝
【答案】C
【解析】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化
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
叉约简,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 1 时不写。
【详解】铁:Fe; 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 ;氧化铝:Al2O3。
故选 C。
21.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答案】C
【解析】
B.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 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详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 A 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 B 错误;
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 C 正确;
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温度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故 D 错误。
故选 C。
22. 柑橘类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化学式为 C6H8O7),柠檬酸可用于除水垢,下列关于柠檬酸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柠檬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 柠檬酸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 6:7
C. 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 4 个氢分子
D. 柠檬酸可能与水垢中的成分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柠檬酸(化学式为 C6H8O7)可知:柠檬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柠檬酸(化学式为 C6H8O7)可知:柠檬酸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 6:7,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 8 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柠檬酸和氢氧化镁反应属于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
盐和水叫做中和反应,柠檬酸可能与水垢中的成分反应,说法正确;
答案:C。
23.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B
C
D
除去 CO2 中少量的 CO
通过澄清石灰水
除去浑浊河水中的泥沙
过滤
鉴别氧气和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该选项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B、泥沙不能溶解,可以通过过滤除去,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
能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浮渣的是硬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A。
24.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 一个甲分子中有三个氯原子
B. 乙的化学式是 H2
C. 在该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 1:14
D. 该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氢气和 SiHCl3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SiHCl
3
2H
高温
Si HCl
3
。
【详解】A、由图可知,每个甲分子由 1 个硅原子、1 个氢原子、3 个氯原子构成,故一个甲
分子中有三个氯原子,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