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历史面试真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红军长征》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历史《红军长征》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对老红军的采访视频,师生共同观看,通过老红军的视角感受长征。
学生畅谈感想,之后教师提问:长征是如何开始的?又经历了哪些艰难的历程?从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背景
教师提问:红军长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始的?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总结。
学生发表各自看法,教师总结: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根本原因是博古等人的“左”
倾错误。
(二)过程
1.长征历程
教师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示意图,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示意图归纳整理红军长征的历
程。
之后师生共同总结长征经历时间及重要的战役。
2.遵义会议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明确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
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强调遵义会议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意义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长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要求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并发表
观点,之后师生共同归纳:①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
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③革命新局面开始。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作业:阅读一本关于长征的回忆录。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抛弃、毛泽东本人被撤消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
会议上,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
路线;在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的领导,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
挥权,解决了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遵义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作了分工,毛泽东协助周
恩来指挥军事,随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全军,
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党中央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军队取得长征胜利。因此,我们说遵义会议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说一说利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1)明确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运用网络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的
整体目标,然后考虑怎样利用网络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
(2)突出重点
(3)综合使用:历史教学通常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网络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应根
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使用。网络教学应该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甚至是传
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4)学生为主体: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5)教师引导:在教学中,技术越先进,手段越新颖,教师的指导作用就越重要。教师不仅
要驾驭教材,还要驾驭这些新技术和手段,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条件和情景中学习。
高中历史《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历史《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李白的诗《古风》,提问:诗中第一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秦朝为什么能够异军
突起而有实力消灭六国呢?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并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展示“秦始皇”画像,提问:同学们知道“皇帝”是怎么由来的吗?学生回答。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玉玺”等资料,提问:从这些内容中,我们能获取什么有效信息呢?
学生阅读后回答: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等相关知识。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1.三公九卿制
教师提问:秦朝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指什么?各有什么职能?请同学
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学生阅读后得到答案。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2)职、权、位相互配合,
彼此牵制。
(三)中央官制的影响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讨论“秦朝中央官制对历代王朝的影响”。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作业:假如你是秦始皇,你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地方呢?课下搜集材料,下节课
交流。
二、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你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看法?【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后经历代统治者改善与强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
度。这不是偶然的,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个体
小农经济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组织大规模的水
利兴修和抵御自然灾害,从而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中
央集权制来确保他们的政治经济特权,镇压农民的反抗。
中央集权制和奴隶社会盛行的分封制相比,是一个进步,因为它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封
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它的内部有两对基本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在讲授本课时,怎样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在讲授《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一课时,首先要确定重点,本课的重点为皇权与中央
官制的形成。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史料教学法,展示与至高无上的皇权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
史料,从中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以此获取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等相关知识。在处
理中央官制这一知识点时,我采用了问答的方法,通过递进式的提问,来让学生掌握知识。
高中历史《从盟友到对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历史《从盟友到对手》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多米诺骨牌游戏展示。
教师提问:第一块骨牌倒了,其后的骨牌会随之而倒。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其周围的地区是否也会成为红色的国家
呢?为了防止此效应的发生,美国会出台什么政策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背景
教师提问:在杜鲁门总统任内,美国在外交上发生了许多的大事,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就
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事件。那么,其出台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多媒体播放有关杜鲁门主义的历史纪录片,然后由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内、国
际两个方面来总结。
(二)内容
教师提问: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支撑下,美国提出要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以防止共
产主义的渗入。那么,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展示相关史料。
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得出杜鲁门主义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美国打着“遏制共产
主义“的旗号,将矛头直指苏联。
(三)影响
教师提问: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美苏战时同盟
关系开始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请学生课下写一篇以美苏冷战为核心的小论文,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美苏争霸期间缓和的表现。【学科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1959 年 9 月赫鲁晓夫首次访问美国,访美期间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了三天
会谈,双方表示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宣扬所谓“戴维营精神”。
1969 年 1 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他被迫改变对外政策,提
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在这种对外战略指导下,美国对苏联采取
“缓和”外交。
2.本堂课的三维目标是怎么确定的?【教学设计类问题】
【参考答案】
首先,要根据题本确定,通过题本内容的通读和分析,理解本堂课中需要讲解的内容有哪些,
梳理内容间逻辑层次,确定教学目标。
之后,根据试讲要求进一步确定,根据试讲要求中具体内容,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一
步补充完善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历史《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出示“世界地图”、“帕特农神庙遗址”图片。
之后讲解图片所蕴含的信息并提问: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怎样在希腊确立的?对当时的希腊
有什么影响?从而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