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历史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资料共3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历史面试真题及答案 【 1 月 9 日 上 午 】 初 中 历 史 《 昆 曲 与 京 剧 艺 术 》 一 、 考题 回 顾 二 、 考题 解 析 【 教 学过 程 】 环 节 一: 导 入 新 课 教 师 展示 中 国 戏 曲 发展 的 纪 录 片 ,提 问 : 通 过 视频 的 观 看 , 你对 戏 曲 艺 术 有了 哪 些 了 解 ? 学 生 回答 : 中 国 戏 曲是 一 种 历 史 悠久 的 综 合 舞 台艺 术 样 式 , 主要 是 由 民 间 歌舞 、 说 唱 和 滑稽 戏 三 种 不 同艺 术 形 式 综 合而 成 , 起 源 于原 始 歌 舞 。 其经 过 汉 、 唐 到宋 、 金
才 形 成比 较 完 整 的 戏曲 艺 术 , 由 文学 、 音 乐 、 舞蹈 、 美 术 和 表演 艺 术 等 综 合而 成 。 它 的 特点 是 将 众 多 艺术 形 式 以 一 种标 准 聚 合 在 一起 , 在 共 同 具有 的 性 质 中 体现 其 各 自 的 特性 。 中 国 戏 曲剧 种 种 类 据 不完 全 统 计 , 各民 族 地 区 戏 曲剧 种 约 有 三 百六 十 多 种 , 传统 剧 目 数 以 万计 戏 曲 种 类 很多 。 教 师 引导 : 中 国 古 代的 戏 曲 艺 术 发展 到 清 代 , 进入 了 一 个 更 为繁 荣 的 时 期 ,这 一 时 期 昆 曲和 京 剧 最 具 有特 色 ,今 天 就一 起 去 感 受 一下 昆 曲 和 京 剧的 艺 术 魅 力 吧!顺 势 导 入 新 课。 环 节 二: 新 课 讲 授 (一 )背 景 教 师 引导 : 刚 刚 提 到在 清 代 , 最 有影 响 的 是 昆 曲和 京 剧 , 那 这两 种 戏 曲 艺 术为 何 会 具 有 如此 巨 大 的 影 响呢 ? 学 生 结合 教 材 回 答 :因 为 观 看 戏 剧已 成 为 城 乡 民众 的 一 种 主 要的 文 化 活 动 。而 昆 曲 和 京 剧剧 目 繁 多 , 内容 丰 富 多 彩 ,表 演 艺 术 推 陈出 新 , 雅 俗 共赏 。 教 师 补充 : 不 仅 如 此, 还 因 为 这 两种 戏 曲 形 式 ,紧 密 联 系 社 会现 实 , 反 映 人民 的 心 声 , 所以 受 到 大 众 的喜 爱 。 (二 )昆 曲 教 师 提问 : 那 关 于 昆曲 , 谁 愿 意 担任 历 史 介 绍 员为 大 家 做 一 个简 单 的 介 绍 呢? 学 生 结合 课 前 搜 集 的材 料 和 教 材 内容 回 答 : 昆 曲, 又 称 昆 剧 、昆 腔 , 原 是 流行 于 苏 州 昆 山一 带 的 昆 山 腔。 明 朝 时 , 经过 改 良 , 昆 曲有 了 很 大 的 发展 , 表 演 艺 术日 趋 成 熟 , 成为 一 个 全 国 性的 剧 种 , 代 表作 有 汤 显 祖 创作 的 《 牡 丹 亭》 。 到 了 清 朝前 期 , 昆 曲 艺术 发 展 到 顶 峰,洪 昇 的《长 生 殿 》、孔 尚 任的《 桃 花 扇》这 两 部政 治 历 史 剧 , 内 容 感人 , 情 节 跌 着, 词 曲 雅 致 ,成 为 昆 曲 的 传世 之 作 。 教 师 展示 《 长 生 殿 》的 视 频 片 段 ,请 学 生 结 合 视频 内 容 思 考 :昆 曲 有 着 怎 样的 特 点 呢 ? 学 生 回答 , 教 师 总 结: 昆 曲 既 集 中体 现 了 南 曲 清柔 婉 转 的 特 点, 又 保 留 了 部分 北 曲 慷 慨 激昂 的 声 腔 , 并将 诗 词 歌 赋 等文 学 形 式 糅 合在 一 起 , 且 与柔 美 的 舞 姿 相结 合 , 给 人 以充 分 的 艺 术 享受 。 教 师 引导 : 昆 曲 带 给人 一 定 的 艺 术享 受 , 受 到 大家 的 喜 爱 , 但到 了 清 朝 中 期以 后 , 昆 曲 逐渐 走 向 衰 落 ,那 这 又 是 因 为什 么 呢 ?
学 生 结合 史 料 回 答 :因 为 昆 曲 片 面追 求 旋 律 性 、音 乐 性 , 牺 牲了 文 学 性 和 戏剧 性 , 逐 渐 被观 众 抛 弃 。 同时 也 因 为 上 演的 剧 目 也 多 是逃 避 现 实 或 歌功 颂 德 的 庸 俗作 品 , 脱 离 了广 大 民 众 和 现实 生 活 , 为 宫廷 和 贵 族 所 观赏 , 成 为 统 治阶 级 和 社 会 上层 的 玩 物 。 (三 )京 剧 教 师 引导 : 昆 曲 衰 落的 同 时 , 京 剧开 始 悄 然 崛 起了 。 那 京 剧 是如 何 崛 起 并 且发 展 的 呢 ? 学 生 结合 教 材 内 容 回答 : 乾 隆 时 ,北 京 成 为 戏 班荟 萃 之 地 , 各种 地 方 戏 曲 都在 这 里 上 演 ,形 成 群 芳 争 艳的 局 面 , 1790 年 , 乾隆 皇 帝 80 岁 寿 辰时 , 由 徽 商 出面 组 织 的 来 自 南方 的 四 大 徽 班先 后 到 北 京 献艺 。 徽 班 的 唱词 通 俗 易 懂 ,唱 调 高 亢 爽 朗, 赢 得 观 众 喜爱 , 一 时 誉 满京 城 。 后 来 ,徽 调 不 断 吸 收昆 曲 、 秦 腔 、京 调 、 汉 调 等地 方 戏 的 优 点, 加 以 创 造 和改 进 , 在 道 光年 间 逐 渐 形 成为 一 个 新 的 剧种 "皮 黄 戏 "。 皮 黄戏 博 采 其他 剧 种 的 优 点, 又 带 有 北 京的 地 方 特 色 ,以 后 就 被 称 为"京 戏 "或 "京 剧"。 京 剧 深 受广 大 群 众 的 喜爱 , 又 得 到 皇室 的 扶 持 , 经过 表 演 艺 术 家的 不 断 创 新 ,日 臻 完 善 , 成为 最 主 要 的 剧种 , 流 传 四 方。 教 师 过渡 : 京 剧 流 传四 方 , 到 现 如今 被 称 为 "国 粹", 位 列中 国 戏 曲 三 鼎甲 "榜 首", 是 中 国和 世 界 的 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 教 师 展示 对 京 剧 评 价的 相 关 史 料 ,请 学 生 以 小 组为 单 位 , 5 分 钟 时间 思 考 : 京 剧为 何 被 称为 "国 粹 "?关 于 京剧 你 有 了 怎 样的 认 识 和 体 会? 材 料 一 中 国 京剧 已 经 比 西 方任 何 其 他 戏 剧更 加 成 为 一 种独 立 而 优 秀 的艺 术 形 式 。 材 料 二 中 国 戏剧 蕴 含 着 一 种理 性 和 国 际 性戏 剧 的 种 子,它 那 精确 的 方 式 方 法可 以 适 用 于 唤醒 并 引 导 磨 炼过 的 群 众 争 取一 个 美 好 的 世界 。 — — 前 苏 联著 名 剧 作 家 特莱 杰 亚 考 亚 考夫 小 组 代表 回 答 后 , 教师 总 结 : 京 剧融 合 吸 收 了 多剧 种 和 曲 调 的优 点 , 是 中 国最 为 普 及 的 剧种 ;得 到 了世 界 的 承 认 ;吸 取 了各 剧 种 的 优 点, 集 文 学 、 美术 、 武 术 、 舞蹈 、 歌 唱 、表 演 于 一 身 ;京 剧 是中 国 文 化 传 统的 重 要 表 征 之一 。 京 剧 它 是"地 方 戏时 代 " 出 现 的最 重 要 的 剧 种, 是 雅 文 化 在中 国 文 化 整 体中 渐 趋 衰 落 的时 代 变 革 的 产物 , 京 剧 的 剧目 系 统 更 充 分体 现 出 其 历 史叙 述 的 民 间 性。 环 节 三: 小 结 作 业 1.小 结 :师 生 共 同 总 结回 顾 本 课 所 学知 识 。 2.作 业 :请 学 生 课 下 搜集 昆 曲 和 京 剧重 要 代 表 人 物的 生 平 资 料 ,下 节 课 分 享 交流 。
【 板 书设 计 】 【 答 辩题 目 解 析 】 1.请 简 单介 绍 一 下 生 、旦 、 净 、 丑 。 【 参 考答 案 】 生 、 旦、 净 、 丑 是 京剧 舞 台 上 的 角色 类 型 , 这 四种 类 型 在 京 剧里 的 专 门 名 词叫 做 " 行 当 "。 生 :除 了 花脸 以 及 丑 角 以外 的 男 性 正 面角 色 的 统 称 ,分 老 生 、武 生 、小 生 、红 生 等 。 旦 : 女性 正 面 角 色 的统 称 , 分 青 衣(正 旦 )、 花 旦、 闺 门 旦 、 刀马 旦 、 武 旦 、彩 旦 。 净 :俗 称 花脸 ,大 多 是扮 演 性 格 、品 质 或相 貌 上 有 些 特异 的 男 性 人 物,化 妆 用脸 谱 , 音 色 洪亮 , 风 格 粗 犷。 丑 : 扮演 喜 剧 角 色 ,因 在 鼻 梁 上 抹一 小 块 白 粉 ,俗 称 小 花 脸 。分 文 丑 、 武 丑等 。 2.在 历 史教 学 中 如 何 渗透 传 统 文 化? 【 参 考答 案 】 作 为 总结 和 探 索 人 类已 往 活 动 的 一门 学 科 , 历 史具 有 强 烈 的 鉴古 知 今 的 作 用, 而 一 部 中 国史 就 是 一 部 中国 文 化 传 承 和积 淀 的 历 史 。所 以 , 培 养 中学 生 的 人 文 素养 , 增 强 他 们对 中 国 传 统 文化 的 认 可 与 传承 , 是 每 一 位历 史 教 师 在 历史 教 学 中 首 先要 关 注 的 内 容。 (1)利 用 历史 知 识 帮 助 学生 确 立 正 确 的历 史 价 值 观 中 学 生正 处 于 价 值 观、 人 生 观 养 成的 关 键 期 , 帮助 他 们 树 立 正确 的 历 史 价 值观 对 渗 透 历 史中 的 传 统 文 化可 以 起 到 良 好的 铺 垫 作 用 。具 体 来 说 , 教师 可 以 利 用 历史 教 学 内 容 中丰 富 的 具 有 启迪 性 的 历 史 事件 或 者 是 历 史人 物 对 学 生 进行 引 导 。 (2)挖 掘 教材 中 有 关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知识 中 华 文化 五 千 年 的 积累 , 无 一 不 凝结 于 历 史 知 识的 每 个 角 落 。为 此 , 在 教 学时 教 师 要 充 分挖 掘 历 史 教 材上 有 限 的 知 识背 后 的 深 入 文化 内 涵 , 引 导和 组 织 学 生 对这 些 涉
及 的 文化 和 思 想 进 行交 流 、 探 讨 ,从 而 让 学 生 从这 些 历 史 知 识中 汲 取 传 统 文化 的 营 养 , 充实 自 己 的 头 脑。 (3)细 品 教材 中 的 文 化 内涵 虽 然 ,初 中 历 史 教 材没 有 专 门 的 课题 探 讨 中 国 传统 文 化 , 但 是无 论 中 国 古 代史 还 是 中 国 近现 代 史 中 都 专门 设 有 思 想 与文 化 专 题 , 对于 渗 透 传 统 文化 而 言 , 这 些无 疑 也 是 重 要题 材 。 特 别 是专 题 当 中 的 许多 艺 术 作 品 。在 教 学 中 教 师有 意 识 地 引 导学 生 对 这 些 作品 进 行 鉴 赏 于品 评 , 不 仅 可以 提 高 学 生 的艺 术 鉴 赏 力 ,而 且 对 于 继 承传 统 艺 术 家 们的 艺 术 个 性 ,发 扬 光 大 中 国传 统 文 化 , 以及 充 实 和 活 跃历 史 课 堂 都 可以 起 到 积 极 作用 。 总 之 ,在 初 中 历 史 教学 中 渗 透 传 统文 化 , 对 于 继承 优 秀 , 提 高初 中 学 生 的 人文 素 养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为 此, 在 教 学 过 程中 教 师 只 有 不断 提 高 和 改 进教 育 教 学 方 法, 充 分 挖 掘 有限 的 历 史 内 容中 无 限 的 文 化内 涵 , 才 能 真正 达 到 在 历 史教 学 中 渗 透 中国 传 统 文 化 的目 的 。 初中历史《罗马民法大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查士丁尼的图片,提问:图片上的人是谁? 学生回答: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教师引导: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出台了一部著名的法律《罗马民法大全》,那《民法大全》 是如何编撰而成的呢?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呢?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利 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引导: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次年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着手法典的编撰,他如此急切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二)内容 教师引导并设问:在法典委员会的组织之下,《罗马民法大全》被编撰出来。那《罗马民法 大全》包括哪几部分呢?具体诞生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谁愿意担任历史介绍员为大家做一个简 单的介绍呢?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和教材回答:529 年,委员会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 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 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四部法律 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教师追问:《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体现了怎样的原 则?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查士丁尼一世完成了《罗马民法大全》的编辑工作,为他的改 革和整顿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尺度,为理顺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是欧洲历史上 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廷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对近代世界立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请学生课下观看罗马法的纪录片,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罗马法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 史发展的影响。 (2)罗马法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 (3)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4)罗马法还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 (5)深湛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 (6)卷轶浩繁、规模巨大的法律编纂。 2.你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是如何突出的? 【参考答案】 我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过程及主要内容。在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中,我采 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请学生担任历史介绍员,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及教材内容,进行相关 阐述,随后通过展示史料的方式,继续追问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锻炼分析能力和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初中历史《<水浒传>与<西游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