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内蒙古通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25 道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根据网上阅卷要求,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
案无效。
同学: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你积极
的参与语言实践,形成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意识和文化底蕴的过程,现在就
请你带着这份收获,回顾你的语文学习吧!
情境一
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天地,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
句到篇章巨著,都彰显着丰富的内涵。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
情境:四月,在第 28 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班级要举办“多读、多思、多积累”
读书宣传活动,彤彤作为学习委员,在带领同学们读书时,有很多收获与你分享。
任务一(完成 1~6 小题,共 14 分)
【材料】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
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百余年间,青春的力量,
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蹲厉奋发、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百余年间,
中国青年冲锋陷阵、浴血斗争,A 任劳任怨、甘于奋斗,B 顶天立地、勇立潮头,C 至
死不懈、拼搏奋进,凝聚 qiān jūn zhī lì,勇挑历史重担,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程中青春的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
献。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
充分迸发。”①上世纪五十年代,百业待兴之时,青年知识分子迎难而上,以科技报国
的爱与坚守,用智慧和才干推动历史前行。②现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更需
要每一个青年人积蓄力量、D 妙手回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
光和热。③百年前,民族危难之时,爱国青年前仆后继、历经磨难、不屈不挠,探索救
国救民的真理。
1.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屹.立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
2.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qiān jūn zhī lì____________
3.材料中画线的四个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任劳任怨
B.顶天立地
C.至死不懈
D.妙手回春
4.文中①②③句排列顺序有误,请你将排列正确的句子序号写出来。
5.彤彤发现第二段结尾句有语病,请你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
6.彤彤认真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收获很多,她想在“世界读书日”这天
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请你帮她从成书过程、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等方面任选其一,写
一段 50 字左右的推荐词。
情境二
同学,下面你将进入“古诗文”海洋,遨游于古诗文中,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品
味中华古代经典作品的深厚意蕴,体会古圣品格志趣,理解先贤风骨节操。现在开启你
的鉴赏之旅吧!
情境:五月,班级要举办“感仁人家国情怀,品先贤旷达心胸”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
彤彤围绕主题选取了下面的阅读材料,与大家一起学习古诗文,你也来参与吧。
任务二(完成 7~12 小题,共 19 分)
7.彤彤准备了古代诗歌《钱塘湖春行》和大家一起学习,请你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孤山寺位于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贾亭即贾公亭,是唐贞元年间,贾全
在杭州做官时在西湖边建造的亭子。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交代了作者游踪。
B.颔联和颈联描写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个意象,动静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
生机勃勃的西湖早春图。
C.全诗描写景物按照从低到高、由近及远的顺序,脉络清晰。
D.尾联“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赏西湖美景的喜悦心情。
8.彤彤制作了古诗文句积累卡,邀你领略“山”的魅力,请你将卡片补充完整。
山川之美,你我共赏
山之意韵
古诗文句积累
文人笔下,“山”
各有姿态。
文人借“山”表达
自己的人生态度。
(1)“______。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欧阳修眼
中的山是多而奇的。“______,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陶弘
景眼中的山是高而美的。
(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______”(《饮酒·其五》)是闲适淡泊
的。常建“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是禅意愉
悦的。
文人借“山”表达
(3)“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李白借山表达困境。
自己所处的境遇。
(4)“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借山表达自信。
领略了古诗文的“山川之美”后,彤彤再来请你一起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论语》。
【甲】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节选自《论语》)
【乙】
(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笃
③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5)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
【注释】①葸(xǐ):过分拘谨,胆怯懦弱。②绞:说话尖酸刻薄,出口伤人;太急切
而无容忍。③笃:诚实,厚待。④偷:刻薄。
9.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
(2)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
(3)故旧不遗.____________
(4)天下有道则见.____________
10.请你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12.请你从以上五则《论语》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情境三
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现代文”花园,感受红色娘子军的使命与担当,领略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体会阅读的愉悦与魅力。现在开启你的阅读之旅吧!
情境:学校团委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要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当下生活”系列活动,
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围绕主题推荐阅读文章,同学们结成小组,广泛阅读学习,也邀请你
一起来阅读。
任务三(完成 13~16 小题,共 13 分)
“奋斗小组”首先推出一篇通讯文章,他们的主题是“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我们要
铭记先烈事迹,汲取革命力量,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寻找最后的红色娘子军
①四月的琼海,潮湿闷热,暴露在阳光下的每一点时间都变成了一种煎熬..。
②琼海市人民医院 ICU 病房里,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战士、百岁高龄的卢业香老人,
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与十七八岁时当红军、打敌人、穿密林、吃草根的那些生死战役相
比,如今的她在与死神的较量中显得如此平静。老人 1 月 17 日入院,腿部感染引发的
并发症,令她时常高烧到 39 摄氏度以上,呼吸都需要机器辅助……
③此时,没人知道卢业香老人还会不会醒来;但我们都知道的是,红色娘子军光荣
的历史早已深深刻在人们的心里。
④作为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和主战场——海南省琼海市,历史印记并不难寻。
⑤城市唯一“像样”的雕塑,就是以红色娘子军为主题的群像;大规模的旅游景点
中就有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近几年,琼海市委、市政府还出资为在琼海市的红色娘子军
战士修建了“红军路”,公路直通战士的家门口;补贴资金重建房屋;每月发放 3000 元
的生活补助;全部医疗费用实报实销……
⑥人们在雕塑群像前,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了解她
们的那段历史,了解她们承受过的苦难,了解她们所追求的信仰。
⑦看到那部叫《红色娘子军》的电影,那台叫《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剧;听到《红
色娘子军军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的旋律,内心激情
澎湃。我们虽然了解那段历史,但我们无法感受到,那时琼海一年四季滚滚的热浪,随
时可以吞噬光明和生命的密林里的凶险,山路的崎岖,台风暴雨的肆虐;还有那些枪林
弹雨,那些几倍于己的敌人……
⑧这是大多数人对红色娘子军的了解,其实历史远不止于此。
⑨在电影、歌曲描述的故事之外,少有人知道,1932 年底,红色娘子军在海南红
军主力第二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解散。但敌人并没有放过她们,连长和指导员中
先后有五人被捕。她们经历了严刑拷打,长期的牢狱折磨,却没有一个人变节,没有一
个人出卖组织。尽管她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极其重要的、足以改写琼崖革命进程的核心机
密。
⑩战士王学葵在《我们谁都没有出卖同志》一文中回忆到:“……我们站稳革命立
场,保持革命者的气节,谁都没有变节动摇,谁都没有出卖同志……”
⑪如今,这些文字就像躺在病床上的卢业香老人一样,看上去那么平静。但在这种
平静之下,翻涌着女革命者坚定的信仰与追求。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3.细读第②段和第⑨段,请你概括红色娘子军的革命事迹。
14.请你结合全文揣摩首段这句话,说说你从“煎熬”一词中读出了什么?
四月的琼海,潮湿闷热,暴露在阳光下的每一点时间都变成了一种煎熬..。
15.请你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这是大多数人对红色娘子军的了解,其实历史远不止于此。
16.学校举办主题为“树立革命信仰,传承革命精神”的宣传活动,请你完成宣传活动
设计。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观看电影《红色娘子军》
精神
了解红色娘子军历史,初步感知其信仰和
树立革命信仰
传承革命精神
举办“传承红色娘子军精
缅怀先烈,珍爱生活,提高对红色娘子军
神”主题演讲大赛
精神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_________
(2)________
任务四(完成 17~20 小题,共 12 分)
“和谐小组”推出三篇文章,他们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万物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
处,激发同学们保护环境的热情,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共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美好家园。
【材料一】
通辽,下好“山水”这盘棋
①通辽启动了“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
工程)。据了解,“山水”工程是全国首批 10 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之一,也是通辽单体投入最大的生态工程。
②科尔沁区大林镇农业水肥一体化项目是“山水”工程地下水超采治理修复单元的
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计划更新建设水源、电力、信息化管理等配套设施,全部完成后,
20 万亩水肥一体化农田将在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同时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生态效益与
经济效益的双赢。
③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前章古台嘎查实施了修复单元的盐渍化治理项目,该项目首先
检测土地的酸碱度,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治理方案,最后将科学配比的改良剂铺洒、
深播到土地里,提升盐碱地的地力,提高农田产量,8 万亩盐渍化耕地将“变身”良田。
④另外,该工程对幼林抚育、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矿山生态恢复意义重大,草绿山
青的美景即将变成现实。
⑤“山水”工程将科尔沁草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打包”整合,统一规划进行保护
和修复,通过实施十大工程 30 个子项目,将制约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的草原生态
退化、土地沙化、地下水水位下降这三大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不到一年时间就已
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材料二】
(选自《内蒙古日报》有删改)
南京,实地教学让城市公园成为自然课堂
①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一群孩子正围在五棵树下。树高约 2.5 米,分叉的树枝上已
经开始冒出嫩芽,树下铺满了棕色果实。69 岁的张松奎是江苏省南京市青少年宫“环
保教育公益讲师”,他正在给孩子们讲授自然课程——认识南京的秤锤树。
②“1927 年,中国科学家在南京发现一种从没有见过的树木,中国著名植物学家
胡先骕将它命名为秤锤树。”张松奎说,“遗憾的是,这种树难以自行繁育,加上当时的
科学手段不发达,秤锤树的野生种群宣告灭绝。为了抢救这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科学家们采取人工扦插或组织培养等方法,成功保育了秤锤树的树种,现在南京已有数
万棵秤锤树。”
③近年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邀请科协学会、高校院所、青少年宫、社会组织等机
构的环保志愿者,推出“生态向学”教育项目,把课堂从校内搬到户外,将大大小小的
公园绿地变成“自然课堂”,将城市公园打造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学生从小
就种下热爱科学、爱护环境的种子。项目推行初见成效,去年以来已覆盖全市近 300 所
中小学校,参与人数达 2.2 万人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黑龙江,科技助力管好护好黑土地
①近年来,黑龙江推动改造修复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多措并举管好护好黑土地。
②黑龙江全省主栽作物测土配方技术基本实现全覆盖,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
100 万亩以上。据介绍,他们约 150 亩地取一份样本,对耕地取样测土配方,然后发放
施肥建议卡,卡上记录土地施肥增减的变化,并作为施肥指导的依据。根据不同土壤类
型和积温带,全省因地制宜推广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旱田“龙江模式”和水
田“三江模式”,两种模式被列为全国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千亩无人农场中,纵
横架设着水肥一体化管道系统,一键启动后,肥液和灌溉精准配比,直达作物,每亩地
节水三至四成,节省近 20 斤肥料。
③村里对农药瓶、包装袋、桶、罐进行有偿回收,清洗、风干后,村级回收站将其
运往专业的无害化处理工厂,制作成再生产品。2022 年仅桦川县农药废弃包装回收率
就达到 85%,处置率达 100%。黑龙江把黑土地保护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乡村振兴实绩、
市(地)级考核重要内容,全面实行七级田长制,目前共落实各级田长 338 万人,形成
全领域、全要素、全覆盖的黑土地保护态势。田长们通过专家讲座直播、微信公众号、
村内广播、走街串户等形式,宣传培训污染防控措施和方法。现在,大家逐渐意识到学
好用好“黑科技”,才能护好黑土地,守住自己的“金山银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细读文章,请你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科尔沁区大林镇农业水肥一体化项目全部完成后,20 万亩水肥一体化农田将在缓解
地下水超采的同时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B.科学家采取人工扦插或组织培养等方法,成功保育了秤锤树的树种,现在已经恢复
了秤锤树野生种群。
C.黑龙江推动改造修复工程,从技术层面努力解决水肥节省和农药瓶、包装袋、桶、
罐无害化处理问题。
D.我国多个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改造修复生态系统。
18.【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你分析其表达效果。
项目推行初见成效,去年以来已覆盖全市近 300 所中小学校,参与人数达 2.2 万人次。
19.请你分析【材料三】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据介绍,他们约.150 亩地取一份样本。
20.“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经启动,请你结合【材料
一】的内容并发挥想象,描绘一年以后家乡的生态变化,50 字左右。
任务五(完成 21~24 题,共 12 分)
“智慧小组”推出一篇议论文,他们的主题是“青春激扬,读书不怠”。人与书籍为伴,
才能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增加身心的沉稳和力量,诠释青春的自信与
价值。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
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
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的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
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
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
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
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说只是因
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
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
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
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的好书往往是更靠近
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 ⋯ 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