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内蒙古包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内蒙古包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举措不符 合这一要求的是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替代化石燃料 C.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D.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2.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 分析错误的是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 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高温 2C+SiO 2 Si+2CO  。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2C 表示 2 个碳元素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 C 和 SiO2 的质量比为 2∶1 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B C 稀盐酸(H2SO4) 加入足量 Ba(NO3)2 溶液,过滤 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NaOH 溶液[Ca(OH)2] 加入过量 Na2CO3 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5.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因 1885 年 首先用于法国波尔多城而得名。下列关于配制波尔多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B.配制波尔多液时有热量放出 C.配制波尔多液时有蓝色沉淀产生 D.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和硫 酸钙 6.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 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 b 克 NaOH 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 c 克 NaOH 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 Cl- D.NaOH 溶液由 a 克递增到 b 克,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2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7.2022 年 10 月 31 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该运载火箭使用液氢、 煤油等物质作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和煤油作燃料利用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与煤油相比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煤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煤油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_______(填元素符号)。 8.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0 20 40 60 80 3KNO 13.3 31.6 63.9 110 169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40℃时,向两只各盛有 100g 蒸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50g NaC1 和 50gKNO3 固体,充 分溶解,能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溶液。此时 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 KNO3 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 9.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6 种药品以 及下列仪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仪器是_______(填序 号),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验证 CO2与 NaOH 能发生反应,将一支充满 CO2的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 摆动试管,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仅以此实验无法确定 CO2 与 NaOH 发生反应,请你补 充实验证明二者能发生反应: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10.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某炼铁厂利用当地的煤炭和赤铁矿石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 料,其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据此回答问题: (1)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炼铁的原理________,实际上高炉炼得的铁是生铁,生 铁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生铁等金属制品易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 11.学完盐的性质,同学们对常见的盐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开展了家用果蔬洗盐的实验 探究。 【查阅资料】 1 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2 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
【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某果蔬洗盐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果 蔬洗盐溶液呈_____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反应后再向 其中加入少量 AgNO3 溶液。请你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 结论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1)实验二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若要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铁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2)部分同学认为可将实验二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 _____。 三、计算题(共 6 分,请将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2.铁铜金属粉末常用于生产机械零件。为测定某铁铜金属粉末中铁粉的含量,取 20g 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 图所示。计算: (1)该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生成氢气的质量。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D 参考答案 【详解】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 量,符合要求;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C、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要求; D、大量开采金属矿物可以提高金属的产量,但会造成资源匮乏,不符合要求。 故选 D。 2.C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该选项分析正确; B、该装置具有过滤的作用,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该选项分析正确; C、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则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分析错误; D、该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 C。 3.B 【详解】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 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 表示 2 个碳原子,此选项错误; B.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 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正确; C. 反应前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0,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发 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 D. 参加反应的 C 和 SiO2 的质量比为(2×12):60=2:5,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4.B 【详解】A、足量的硝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 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错误,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所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 的浓硫酸,干燥,故 B 正确,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
原则,故 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 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A 【详解】A、由于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不能 选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故 A 说法错误; B、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配制波 尔多液时有热量放出,故 B 说法正确; C、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 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故 C 说法正确; D、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 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所以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和硫酸 钙,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A。 6.C 【详解】A、由于稀盐酸中含有水,则最开始水的质量不为零,则甲表示水的质量,乙表示 氯化钠的质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加入 bg 氢氧化钠时,氯化钠质量不变,表示此时恰好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加入 cg 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则其中的 阴离子为 OH-和 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由 a 克递增到 b 克,溶液中的盐酸不断减少,则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该 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7.(1) 可燃性 产物是水,清洁或热值高等 (2)C、H##H、C 【详解】(1)液氢和煤油作燃料利用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与煤油相比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产物是水,清洁或热值高等; (2)煤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不变,氧气只能提供氧元素,推知煤油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C、H。 8.(1)KNO3##硝酸钾 (2) NaCl##氯化钠 <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2)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分别为 63.9g 和 36.6g,则向两只各盛有 100g 蒸馏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50g NaC1 和 50gKNO3 固体,氯化钠能形成饱和溶液,但硝酸钾不能; 但由于形成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只有 36.6g,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50g,则 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钾。 9.(1) 大理石和稀盐酸 ①②③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CO +Ca OH =CaCO 2   2  +H O 2 3 (3)方法一:将原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水做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高度低于原装置试管内液面高度。 方法二:取少量实验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详解】(1)实验室通常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选择大理石和稀硫酸, 是因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 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①②⑤,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③,故制取装置可选择①②③⑤; 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 (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O +Ca(OH) =CaCO 2  +H O 2 3 ; (3)氢氧化钠溶液中本身含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导致装置内气 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故要想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应设计 实验排除水的干扰,故设计实验:将原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水做对比实验,观 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低于原装置试管内液面高度,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 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要想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可
设计实验证明碳酸钠的生成,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可设计实验: 取少量实验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碳酸钠,说 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0.(1)CO2 (2) 3CO+Fe O 2 3 高温 2Fe+3CO 2 混合物 (3)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喷漆、搪瓷等 【详解】(1)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 A 的化学式为 CO2。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Fe O +3CO 3 高温 2Fe+3CO ; 2 生铁为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 (3)防止铁制品生锈就是要隔绝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具体方法有:刷漆、涂油等。 11. 碱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含有 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果 蔬洗盐中不含 NaCl a 不合理,改为稀盐酸后溶液中会引入氯离子,无法验证果蔬 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详解】设计实验: 实验一: 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所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 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故填写:碱; 实验二: 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关键是检验氯化钠中的氯离子,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银溶 液检验,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的存在,为了消除其它离子对氯离子 的干扰,加入硝酸银溶液前,可以先加入稀硝酸,故填写: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 中含有 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果蔬洗盐中不含 NaCl; 反思评价: (1)a.溶液中加入氧化铁,红棕色粉末消失,无色溶液变为浅黄色,可以证明溶液呈酸性, 故选项符合题意; b.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虽然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产生,无法证明溶液呈酸性,故选项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