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初三 2101 班在周末开启了“奇妙博物馆”参观之旅,以下两段文字节选自小郡的研学笔记,
请你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与风景秀丽的烈士公园毗.(pí)邻。刚进入博物馆,
赫赫扬扬....的历史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把外面的喧嚣.(xiāo)完全隔离。导游向我们介绍:
①湖南省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它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播、以激发公众的参与.(yǔ)热情。
②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文物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素纱禅衣”。
【甲】③它被称为“素纱禅衣”,是因为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这
件衣服薄如蝉翼,重 49 克,象征着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已经达到了鼎.(dǐn)盛。【乙】这精.
湛.的技艺..,让大家叹为观止....。【丙】同学们行走在文化的世界里,感受着传统文化穿越时间
的魅力。【丁】④让我感动的是,导游老师无时无刻都陪着我们,随时解答我们提出的疑问。
1. 为了汇报时毫无差错,小郡特意在笔记中做了一些修改和标注,请你找出下列从上文摘
选出来的词句中,其字音、字形、词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字音:毗(pí)邻 喧嚣(xiāo) 参与(yǔ) 鼎盛(dǐn)
B. 字形:致力于
叹为观止
薄如蝉翼 精湛技艺
C. 词语:刚进入博物馆,赫赫扬扬....的历史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把外面的喧嚣完全隔离。
D. 标点符号:它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播、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
2. 文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是否有语病,小郡有点没把握。请你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
A. ①湖南省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类博物
馆。
B. ②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文物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素纱禅衣”。
C. ③它被称为“素纱禅衣”,是因为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
D. ④让我感动的是,导游老师无时无刻都陪着我们,随时解答我们提出的疑问。
3. 小郡突然发现,他漏了一句话,“除此之外,我们还领略到了其它文物的风采”,通读
全文,你看看这句话应该放在文中的哪个位置(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
处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综合。
A.参与.(yǔ)——yù,鼎.盛(dǐn)——dǐng;
C.“赫赫扬扬”是形容光明盛大的样子,也形容兴旺显赫。此处用来形容“历史文化气息”
浓厚,使用对象错误;
D.顿号主要用于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逗号用于切分句中的意群。选项中是三
个语义完整的意群,因此,顿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不合逻辑。“无时无刻都”是没有哪一个时刻,表否定。“无时无刻不”表肯定。因此,
应把“都”改为“不”;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句段的作用不能脱离全文孤立看待,要看它在全文的位置,做到“段不
离篇”。
C.“除此之外,我们还领略到了其它文物的风采”这句话是对前面参观活动的总结,也是对
后面活动的过渡,所以应该放在丙处,承接上文参观“素纱禅衣”的描写,同时为下文“导
游老师无时无刻都陪着我们”做铺垫;
故选 C。
在五千年中华历史中,不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读书人,正是有这样的
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才得以历经磨难浴火重生,阔步行走在伟大复兴的大道上。
4. 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发爱国与担当情怀的句子,其中许多名句成为了文化长河中的瑰宝。
请你写出小郡摘抄的名句。
家国情怀,表现在国家危急之时,个人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
中所写:(1)_________ ,_______;家国情怀,表现在面对百姓疾苦,能够发出悲悯的呼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喊,指出千年王朝兴衰之下苍生的悲苦命运,就像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所写的:
(2)_____ ;_______;家国情怀,还表现将国家兴亡与自身命运联系在一起,就像文天祥
在《过零丁洋》中写国家与自身都在风雨中飘摇的诗句是:(3)______, _______。
【答案】 ①. 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 兴,百姓苦
④. 亡,
百姓苦
⑤. 山河破碎风飘絮
⑥. 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
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飘絮、浮、身世、萍”等字词易写错。
综合性学习(5 分)
岁月如歌,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经历了美好与感动,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这些逝去的岁月,如同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间。初三 2101 班正在开展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5. 【毕业赠言】少年前程似锦,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写出两句(上下句)适宜作为赠言
的古诗词送给朋友,以激励和祝福他。
示例:同学,我送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你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6. 【毕业班会】离别前,2101 班的同学打算以班委会名义给学校罗书记写一封邀请函,请
他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请指出以下邀请函从格式和内容上看无误的一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5. 示例:同学,我送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一定会在未来勇夺魁首!
6. D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仿写。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结构和内容,然后按照例句的形式进行仿写,注意上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下句之间的连贯和呼应。例句中使用了古诗词作为赠言,表达了对同学的祝福和鼓励即可。
示例一:同学,我送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
求,永不言弃!
示例二:同学,我送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你的才华定会得到应有
的回报,未来必定光芒万丈!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邀请函。
A.①“敬爱的罗书记”称呼要顶格;
B.②邀请函时间要具体到某天某点;
C.③敬辞失当,邀请领导不能使用“务必”“准时”这样的表达;
故选 D。
家国情怀彰显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隐匿在诗词歌赋中的是“家国”思恋;浸润在字里
行间的是“家国”心绪;氤氲在浅唱低吟中的是“家国”情结。下面是小郡最近阅读古籍产
生的疑问,请你帮助他回答。
二、阅读与鉴赏(50 分)
(一)古诗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①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从军行:乐府《平调曲》名。《旧唐书·高宗下》载:永隆二年(公元 681 年),突
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听闻之后有感而发,作此诗。②牙璋:调兵
的符信,调兵时以此为凭。③凤阙:汉代宫阙名,后用为皇宫的通称。④龙城:匈奴的名城,
借指敌方要地。
7.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炯,初唐四杰之一,这首诗采用跳跃式结构,“西京”“凤阙”“龙城”,节奏明快,
意境豪阔,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首联诗人用烽烟、战火意象写出西京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的局面,生动传神地把战事紧
急的情绪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出塞征战的情节。
C. 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一个“辞”字,显出戍边将军对西京的留恋
不舍;一个“绕”字,写出军情紧急,我方铁骑被敌兵团团包围。
D. 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建国立业,也不愿做置身
书斋的书生,折射出盛唐众多士人的积极心态。
8. 读了这首诗,小郡感觉气壮山河,认为此诗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意境很相似,
小郡准备摘选诗句拍摄短视频,将这两首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并设计好了分镜头脚本。请你
将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诗句
镜头画面
预期效果
表现情感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傍晚时分,辕门外大
雪纷纷飘落,红旗被
冰雪冻硬,尽管风刮
得迅猛,红旗却一动
不动。
雪暗凋旗画,
②______;下句从听
风多杂鼓声。
觉写:风声狂吼中夹
(《从军行》)
杂着进军的战鼓声。
运用动静结合手
法,一动一静,一
以边塞的奇寒,反衬
红一白,相互映衬,
戍边将士①____
色彩奇异。
运用③____手法,
有声有色,各臻其
妙,相得益彰,表
现激战场面。
④______
【答案】7. C
8.
①. 不畏环境艰苦、保家卫国的勇毅精神
②. 上句从视觉写:
战旗翻卷,大雪纷飞,旗帜上的花纹都黯淡了。 ③. 视听结合
④. 以雪中杀敌的壮
烈场面表现了出征将士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报国之情。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辞”没有写出留恋不舍,应该是“受任的严肃”;“绕”字是写我方铁骑围困敌
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
第一空,这句诗通过描绘边塞的奇寒来反衬戍边将士的坚毅品质。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将
士们仍然坚守岗位,保家卫国,展现了他们不畏环境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因此,预
期效果应该是让观众感受到将士们的勇敢和坚定,表现情感则是对将士们的敬佩和赞扬。
第二空,根据预期效果“有声有色,各臻其妙”的提示,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空需要填写的
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诗句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将“雪暗凋旗画”进行具体化的描述,即战
旗在大雪中翻卷,雪花覆盖在旗帜上使得旗帜上的花纹变得黯淡无光。这样的描述符合视觉
描写的要求,并且能够与下句的听觉描写形成对比,共同表现出激战场面的氛围。
第三空,这空需要填写的是诗句所运用的手法。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上句是从视觉角
度进行描写,而下句则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因此,这里所运用的手法应该是“视听结
合”,即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相结合来表现出激战场面的氛围和情感。这种手法能够让读
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和激烈。
第四空,这句诗通过描绘雪中杀敌的壮烈场面,表现了出征将士的勇敢无畏精神和报国之情。
在风雪交加、战鼓声声的激战中,将士们奋勇杀敌,不畏艰险,展现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和爱
国主义精神。这种情感的表达,旨在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人们更加
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王斗①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②见王,为好势;王趋
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
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
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王有四焉。”宣王说,
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
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
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骥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
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
“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③也。”王
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王斗说齐王》,有删改)
【注】①王斗,齐国人,稷下先生。②趋:特指礼貌性地小步快走。③尺縠:一尺绉纱。
9. 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及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述
事说理生动,人 物形象鲜明,设喻取譬,富于文采。
B. “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中的“与”是“和”的意思,与《鱼我所欲也》中“蹴
尔而与之”的“与”含义不同。
C. “斗生于乱世,事乱君”中的“事”是“名词,事情”,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大体一致,
如“事败垂成”“事过境迁”等。
D. “王之忧国爱民”中的“之”是助词,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中的“之”用法大体一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
B. 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
C. 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
D. 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
11. 请用简明准确的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
12. 《战国策》中的策士形象尚智善辩、深谋远虑、个性鲜明、锐意进取,可谓“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请你结合文本和所学课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相关文本
进谏方式
进谏效果
启示
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
进谏者角度:劝说长
敢直言正谏?(《王斗说齐
直言进谏 宣王愤怒,不悦。
上,要讲究语言温和,
王》)
方式委婉。
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
宣王承认自己忧国
进谏者角度:劝说别
对比说理
(《王斗说齐王》)
爱民,愿得当今
人,应当选用对方信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之世名士治国。
服的人、事。
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
①_____
②_____
受谏的君王角度:
③______
使工者;今王治齐,非左右
无使也。(《王斗说齐王》)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
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由此观之,王
类比说理
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
谏》)
【答案】9. C
10. C
威王曰:“善。”乃
受谏的君王角度:处
下令臣民进谏者受
上位者常被蒙蔽,要
赏,最后齐国
广开言路、从善
大治。
如流。
11. 大王派人做帽子,不派(或让)身边的人却请能工巧匠(或工匠),为什么?是因为他
们会做帽子。评分细则:
12.
①. 类比说理
②. 宣王道歉,选拔贤士,最后齐国大治。 ③. 治理国家应
该任用贤德的人才,不应该任人唯亲。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斗生于乱世,事乱君”中的“事”的意思是“侍奉”,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事
情”;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意:我愚蠢浅陋,守着齐国,唯恐失去它,哪里能有四种(爱好)呢?
重点字词:寡人:自称,我。愚陋:愚蠢浅陋。守齐国:守着齐国。惟:单单、只。恐:害
怕。焉:哪里。焉:句末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
句子结构:“寡人愚陋”意思是我愚蠢浅陋。语义完整,可独立成句。“守齐国”意思是(我)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