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使用者成本
2.公共物品
3.贴现率
4.帕累托最优
5.等价变化
6.外部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64 分)
1.从资源的可更新特征分,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并各举 2 例
2.资源稀缺的衡量方式有哪些?
3.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生物学家和资源经济学家对确定森林资源最佳砍伐时间的决策上有什么不同?最终
对砍伐的影响是什么?
5.共享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其存在的根本原因?
6.请比较污染排放标准和排放税政策的优缺点。
7.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8.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资源产品价格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价值。
2.试比较非再生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和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最优配置两种情况下的基
本条件及其对非再生资源配置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两个公司控制污染的边际成本分别是 MCl=200ql,MC=100q2,式中 ql、q2 分别为两公司
的减少的排污量。如不进行任何排污控制,每个公司的排污量分别为 20t。
(1)计算减少的排污总量为 21t 时,每个企业的污染减少量分别应该是多少,此时达
到社会最优配置(7 分);
(2)如果政府想通过征收排污费来达到这种有效配置,排污费征收标准应为多少?(7
分)
(3)如果该区域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源,其固定的边际控制成本为 16007G/t0 如果
不进行任何控制,将排放 10t 污染物。此时,如果该区域的允许的污染排放总量 191 不改变,
每个企业将处理多少污染物才能达到社会最优配置?(8 分)
(4)如果初始排污权在原有的 2 个公司间平均无偿分配,但允许企业间进行排污权交
易,则新污染源出现后形成的新交易价格是多少?交易将如何进行?(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