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古代汉语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古代汉语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古今字 2.异体字 3.繁简字 4.《康熙字典》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根据记录语言的方法,文字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两类?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 2.简述“六书”说,指出“六书”说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3.简述词的本义与引中义;词义引中的基本途径有类比、演化和喻代三种,各举两例说 明。 4.列举至少三部中国古代比较重要的农书,标明作者与时代。 三.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 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 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2.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 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 是乂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 也 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 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 谓也 4.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 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 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 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四.将下面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盖神农为耒耕,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 万国作乂;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 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廩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 分,孰为夫子?”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盖言勤 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强;秦孝公用商君,急 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2.《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 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吁之河;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神农憔悴,尧瘦' 灌,舜黎黑,禹月并服。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 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故田者不强,困仓不盈;将相不强,功 烈不成。”
3.《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 始之耕田,终之箫、篇,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翎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谯子》曰: “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菜盈倾筐。且苟无羽毛,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 安可以不自力哉?” 4.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 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 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栗、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陈思 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至贵,而不若一食、 短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诚哉言乎! 5.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耗;之利; 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绿、牍之烦?且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不朽之 术也。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尝更。”是以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然则 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