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吉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年吉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分,满分 10 分) 1.(1 分)(2015•吉林)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食醋 C.柠檬水 D.蒸馏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 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牛奶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食醋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柠檬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1 分)(2015•吉林)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 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 约占 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 之四. 解答:解:A、氧气约占 21%,故选项错误; B、氮气约占 78%,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 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 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 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1 分)(2015•吉林)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A.碳 B.铁 C.镁 D.磷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 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1 分)(2015•吉林)运输浓硫酸时,应在贮罐上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和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有毒品,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浓硫酸不属于塑料制品,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自燃物品,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各个图标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浓硫酸的性质 进行分析判断. 5.(1 分)(2015•吉林)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 染物去分析解答; B、从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 应”去分析解答; C、从氢气燃烧后的产生是水,不污染环境去分析解答; D、从天然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 效应”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 A、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 物,故错误; B、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故错误; C、氢气燃烧后的产生是水,不污染环境,故正确;
D、天然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 应”,故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氢气虽然是 最理想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及贮存困难,氢能源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6.(1 分)(2015•吉林)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C.过滤能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B.只能用水做溶剂 D.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的溶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 优网版权 所有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解答; B、根据水是常见的溶剂解答; C、根据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D、根据水蒸气是纯净物解答. 解答:解: A、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 分软水和硬水,故正确; B、水是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故错误;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错误; D、水蒸气是纯净物,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硬水软水的鉴别、过滤原理及环境的保护,属基础知识考查. 7.(1 分)(2015•吉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果、米饭中富含蛋白质 C.塑料容器都适合储存食物 B.金属矿物资源可再生 D.碳酸钙能用作补钙剂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金属资源的保护;常用盐的用途;塑料制品 使用的安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 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C、塑料容器中若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聚氯乙烯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钙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属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塑料容器中若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聚氯乙烯有毒,塑料容器不一定都适合储存 食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常见的塑料制品、常见盐的 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 分)(2015•吉林)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A、根据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进行分析; C、根据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否则会腐蚀胶帽,故 A 正确; B、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故 B 正确; C、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判断该 反应是否发生,故 C 正确; 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 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中和反应定义的应用. 9.(1 分)(2015•吉林)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少量的 CO B.用 Fe2O3 和稀硫酸制备 FeSO4 溶液 C.用水区别固体 NH4NO3 和固体 NaOH D.用 BaCl2 溶液检验 Na2SO4 溶液中是否含有 Na2CO3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 质;酸、碱、盐的鉴别.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钡、硫酸钡都是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故 A 错误;
B、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不会生成硫酸亚铁,故 B 错误; C、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硝酸铵,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氢氧 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C 正确; D、用 BaCl2 溶液检验 Na2SO4 溶液中是否含有 Na2CO3,都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 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由于类似题目往往是一字之差的问题,如二氧化碳混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有二氧 化碳,它们的解决方法就有很大差异,所以在练习时要注意审题,另外不妨就考虑一 下另外的一种形式该怎么解决,做到一题多变. 10.(1 分)(2015•吉林)用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经过两步反应不能实现的转化是( A.C→H2CO3 B.Cu→Cu(OH)2 C.H2O2→H2 D.NaOH→BaSO4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 的判定.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A、根据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B、根据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 化铜进行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 析. 解答:解:A、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都是化合反应, 故 A 正确; B、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铜, 不属于同一反应基本类型,故 B 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都是分解反应,故 C 正确; D、氢氧化钠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都是复分 解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经过两步反应”是解决 此类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3 分)(2015•吉林)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 失 (填“得”或“失”)1 个电子; (2)氯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过程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原子序数熟记前 20 号元素名称;在化学反应中,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多少判定得失电子情况; (2)据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或元素名称进行判断; (3)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多少判定得失电子推测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解答:解:(1)钠元素是 11 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2)氯元素是 17 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7 个,大于 4 个,属于非金属元素,或者 直接观察元素名称﹣﹣﹣氯,无金字旁; (3)由(1)可知,钠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化合价为+1 价,氯原子得到 1 个电子,化 合价是﹣1 价,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aCl; 故答案为:(1)失;(2)非金属;(3)NaCl.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据元素的化合 价书写物质化学式,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②葡萄糖 12.(3 分)(2015•吉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③ ;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① ; (3)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② . ③生石灰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生石灰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极易跟水反应解答; (2)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解答; (3)根据葡萄糖在体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能量解答. 解答:解: (1)用生石灰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吸收周围的热量; (3)葡萄糖在体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能量,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 (1)③ (2)① (3)② 点评:本题考查葡萄糖、干冰、生石灰的作用,要作对此题就要了解它们的各自作用.所以 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13.(4 分)(2015•吉林)根据图中回答问题 (1)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图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金刚石 ; (3)酒精是由 三 种元素组成的; (4)图中标号①所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O2 或 O3 .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 及意义.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3)根据酒精的组成来分析; (4)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解:(1)在水中,氧元素显﹣2 价,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氢元 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x+(﹣2)=0,x=+1;故填:+1; (2)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填:金刚石; (3)酒精的化学式为 C2H6O,可见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三; (4)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氧气、臭氧,故填:O2 或 O3. 点评: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4.(3 分)(2015•吉林)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烧烤”时的一些现象: (1)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 是不断运动的 ; (2)飘散的烟尘主要对 空气 造成污染; (3)熄灭红热的木炭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 用水浇灭 .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 优网版权 所有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分析回答; (2)根据空气的污染源分析回答; (3)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 解答:解:(1)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香味的微粒通过运动运动到鼻孔 中; (2)飘散的烟尘主要对空气造成污染; (3)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既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低温度. 故答为:(1)是不断运动的;(2)空气;(3)用水浇灭. 点评:本题通过“烧烤”考查了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化学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 识分析解答即可. 15.(3 分)(2015•吉林)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甲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 (2)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 (3)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 (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甲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 数;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 (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甲分子中含有 2 个原 子;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为:(1)2;(2)1:1;(3)原子.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 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6.(3 分)(2015•吉林)表是 A 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17.5 20.0 24.2 28.0 (1)请在图中绘制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当温度为 20 ℃时,A、B 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B .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的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 等,据图可以看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据此解答. 解答:解:(1)根据 A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可以绘制出其溶解度曲线为: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