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原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五、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2013 年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原理考研真题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2013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试题编号: 847 试题名称: 安全原理 适用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学位) 说明: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 此试卷包含两部分,其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答试卷第一部分考题、安全工程(专业 学位)考生答第二部分考题 第一部分(仅适用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事故致因理论: 2、 安全人机学理论: 3、 事故的特征: 4、 风险评价: 5、 重大危险源: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安全科学四要素”即是指: 。 2、我国劳动法第五章第 53 条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要求遵
循“四同时”原则,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 。” 3、安全信息类型分为一次安全信息和二次安全信息。一次安全信息是指生产过程中 的 等。 ; 二 次 安 全 信 息 包 括 4、事故调查组是事故调查分析的专门机构,是事故调查的组织保证, 。 ,是事故调查分析工作的正式开始。 5、事故隐患泛指 。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和查觉它们的存在。 6、事故预测原理包括: 。 7、1919 年,格林伍德和伍兹对许多工厂里伤害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三种统计分布进行 统计检验: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着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 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 。 8、目前,我国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 。 9、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 以上死亡;或者 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 中毒);或者 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事故预测是从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出发,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去探索或模拟未出现 的或复杂的中间过程,推断未来结果,下面选项属于预测过程的是( )。
A.预测信息 C.宏观预测 B.长期预测 D.预测对象 2、为了保证事故调查工作调查结果的准确、公正性,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以下原 则( )。 A.求真务实、科学至上 B.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D.全面准确、客观公正 3、根据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下列叙述中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是( )。 A.生产区 10t 的硝酸铵 B.生产区 5t 的过氧化钠 C.存储区 50t 的氨 D.存储区 15t 氟 4、起重机悬挂货物移动,此时钢丝绳断裂导致货物坠落,并砸伤地面工作人员,该事故分 类属于( )。 A.起重伤害 B.机械伤害 C.高空坠落 D.车辆伤害 5、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之后, 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 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2 小时内 B.24 小时内 C.48 小时内 D.1 小时内 6、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一般事故应 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内作出批复。 A.30 日内 B.10 日内 C.15 日内 D.20 日内
7、下图所示事故致因模型将事故发生过程分为是否产生迫近危险和是否造成伤害或损坏两 个阶段,该模型应为( )。 A.威格尔斯沃斯模型 B.综合论 C.劳伦斯模型 D.轨迹交叉模型 8、海因里希对 55 万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得出了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 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 )。 A.1:33:1200 B.1:30:600 C.1:29:300 D.1:100:500 9、当某一生产过程或操作失去控制时,整个过程将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包括预期有计 划的变化和意外的变化,而变化将导致事故的发生,该事故致因理论称之为( )。 A.动态变化理论 B.扰动起源论 C.因果连锁理论 D.轨迹交叉理论 10、事故频率可以衡量一个系统的安全状况,便于比较分析,世界各国计算事故频率的方法 不一致,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家普遍使用的事故频率计算方法是( )。 A.按工人数计算千人负伤率 B.按 300 个工作日为 1 个工人数计算千人负伤率
C.按百万工时计算伤亡率 D.按在册职工计算千人负伤率 四、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安全流变-突变模型由四组单元件组成,整个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每层功能和机理各 不相同,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广义损伤力区、( )。 A.可立即恢复损伤区 B.可缓慢恢复损伤区 C.安全本质损伤区 D.安全本质 缓慢损伤区 E.安全本质损伤加速区 2、事故流行病学致因理论认为,流行病因包括( )。 A.管理缺陷 B.当事人的特征 C.设备性能 D.环境特征 E.媒介能量特性 3、哈登(Haddon)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取决于( )。 A.人体接触能量的大小 B.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 C.力的集中程度 D. 屏障设置的早晚及冗余情况 E.能量的形式 4、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不仅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够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该系统 由( )组成。 A.重大危险源分析 B.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 C.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安全报告 D.重大危险源监察及事故应急预案 E.工厂选址和 土地使用规划 5、事故调查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遵循科学的调查程序,下列 选项属于事故调查基本程序的是( ) A.搜集物证和事故事实资料 B.成立事故调查组 C.事故现场摄影及绘图 D.进行事故处理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及归档
五、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美国的 75000 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 89%的事故是可以预防 的,只有 11%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不可预防的。( ) 2、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与人的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因素,其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 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 性损坏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 3、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国务 院报告。( ) 4、北川彻三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基本原因:管理、学校 教育、历史;间接原因:技术、教育、身体、精神;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 ) 5、按照能量 观点 的两类 危险 源理论 ,在 许多因 素的 复杂 作用下 ,约 束、限 制能 量的 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称 之为第一类危险源。( ) 6、瑟利模型把事故发生过程分为是否产生迫近危险(危险出现)和是否造成伤害或损坏(危 险释放)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包括一组类似的心理-生理成分,即对事件信息的感觉、 认识以及行为响应的过程。( ) 7、事故预测的种类按照预测对象不同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按照预测时间长短分为长 (远)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 8、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有关规定,将生产事故分为轻伤 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大死亡事故、特别重大死亡事故。( )
9、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指“违反作业规程、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 10、海尔的模型集中于操作者与运行系统的相互作用。该模型是一个开环反馈系统,把下列 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清楚地显示了出来:(1)察觉情况,接受信息;(2)处理信息;(3)用 行动改变形势;(4)新的察觉、处理,响应。 ( ) 六、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海因里希工业安全公理。 2、简述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典型类型。 4.、简述德尔菲法事故预测的特点。 5、试述自己的研究兴趣及其实现的途径。 七、分析题(15 分) 3 月 5 日下午 5 时许,在某矿选矿分厂破碎车间一个 800 多米深的斜洞里,正在作业的 1 名工人林某突然摔倒在地,其工友和带班领导王某发现他被困井下,立即派李某、张某下 井搜救,安全员栗某认为 CO 已报警不宜下人,但在王某的坚持下李某、张某下去救人;五 分钟后不见三人出来,王某又命令魏某、唐某继续搜救,结果 4 个人谁都没有上来。其余二 十多名工人知道不妙,但在车间领导的带领下仍不顾自身安危抢救工友。他们戴上防尘口罩, 用天车往上吊工友。十几分钟后,5 名工友被吊上来了(经抢救无效均死亡),这时,27 名
工人都被有害气体熏倒了。 1、试采用事故致因理论对该事故进行分析(10 分) 2、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措施(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