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2005 年 第32 卷 增刊 ·147·
PLC 在模糊控制中的应用
张崇智
(中国一航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
摘要:阐述了应用 PLC 进行模糊控制的控制原理、设计及模拟分析。该设计采用分区控制的方法,具有过冲小、调节迅
速、运行平稳等优点。
关键词:PLC;D/A 转换;模糊控制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对于难以建立数学模型、非线性、
大滞后和时变的控制对象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如 PID,
往往难以实现自动控制,比如各种工业窑炉、水处理等;
对于这样的系统,由操作人员凭直觉和经验来进行手动操
作却往往运行得比较好。
采用模糊逻辑把人的控制经验归纳为用定性描述的
一组条件语句,然后利用模糊集理论,将其定量化,使控
制器得以接受人的经验、模仿人的操作策略,这就形成了
所谓的模糊控制器。这种控制器来自于操作员的经验或实
际实验的结果,而不是来自于数学模型。可以完全替代人
的手动操作,可克服人的不确定因素,使系统具有更高的
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它能解决传统基于线性系统理论难以
解决的控制问题: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总是假定对象为
严格线性的,这种简化只适用在稳定条件下,当强干扰使
过程操作点远离原设定的工作点时,这种线性的假设将不
成立。同样,随时间的推移,过程参数发生变化后,也是
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用模糊控制器扩展或替代 PID 控制
器,将达到更好的控制性能,甚至比传统的我们熟悉的状
式中:et 为当前时刻的偏差;et-1 为前一个采样时刻的偏
差
设定采样周期为 10 秒。由于模糊控制规则是根据人
们对过程控制的操作经验制定的,所以模糊控制器总是选
择偏差 e 和偏差变化率 e′作为输入变量,而把控制量 u
作为控制器的输出变量。PLC 的 D/A 模块实现执行元件
的输出。
给定 y0
e
模糊化
模糊判断
e′
de
dt
u
控制器
传动
y
y(t)
A/D 转换
传感器
图 1 模糊控制器
1.2 模糊控制调节机构
态控制器或自适应算法还好。正是因为模糊控制的这些优
将所选择的模糊子集进行匹配,首先将模糊变量 e 和
点,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在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家用电
器等诸多领域。
模糊控制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即可实现用户
的要求,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此,我们采用三菱公司的
PLC 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模糊控制的规则及原理
1.1 输入与输出变量
图 1 所示模糊控制器,设被控对象的给定值为 y0,
实测值为 y(t),则闭环偏差为 e
e=y(t)-y0
偏差变化率为 e′
e′=et-et-1
e′分成 7 档:
e={NL,NM,NS,Z,PS,PM,PL}
e′={NL,NM,NS,Z,PS,PM,PL}
上述子集缩写符号和取值说明如下:
NL 为负大,NL=-3;NM 为负中,NM=-2;NS 为
负小,NS=-1;Z 为零,Z=0;PS 为正小,PS=1;PM 为
正中,PM=2;PL 为正大,PL=3。
然后,根据这两个变量可以得到另一个模糊变量集 u。
由经验所确定的 u 值输入到 PLC,即可实现过程的控制。
u={-3,-2,-1,0,1,2,3},事实上,u 的子集仅代表 7 个档(多少
由 e 和 e′而定),数值内容由技术要求而定(见表 1)。
2 模糊算法的 PLC 实现
通过对比分析决定采用了日本三菱公司 FX2 系列
·148· 机械 2005 年 第 32 卷 增刊
PLC,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编程,由于 FX2 的功能指令十分
强大,所以整个模糊控制算法子程序编制非常容易。控制
系统由 FX2-24MT 基本单元、FX-4AD 模拟量输入模块和
FX-2AD 模拟量输出模块组成。表中的控制量按列顺序由
编程器存入 PLC 的文件寄存器中,控制量的首地址为
D1000,末地址为 D1048,计算偏移地址 Z 用变址寻址的
方法查表。
表 1 模糊控制查询表
e
0
-2
-1
-1
0
1
1
2
1
-1
-1
0
1
1
2
2
2
-1
0
1
1
2
2
3
3
0
1
1
2
2
3
3
u
-3
-3
-3
-2
-2
-1
-1
0
-2
-3
-2
-2
-1
-1
0
1
-1
-2
-2
-1
-1
0
1
1
e′
-3
-2
-1
0
1
2
3
查询方法:
D0=e+3
D1=e′+3
D2=6×D0+D1→ZD1000+Z 就是控制量存放的地址。
部分程序如下:
LD M8000
[ZCP K-3 K3 D10 M0]
[ZCP K-3 K3 D11 M3]
[BON D10 M10 K15]
[BON D11 M11 K15]
[BMOV D1000Z D20 K1]
当且仅当-33 则 M2 为 ON。类似地,e′也分为三个区域,若 e′<
-3,则 M3 为 ON;若-33,则 M5 为 ON;若 e<0,则 M10 为 ON;若 e′<0,
则 M11 为 ON。利用这些辅助继电器的值可以组合成九种
逻辑控制条件,CPU 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将控制量 D20 送
到 D/A 模块来实现执行元件的输出。
3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模糊控制是根据 e 和 e′
来确定控制量的,它既看现状又看动向,通过软件硬件的
调试和模拟实验,表明它对设定的工艺曲线跟踪情况非常
好,运行稳定,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成功应用到
生产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汤兵勇,路林吉,王文杰.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2.
[2]余永权.模糊控制技术与模糊家用电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2000.
[3]黄云龙.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3.
执行 M42 换低速档,RG1=1、RG2=0,条件也满足,启
动主轴,还是出现 AL-12 报警。同时发现,主轴箱在换
档的过程中,有异常响声。这说明主轴箱内存在有机械故
障。检查主轴箱,发现换档机构正常,但齿轮边缘有变形
现象。经修整后,安装好主轴电动机,启动机床,完全恢
复正常。此外,通过调整系统 5613 号参数,消除了主轴
零点漂移。
数控机床中的无报警故障大都是一些较难处理的故
障。在有些故障中,以机械原因引起的较多,其次是一些
综合因素引起的故障,对这些故障的修理一般具有一定的
难度,特别是对故障的现象判断尤其重要。在数控机床的
修理中,对这方面故障的判断经验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摸
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以适应现代工业新型设备维修
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侃夫.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