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A 卷
一、选择题(共 6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1.(本题 3 分)(2021·浙江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2021 年 4 月 8 日,温州名将金海帮助
浙江队拿下全国射箭比赛男团金牌,下图表示了射箭的顺序,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
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这过程中,弓产生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弹力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弓产生的弹力最大的
时刻,是弓形变程度最大的时刻,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本题 3 分)(2021·浙江长兴·七年级期末)我们所食用的大米是由水稻的果实(稻谷)
加工而来,大米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来自水稻种子的哪一结构(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稻、玉米等植物的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其中胚乳富含营养物质。
【详解】
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水稻种子中主要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胚乳。
故选 C。
3.(本题 3 分)(2021·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2017 年 6 月 2 日(农
历五月初八)晴朗的夜晚,天空中能看到的月相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
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
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
的来源。
【详解】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
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 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
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如图中 B。
【点睛】
掌握月相变化的时间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4.(本题 3 分)(2020·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
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只有形状规则、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不倒翁的质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下部的密度大,所以不倒翁的重心很低,稳度比较大.故 AB 错误,C 正确;
D、不倒翁的重心位于物体的下部,在物体上.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该题考查重心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5.(本题 3 分)(2021·浙江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2020 年 6 月 20 日(夏至),我国部
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
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A
【解析】
【详解】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当天晚上的月
相为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故选 A。
6.(本题 3 分)(2021·浙江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
线下的轻质小球。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此实验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小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若将此实验放到月球上做,只会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开而听不到声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时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了正在发声的
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利用轻质小球把音的微小振动放大,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 C 正确,不符合题
意;
D.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到月球上做,观察到的现象是看到小球被弹
起,听不到声音,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本题 3 分)(2021·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中学七年级开学考试)对于“月亮在白
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及“腾云驾雾”“列车里的旅客一动不动”三种运动现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三种运动现象所选取的参照物分别是地球、云和列车或列车里的人
B.三种运动现象所选取的参照物分别是云、云和列车或列车里的人
C.三种运动现象所选取的参照物分别是地球、地球和列车或列车里的人
D.三种运动现象所选取的参照物分别是云、地球和列车外的树木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研究的对象是月亮,参照物是云,“腾云驾雾”相对于
云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云,“列车里的旅客一动不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列车或列车里的人。
故选 B。
8.(本题 3 分)(2021·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
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 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菲菲声带每秒震动振动的次数变多
C.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 D.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五线谱标识可知,“真呀真多呀”的音调逐渐在升高;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
率是发声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
【详解】
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其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的定义
是发声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所以判断出 1s 内的振动次数变多。
故选 B。
9.(本题 3 分)(2015·浙江宁海·八年级单元测试)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
就不会产生力,故 A 错误;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 B 错误;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
物体,故 C 错误;
D.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 D 正确。
10.(本题 3 分)(2021·浙江·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售票员和乘客坐在同
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自身为参照物,正确的说法是(
)
A.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
B.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C.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
D.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售票员和乘客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他俩是相对静止的;售票员和车,乘客和车之间
的位置也没发生变化,他们之间也是静止的。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11.(本题 3 分)(2021·浙江·杭州市风帆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容器
放在水平桌面上,两容器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如图所示。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 p乙,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 p乙′,比较它们压强的大小,正确的是(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
D.p甲<p乙,p甲′<p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乙质量相等,且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
F甲=G甲=G乙=F乙
因为 S甲>S乙,由
Fp
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甲<p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S
液体的深度 h甲<h乙,所以 p甲′<p乙′。
故选 D。
12.(本题 3 分)(2021·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下列关
于人体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只能产生精子
B.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只能产生卵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D.胎儿发育所在的器官是子宫,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和阴囊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
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思考解答。
【详解】
A.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 A 错误。
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故 B 错误。
C.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的场所是输卵管,故 C 错误。
D.胎儿发育所在的器官是子宫,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13.(本题 3 分)(2019·浙江·宁波市东钱湖中学九年级期中)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
—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面关于人在跑
步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跑步机受到人对它的一个向后的力
B.人对跑步机没有做功
C.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
D.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人给跑步机一个向后的力,跑步机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正
确;
B. 人在跑步过程中,脚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脚和跑步机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
人对跑步机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错误;
C. 脚和跑步机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
正确;
D. 脚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正确;
故选 B.
14.(本题 3 分)(2021·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重为 80N的物体在大小
为 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 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 2m/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
拉力 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 30N 的拉力 F2使物体向左运动 10m,在力
F2作用的过程中(
)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30N
B.拉力 F2做功为 200J
C.物体克服摩擦做功 200J
D.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 2m/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 2m/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
故 A 错误;
B.拉力 F2做功为
故 B 错误;
f=F1=20N
W=F2s=30N×10m=3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