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四川凉山州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四川凉山州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科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的是( ) A. 牛顿 C. 伽利略 【答案】A 【解析】 B. D. 法拉第 欧姆 【详解】力的单位是牛顿,是以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故选 A。 2. 深冬早晨同学们在学校教室里学习时,某同学观察到许多和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下列 解释正确的是( ) A. 教室窗户玻璃内侧出现水珠是汽化现象 B. 同学们大声朗读增大了声音的音调 C. 由于光的折射,同学们才能看到课本上的字 D. 课桌上的书本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D 【解析】 【详解】A.教室窗户玻璃内侧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 化现象,故 A 错误;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同学们大声朗读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 B 错误; C.光线照射到书本上的字,被书本上的字反射进入同学们的眼睛,同学们才能看到课本上 的字,这是光的反射,故 C 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因此课桌上的书本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故 D 正确。 故选 D。 3.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 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 300 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 20 米每秒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 20 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行驶 300mi 需要 15s,乙行驶 300m,也需要 15s,故前 300 米内甲车运动的 时间相同,故 A 错误; 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 故 B 正确; v 甲  s t 甲 甲  400m 20m / s 20s  C.乙车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 D.乙两车在 20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v 乙  故 D 错误。 故选 B。 s t 乙 乙  450m 22.5m / s 20s  4. 为减少碳排放,建设绿色家园,近几年西昌大力发展电动公交车,以取代部分燃油车。 关于电动车和燃油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动车电动机工作时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 电动车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动车电动机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 电动车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比燃油车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动车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的制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故 A 正 确,不符合题意; B.给电动机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这一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 B 正确, 不符合题意;
C.电动车使用时,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电动车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比燃油车小,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 图中 a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条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 运动是,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 A 图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导体斜着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 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A 正确;由 B 图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B 正确;由 C 图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并且导体做切割磁感 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C 正确;由 D 图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且导体的运 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即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D 错误,故选 D. 考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6. 甲、乙、丙是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漂浮、 乙球悬浮、丙球沉底,则它们受到浮力的情况是( ) A. 三球浮力相同 C. 乙球浮力最小 【答案】D B. 甲球浮力最小 D. 丙球浮力最小 【解析】 【详解】甲、乙、丙是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由G mg 可知,三个球的重 力 G相等;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因此浮力等于球的重力,即 F 浮甲  F 浮乙  G 丙球沉底,因此丙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丙球的重力,即 F G浮丙 ,因此,丙球受到的浮力最 小,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7.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主罚任意球时,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飞去,下列 对足球运动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 A. 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 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如果不受力 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 A 错误; B.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故 B 错误; C.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故 C 正确; D.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与空气接触,还受到空气的摩擦阻力,故 D 错 误。 故选 C。 8. 某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闭合开关后 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无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有较大偏转,则可能的原因是( ) A. 电压表断路 C. 电流表断路 【答案】B 【解析】 B. 小灯泡断路 D. 开关断路 【详解】A.如图,为灯泡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若 电压表断路,小灯泡发光,与题意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 B.若小灯泡断路,则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指针有较大偏转,小灯 泡也不亮,电流表也没有示数,故 B 符合题意; C.若电流表断路,则电压表没有示数,与题意不符,故 C 不符合题意; D.若开关断路,则电压表没有示数,与题意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 在 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 A点自由释放后 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小球从 A点到 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球从 A点下落到 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小球从 A点下落到 B点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 小球从 B点下落到 C点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减小 D. 小球在 B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小球从 A点下落到 B点的过程中,小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小球做加速运动, 小球高度下降,所以在这一阶段,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 A 正确,B 错误; C.小球从 B点下落到 C点的过程中,弹力逐渐变大,但还是小于重力,合外力向下,小球 做加速运动,直到 BC之间某一点时,重力等于弹力,过了这一点,弹力大于重力,合外力 向上,小球才做减速运动,所以小球从 B点下落到 C点的过程中,小球先加速后减速,故 C 错误; D.小球在 B点时仅受到重力,物体做加速运动,没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 D 错误。 故选 A。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同时闭合开关 S、S1,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 S1,则( ) A. 电流表 A 的示数减小,电流表 A1 的示数不变,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变 B. 电流表 A 的示数不变,电流表 A1 的示数增大,电压表 V 的示数减小
C. 电流表 A 的示数、电流表 A1 的示数、电压表 V 的示数均不变 D. 电流表 A 的示数、电流表 A1 的示数、电压表 V 的示数均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S、S1 时,电阻 R1、R2 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 表 A1 测通过 R2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电流表 A 的示数大于电流表 A1 的示 数,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只闭合 S 时,电阻 R1 没有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 A 与电流表 A1 相等,都是测通过 R2 的电流,而通过 R2 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其前后不变,所以电流 表 A 的示数减小,电流表 A1 的示数不变,电压表仍然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也不 变。 故选 A。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电流表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定值电 阻 R1 的规格为“10 Ω 1A”,滑动变阻器 R2 的规格为“50 Ω 1A”。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 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最大可达到 0.6A B. 滑动变阻器 R2 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10 Ω C. 电阻 R1 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可达到 1.8W D. 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可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 3V,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为 10Ω, 故电流表的示数为 故 A 错误; I max  U R  3V 0.3A 10 Ω  B.根据串联分压,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 3V,而电源电压为 6V, 那么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小为 3V,此时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相同,故电阻 相同,故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小阻值为 10Ω,故 B 正确; C.电阻 R1 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可达到 P U I 1 1   3V 0.3A 0.9W  
故 C 错误; D.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 U  R 总 Ω Ω 6V  50  10  0.1A 电压表的示数为 故 D 错误。 故选 B。 U IR 1 ' 1  0.1A 10Ω 1V 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2. 近年来我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挖掘自然资源优势,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发展水 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目前经常使用的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 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的风力发电是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答案】 ①. 不可再生 ②. 机械能(风能/动能) ③. 电 【解析】 【详解】[1]化石能源短时间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3]风力发电消耗机械能(风能/动能),产生电能。 13. 深秋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它的形成需要 ____________热。 【答案】 ①. 凝华 ②. 放 【解析】 【详解】[1][2]深秋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 此过程放热。 14. 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 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接下来把蜡烛移动到 35cm 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以得到倒立、_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 【答案】 ①. 右 ②. 放大 【解析】 【详解】[1][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即
u v  20.0cm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   u 2 f  20.0cm 故 f  10.0cm ,将蜡烛移动到 35cm 刻度处,此时的物距 u  50.0cm 35.0cm 15.0cm  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因为像距大于 物距,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 15. 某同学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 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人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 图甲所示)。周末他带若简易气压计乘坐爸爸的轿车外出,轿车外形如图乙所示,当轿车在 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轿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轿车的重力:当轿车从山脚开到山顶时,不考虑温度改变,简易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 的高度会_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 ①. 小于 ②. 上升 【解析】 【详解】[1]当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轿车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 轿车下方的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大,因此是轿车产生向上的升力,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轿车的重力。 [2]因为大气压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当轿车从山脚开到山顶时,瓶外的大气压减小, 瓶内气压大于瓶外的气压,液柱就会在瓶内压强的作用下而上升。 16. 如图所示,某同学手握矿泉水瓶不动,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______的; 他用手捏瓶壁,瓶子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他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 继续握在手里,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竖直向上 ②. 形状 ③. 变小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