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四川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四川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 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本试卷分为 A 卷(100 分)、B 卷(50 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A 卷又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7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憔.悴(qiáo) 篡.改(chuàn) B. 掂.量(diān) 掰.开(bāi) C. 找茬.(chà) 陨.石(yǔn) 哺.育(bǔ) D. 赫.然(chì) 【答案】B 【解析】 喧嚣.(xiāo) 忌讳.(huì) 污秽.(suì) 要诀.(jié) 屏.住呼吸(pǐng) 绚.丽多姿(xuàn) 姗.姗来迟(shān) 酣.然入梦(hān) 【详解】A. 篡.改(chuàn)——(cuàn),屏.住呼吸(pǐng)——(bǐng); C. 找茬.(chà)——(chá),污秽.(suì)——(huì); D. 赫.然(chì)——(hè),要诀.(jié)——(jué); 故选 B。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心里怀着对祖国挚痛..的热爱,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B. 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建树..。 C. 2022 年农历虎年春晚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一台高谈阔论....的春节文化盛宴。 D. 电影《长津湖》塑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挚痛:是指疼痛并有抽掣。从语境中“热爱”一词的搭配来辨析,“挚痛”合适。 使用正确;
B.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形容“中国核动 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成就”合适。使用正确; C.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不能形容“2022 年农历虎年春晚”。使用 有误; D.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与“英雄人物”搭配合适。使用正确; 故选 C。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B. 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C. 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 D. 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答案】B 【解析】 【详解】A.构成排比句,一般不用分号,应该用逗号; C.不是疑问句,句末的问号可改为句号; D.表示未列举完时,“等”字和“……”号不能同时使用,可去掉“等”字; 故选 B。 4.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直至今日,这一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但真正落实到位,让每一位学生均掌握一定的劳动技 能,面临诸多现实困难。 ②一方面劳动教育如何才能成为学校易于开展的一门功课。 ③谁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现实中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 ④因此,只有因地制宜解决好现实困难,学生的劳动技能才能够提高。 ⑤另一方面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 A. ③①②⑤④ B. ③④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③① ②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仔细阅读每个句子。中心词是“劳动教育”,中心议题是“现 实中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然后解释原因。据此分析,③句是首句。①句子的“这 一问题”是指③句中“现实中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①句子的“诸多现实困难”是 指②句的“一方面”和⑤句中“另一方面”。④句是总结语。排序为:③①②⑤④。故选 A。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望》的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被誉为“诗圣”。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 叶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倪焕之》。 D. 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变色龙》《我的大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D.“自传体小说《童年》《变色龙》《我的大学》”有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是《童 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故选 D。 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6.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选文是诸葛亮呈给刘禅的 表。 B. 选文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 C. 诸葛亮首先向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之后提出三 条建议。
D.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严明赏罚是文章的主旨 所在。 8. 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 今天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 B. 如今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 C. 今天天下三分,益州疲劳偏僻,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 D. 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劳偏僻,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 【答案】6. C 7. D 8. B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 A.“开张”古义是扩大,今义是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B.“异同”古义是不同,今义是不同和相同; C.“和睦”古今义相同,团结和谐; D.“痛恨”古义是痛心、遗憾,今义是极端憎恨或悔恨; 故选 C。 【7 题详解】 D.“严明赏罚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有误。“亲贤远佞”是文章的主旨所在。③④⑤段重点论 述了“亲贤远佞”。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今,现在。疲弊,民生凋敝,困苦穷乏。此,这。诚,确实,实在。秋,时候 A.“今”、“秋”解释有误; C.“今”、“疲弊”解释有误; D.“疲弊”、“秋”解释有误; 故选 B。 【点睛】参考译文: ①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 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 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陛下你实在 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 不应过分地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②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
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 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 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 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④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 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 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⑤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 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 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二)(1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得其所欲 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 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 乃束缚而槛④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 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 (节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②施伯:鲁国大臣。③夷吾:即管仲。④槛: 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囚禁押送。 9.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使:派 欲:欲望 A. 使.人请管仲于鲁 B. 寡君欲.亲以为戮 C. 欲速至.齐 D. 其所唱适宜走.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至:到 走:奔跑 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 11. 选文中管仲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9. B 10. (倘若)管仲在齐国受重用,那么鲁国就危险了!不如杀了(管仲), 把尸首交给齐君。(语意相近即可) 11. “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管仲担心鲁国国君追杀而想快速到达齐国;“所 唱适宜走,役人不倦”唱的歌曲不仅适合奔跑,还能让役人不易疲倦,能更快的到达齐国。
【解析】 【9 题详解】 B.“寡君欲亲以为戮”意思为:我国的君王想要亲手杀死管仲。欲:想要。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用,重用;则,就;危,危险;授,还给。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结合“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 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可知,管仲担心鲁国国君追杀而想快速到达齐 国,他考虑比较周全,体现了他的智慧。于是对车夫“我为汝唱,汝为我和”,管仲所唱的 歌节拍轻快,适合马车快步疾行,车夫也不感到疲倦,于是越走越快,管仲也平安到达齐国。 这是快速离开鲁国的办法,体现了管仲的智慧。 【点睛】参考译文: 齐桓公因为鲍叔牙的极力推荐,派人到鲁国去请管仲。施伯对鲁庄公说:“这一定是要 重用管仲。如果管仲为齐国效命,鲁国就危险了。不如杀了管仲,把尸首交还给齐国。”鲁 庄公准备杀掉管仲,但齐国的使者说:“我国的君王想要亲手杀死管仲,如果得到管仲的尸 体,就如同没有得到他一样。”于是,鲁庄公命人把管仲绑起来装入囚笼中,派车夫用车把 他送往齐国。管仲怕鲁君追上来杀了他,想尽快到达齐国,就对车夫说:“我唱歌给你听, 你为我和拍子。”管仲所唱的歌节拍轻快,适合马车快步疾行,车夫也不感到疲倦,于是越 走越快,管仲也平安到达齐国。 (三)古诗文积累(6 分) 12.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落红不 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视死如归、舍身取义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最爱湖东行不足 ②.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③.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详解】本题中“却”“患”“化作”“汗”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三、作文(6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00 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 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一百年前,共青团成立之际,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 年代”纷纷觉醒。新时代建设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身影: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 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美丽的校园里不懈奋斗……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 要求:请以“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样子”为文章的结尾,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 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 600 至 800 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 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参考例文 青年之担当 今年早春,在长辈眼里“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的九零后和零零后们,在这场抗疫会战 中扛起了大旗。他们用年轻的肩膀,同前辈们一起肩负起中国的命运。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要以“担当”“团结”和“科学”三个篇章展开讲述。令我感 触最深的是第一篇章——“担当”,尤其是青年人之担当。那些九零后的医护人员们通过一 张张照片,讲述了他们在一线抗疫的故事。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用于担当,用行动证明—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在抗疫期间,武汉市的方舱医院里,这一群青年人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直面死亡,守 护生命。原本平日里很在乎“颜值”的他们,任由厚实的口罩和护目镜遮住脸庞,让汗水里 三层外三层的在防护服中流淌,这一切只为了让感染者尽快的好起来。看到他们鼻梁上的口 罩勒痕没有,那是这个季节最美的妆容。 我们作为零零后大军的一员,也是未来的希望之师,可我们有为未来做了些什么呢?整 天不务正业,喜欢追剧上网,零食不离口,爱睡懒觉……。我们做着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奶 奶都能做的事……。如此这般长大后的我们又将如何担当国之重任呢? 如饥似渴的学习文化,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将青春的汗水尽情的抛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才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最应做的事请吧! 时间会永远铭记,有那样一群青年,他们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扛起重担。经受 住了历史与生命的考验,绽放绚烂的青春之花。 这就是中国青年之担当,这就是中华民族之脊梁。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样子。 【解析】 【详解】本题是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结合材料分析,材料的内容论述了五千年文明史中青年的担当,一百多年
来青年的担当,新时代建设中青年的担当。据此分析,材料论述的中心是“青年的担当”。 要求以“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样子”为文章的结尾。据此分析,本次作文主要考查 价值观,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青年使命、交出不愧于时代的答卷 的问题。写作时,首先应整体把握材料,重点分析建党百年,共青团成立百年中每一代青年 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新时代,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平 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美丽的校园里不懈奋斗等。写作的主题应是新时代青年有何使命和 担当。并立足现实,结合自身,“展望”未来,发出号召之意。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写记叙文。记录生活中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的故事,可以是发生在 抗击疫情时的故事,可以是抢险救灾前线的故事,可以是美丽校园里发生的故事。采用以小 见大的手法,彰显大主题。可以写议论文。参考立意:找到新时代的位置,创造新青年的价 值;担当使命昂首进,我辈青年写新篇;心怀家国之梦想,把握新时代机遇;激情满怀写青 春,无私奉献新时代;以前代青年为镜,肩负新时代使命。写议论文,注意恰当处理论点、 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14. 按要求作文。 请以“ 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字数 600 至 8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 姓名。 【答案】参考例文 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生活中最美的语言,微笑,是生命中闪闪发亮的金子,微笑,使人更加美丽。 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皱眉,不要生气的破口大骂,只需要一个微笑,为笑 着点点头,说声“对不起”亦或一句“没关系”,你们便省下了口舌之争。 当你与朋友发生争执,不要生气,亦不必担心,只需一个微笑,你们便可以和好如初, 冰释前嫌。 当你面对困难时,不要悲伤,不要失望,带着自信的微笑,一路向前,永不言弃,困难 就会向你低头,这样你便可以顺利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当你终于成功了,你更需要给自己一个鼓励的微笑,告诉自己不要骄傲,不要自满,继 续努力,登上更高的领奖台。当然,即使你不幸的失败了,千万别灰心,千万别气馁,微笑 着爬起来,握紧手中用自信打造的长剑,斩断一路上的荆棘,朝着胜利继续勇敢的迈近。 当然,微笑不仅是要给自己的,当你的朋友失败了,正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的时候, 你应该微笑着拍拍他的肩,告诉他要重新振作,不远处,胜利正在向他招手,并微笑着牵起 他的手,陪着他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登上成功的最高峰。 而在你的朋友或者家人关心你时,你更要给予他们一个大大的微笑,感谢他们的关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