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河南平顶山鲁山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与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河南平顶山鲁山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8 分) 1.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A. 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的是()规律。(常考) A.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辩证统一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 C.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辩证统一 D.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 3.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 A. 《学记》B.《论语》 C.《大学》D.《孟子》 4.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 A.陆志韦 B.萧孝荣 C.廖世承 D.潘菽 5. 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易混)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质量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 教育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常考) A.教学目标 B.教学计划 C.教学标准 D.教学结构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设立 该学校必备的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充足的生源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培训 9. 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常考) A.练习效应 B.练习曲线 C.高原现象 D.暂停期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 A.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B. 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 C. 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 D.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教室吸烟 11. 某初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 定,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有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12.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与期望,学生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表现出积极的 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常考) A.扇贝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南风效应 D.巴纳姆效应 13. 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 15 岁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杨某的做法() A. 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 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 不合法,不得让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 不合法,不得让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4. 由传统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15. 教育的主体功能的教育的()(易错) A.正向功能 B.显性功能 C.社会功能 D.个体功能 16. 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的归因属于个人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的 是() A.任务难度 B.运气 C.努力 D.能力 17. 教师形象的核心是()(常考) A.文化形象 B.道德形象 C.人格形象 D.政治形象
18.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气质 B.动机 C.需要 D.兴趣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2.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常考) 3.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4.记忆一篇文章,往往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常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常考)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简述义务教育的性质。 4.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教师请
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程视频。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 想,学生与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大学毕 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 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问题: (1) 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6 分) (2) 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4 分) 2.小明的父母都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小明从小到大跟着父母去过不 少地方, 每个地方待了不到两三年就又要到另一个城市去。父母工作忙,小明与父母的沟 通也不是很多,每次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小明就又要适应一个新环境。而 当小明渐渐熟悉起来,可能又要离开了。刚入学时,小明成绩挺好的,可是几年下来,成绩 一落千丈,他自己很烦恼,父母也很担忧。 问题:(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哪种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3 分) (2) 请从需要之间的关系分析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3 分) (3) 请分析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提高成绩。(4 分)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20 分) 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 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 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 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 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 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 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 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 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 05102 和 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 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 的淡淡的 K 字。母亲告诉我:“K 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 伯先生捎了一 张,并做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 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 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 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 若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请拟定教与学活动的主要环节。(5 分) (2) 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5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贯穿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 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即“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的价值转型。 2. C【解析】略。 3. B【解析】略。 4. C【解析】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 D【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6. B【解折】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 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7. B【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8. 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完善教师 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9. C【解析】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中,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通常 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 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10. 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C 项所述是对未成年人的 家庭保护。 11. 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 国家相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 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 12. B【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喑 地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3. 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4. C【解析】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 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 15. D【解析】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 育的固有功能。 16. D【解析】略。 17. A【解析】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18. A【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动机、需要、兴趣属于个性 心理倾向性。 二、辨析题 1. 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1)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 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如果失去这一质的 规定性,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例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伸到火苗上,被灼伤,并由 此获得火的有关知识的过程,不能算是受到了“教育”。这样没有明确 目的的、偶然发生的 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就不能称为“教育”。 2. 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 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体现了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 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3. 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 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因此,在知 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不是学习。 4. 记忆一篇文章,往往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系列位置效应就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 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例如,学习一篇课文,一般总是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而 中间部分则容易忘记。其原因是:课文的开始部分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不受前摄抑制的影 响;结尾部分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影响, 因而最容易遗忘。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 简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 征;(5)教学时间、设备、 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 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 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 统一(教育性规律)。 3. 简述义务教育的性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