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6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全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其间用于收发试卷的 10 分钟不计算在考试时间内) 注意:1、本卷共 4 页,满分 48 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 I 基础卷(闭卷·全体考生必做) 2、考前,考生务必把考号的前 8 位数填写在密封线内的小方框内,把最后 2 位数填 写在密封线外的小方框中。 3、闭卷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先收回本卷,再统一发 II 卷和初中历史教科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 内。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成就,丰富了世界文明的成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创造力。请回答 l—_2 题。 1.从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 中国古代科学家是( ) A.李春 B.毕升 C.张衡 D.张仲景 2.(图一)的几部文献中,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 是 ( ) (原图为:A、天演论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领域一朵瑰丽的奇葩,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 历史价值。请据此回答 3—5 题。 3.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 ( ) A.汉文帝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太宗时期 4.反映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 ) 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词不会早于 A.1927 年 2005 年 10 月 12 日,《长征万里图》随“神州六号”升入太空。《长征万里图》以一幅 占.1945 年 B.1935 年 C.1937 年 (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隆重纪念伟大的长征。请回答 6—7 题。 6.体现毛泽东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乱敌人对红军追剿计划的画卷是 A.“血战湘江” 7.今年是长征胜利 70 周年,反映这一重大胜利的画卷应是 B.“四渡赤水” C.“飞夺泸定桥”D.“吴起镇会师” ( ) ( ) A.“遵义曙光” B.“彝海结盟” c“吴起镇会师” D.“三军会师” 国家的统一或分裂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请答 8—10 题。 8、(图二)(原图为秦统一文字)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 ) A.秦朝统一文字 B.体现了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 C.秦统一使用的文字是大篆 D.秦统一后中断了甲骨文的发展
9、今年,宜宾和哈尔滨分别举行了纪念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 70 周年的活动。赵一曼为国捐 躯是为抗击日本侵占我国的 ) ( A、东北三省 B、华北五省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10、(图三)(原图注:“柏林媾”的修建、拆毁)两图体现了哪个国家分裂与统一的史实 A、德国 倍受世人关注的“世界杯”于 1930 年举办第一届,今年 6 月 9 日在德国举行的是第 18 D.意大利 B、美国 C、朝鲜 届,至今已走过 76 年的历史,但其间在 20 世纪 40 年代曾中断两届。据此回答 1l—12 题。 11.依照当时世界形势和每 4 年举办一届的规律,推断中断的时间应该是 ( ) A.1942 年和 1946 年 C.1944 年和 1948 年 B.1940 年和 1944 年 D.1942 年和 1948 年 12.世界杯在这一时期中断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经济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回答 13—15 题。 B.德意日法西斯上台 D.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13.下列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是 ( ) ①英国 A.①② ②法国 ③美国 ④日本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 按颁布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正确的是 ③《人权宣言》 ②《独立宣言》 ) ( ④(~1787 年宪法) ①《权利法案》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 15、政治、经济政策不断的调整创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采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以 摆脱政治经济危机的典型事例最早出现在 A 英国 C 美国 D.日本 B.德国 ( ) 二、情景问答(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4 分,第 18 题 4 分,共 12 分) 16.清朝前期,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巩固了祖国的统 一,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文武之道”的治国思想。请你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清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加强边疆地区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文 治”的思想。请举出两件史实予以说明。(2 分) (2)清政府在遏制地方分裂势力、抗击外来侵略方面则使用了武力的手段,体现了 “武功”的思想。请举出两件史实予以说明。(2 分) 17.中外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灿烂文明传播到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西方先进 文化传人中国,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这种文化现象分别被称为“东学西渐”和“西学 东渐”。请你判断下列(1)(2)属于哪一种文化现象,将判断结果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对(3)(4) 已作出判断的两种文化现象分别作简要说明。(4 分) 要求:“东学西渐”用字母 A 表示,“西学东渐”用字母 B 表示。 (1)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时期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 (2)《本草纲目》:李时珍所著医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 ( (3) 指南针: ( A ) (4)《新青年》: 18.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诞生以来,走过了 85 年光辉的战斗历程。85 年来,中国共产党 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请按要求回答下 列问题。(4 分) (1)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 分) ( B ) (2)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 道路,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在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问这一指导思 想是什么?(1 分) (3)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经历了曲折的艰难探索才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请问:哪次会议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1分)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什么?(1分) 三、图说历史(共 6 分) 19、图片作为史料的一种形式,能记载和再现历史。请认真观察下列几幅图片,按要求回答 问题。 (1)(图四)(原图注:唐蕃会盟碑)为见证了唐朝哪两个民族间的友好关系?请举出唐太 宗时期这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一件重大史实。(2 分) (2)(图五)(原图注: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发生在新中 国哪一历史时期?体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分) (3)(图六)(原图注:攻占巴士底狱)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它标志着什么革命的开始?(2 分) 注意:1、本卷共 4 页,满分 32 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 Ⅱ 拓展卷(开卷·升学考生做) 2、考前,考生务必把考号的前 8 位数填写在密封线内的小方框内,把最后 2 位数填 写在密封线外的小方框中。 3、开卷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必须把 I 卷和 II 卷合并起来按顺序装好。
四、问题探究(16 分) 20、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成败得失、是非曲折,需要坚持正 确的态度和方法。让我们来探究下列三组问题并从中受到启发,悟出道理。 (1)下面是两位很于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主要活动给社会、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哪些重 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 3 分,共 6 分) 秦始皇— (原图为秦始皇像) 拿破仑— (原图为拿破仑像) (2)对“戊戌变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认识评价各不相同。你怎样看待“戊戌变 ........?又如何评价《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美国内战中的作用?(各 3 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分,共 6 分) 戊戌变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科技成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 利的一面。请你谈谈下列两项科技成果对生活影响的两面性。(4 分) 蒸汽机车—— (原图为蒸汽机车) 计算机网络—— (原图为计算机网络) 五、问答题(16 分) 21、两次世界大战都改变了世界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 “一战”后期发生的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革命事件是 ;“二战”后,发生在 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 (2)“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相继召开了哪两次会议?(2 分)“一战” 后形成的世界体系是什么?(2 分)请结合这两次会议的相关史实简要分析当时的中国在这 一体系中所处于怎样的地位?(4 分) 。(2 分 ) (3)“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哪两个时期?(2 分)目前,世界经 济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1 分)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中国应该怎样应对?(3 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l0 ┃ 11 ┃ 答案 ┃ B ┃ C ┃ C ┃ D┃ A ┃ B ┃ D ┃ A ┃ A ┃ A ┃A 题号 12 ┃ 13┃ 14┃ 15┃ ┣━━━━╋━━╋━━╋━━╋━━╋━━╋━━╋━━╋━━╋━━╋━━━╋━━ ┃ 答案 ┃ C ┃ D ┃ A ┃ C ┃ ┗━━━━┻━━┻━━┻━━┻━━┻━━┻━━┻━━┻━━┻━━┻━━━┻━━ 二、情景问答(16 题 4 分,17 题 4 分,18 题 4 分,共 12 分) 16.(1)“文治”:①确立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理;②热情接待并 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各 1 分,共 2 分)【注:若答“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 疆地区”、“设立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 置台湾府,巩固祖国的海防”等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2 分。】 (2)“武功”:①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的侵略。(各 1 分,共 2 分)【注:若答“清兵进入台湾”、“粉碎准噶尔部贵族叛乱”等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2 分。】 【说明:答案不拘泥于具体的表述,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 (2)A;(1 分) 表述也可适当给分。】 17.(1)B;(1 分) (3)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传人西方后促进了航海活动的发展;(1 分) (4)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的刊物。(1 分) 18.(1)马克思主义。(1 分)【注:若答“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可给分】 (2)毛泽东思想。(1 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1 分)邓小平理论。(1 分)【注:若答“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也可给分】 三、图说历史(共 6 分) 19.(1)汉藏两族;(1 分)【注:若答“汉族与吐蕃族”或“唐蕃”也可给分】文成 公主人藏。(1 分)【注:若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也可给分】 (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1 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3)1789 年;(1 分)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 分) 四、问题探究(16 分) Ⅱ卷 20.(1)秦始皇活动的积极影响: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利于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任 答一点 1 分,共 2 分)消极影响:焚书坑儒造成先秦文化的损失;秦的暴政,带给了人民的 灾难。(任答一点给 1 分,共 1 分)拿破仑活动的积极影响: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的 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对外战 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任答一点 1 分,共 2 分)消极影响:对外战争给被侵略国家人民 带来灾难。(1 分) (2)戊戌变法的积极作用:爱国救亡,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任答一点 1 分,共 2 分)局限性:
依靠一个无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在改良过程中对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任答一点 1 分,共 1 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广大黑人获得解放;提高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北方 军队获得了雄厚的兵源,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为北方获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 分) (3)蒸汽机车: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1 分)带来了环境污染;消耗了能源。(任答 一点 1 分,共 1 分)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人们信息的交流、沟通。(1 分)网络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1 分) 【说明:答案不拘泥于具体的表述,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 表述也可适当给分,但得分不超过各小题总分】 五.问答题(16 分) 21.(1)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 1 分,共 2 分) (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各 1 分,共 2 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 分)中国所 处的地位:英、法、美操纵巴黎和会,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1 分)华盛顿会议签署《九 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 分)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 局面从根本上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被侵略的不平等地位。(2 分) (3)两个时期:两极格局;(1 分)【注:如答“雅尔塔体系”也可给分】向多极化发展。 (1 分)【注:如答“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也可给分】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1 分)【或答“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经济区域 化”也可给分】中国应对策略: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实行 对外开放的政策;确立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高新技术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 展战略。(任答一点给 1 分,共 3 分) 【说明:答案不拘泥于具体的表述,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 表述也可适当给分,但得分不超过各小题总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