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课改区).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5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课改区)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根据提示用楷体按原文填写。(6 分) (1)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 (4)________ ,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2.理解与运用性填空。(任选两题填写)(4 分) (1)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春秋时鲁国史官 所写的《__________ 》 其原句是:“一 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写出相 关的句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正确对待生死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对待挫折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大多是诗人感情的抒发,志向的表达。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诗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迈体弱,但仍想 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3.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7 分) ① 我自 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 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②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 物。③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④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 fán )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冠志》等 suǒ( 等。⑤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 )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 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 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神不定,不能自己! (1)在文中空格处给加点字写出拼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2)④⑤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将第④句中的“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将第⑤句中的“ ___________”改 为“__________” (3)第 ⑤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使用有误的词是“_________ ”,应改为“ _________”。 (4)《水浒传》是我国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生 动精彩。请你写出《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并说出他的性格特点。 人物: 性格特点: 4.美国加州香脆苹果园突遭暴风雨袭击,90 多吨苹果被暴风全部刮掉,鲜红光亮的苹 果摔得遍体鳞伤。果园主人在焦虑之中却急中生智,在电视上登出了一则广告。结果果园 主人不但没因暴风雨袭击遭受经济损失,而且将苹果以高出平常价格全部卖出。如果你是 果园的主人,这则广告应该这样写:(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 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有人对这些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相关 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不超出 50 字)(3 分) (相关链接材料)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 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人,结果也一事无成。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 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 人称“书麓”。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 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 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 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顾炎武 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 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 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8 分) (一)山 坟(19 分) ①那年清明刚过,村里三十多个青壮汉子,扛斧掮锯奔往雁岭去。村里人穷极了,要砍 倒雁岭上的杉林换回返销粮,可是,村主任杨老三却像黑煞神一般,横举一把寒气袭人的 大弯月刀,杀气腾腾地堵在雁岭下的清水潭前。谁敢越潭上岭,他就砍下谁的脑壳!三十 多个汉子都愣住了,也都气极了。但是,这伙人没谁敢伸头试刀。只有骂着杨老三的祖宗 八代回村去。 ②于是,雁岭八百多亩杉林安然无恙。 ③不料到了“责任承包”的日子,全村人突然发了疯似的,都操起斧锯往雁岭奔去。他 们要把雁岭八百亩杉林分光砍光吃光!可是,那杨老三却从地下冒出似的堵在清水潭前。 此时的杨老三不比当年,既无村主任名分,又提不动那威震山岭的大弯月刀。面对脸色紫 青眼睛血红的村民,他急得从腰背扯出砍柴刀横在自己脖子上。谁敢上岭砍树,他就敢砍 下自己的头。杨老三握紧砍柴刀的手拉动一下,脖子上就显出一道血渍渗渗的红印。村民 们不觉都怔住了。结果,骂娘的骂娘,跺脚的跺脚,全都气恨交加地回村去。 ④于是雁岭八百多亩杉林仍旧昂然挺拔,苍郁葱茏。 ⑤可是这一年秋天,雁岭村决定在清水潭兴建一座水电站。解放四十多年了,雁岭村一 到夜晚还是两眼黑黑。供不上电,只有永远过水碓舂米的生活。因此,村里的管事人横下 一条心,不管如何困难,也得砍倒八百多亩杉林换出建造水电站的资金!但是全村人都晓
得,若不先想法把杨老三这块拦路石搬开,便又会望岭兴叹,于是管事人密谋对付杨老三 的法子。 ⑥这日天一亮,村长便恭恭敬敬地把杨老三请来家中安坐,摆出酒席,与他对饮。村长 道:“大叔,你是村里人人尊敬的老人,我得好好敬你几碗酒。”杨老三说:“做人就要做一 个爽直,喝酒就要喝一个痛快。”村长点头:“对对对!”杨老三端碗:“喝!”喝得杨老三迷 迷糊糊,村长便把杨老三扶上床,赶紧通知村民们往雁岭奔。 ⑦于是雁岭八百多亩杉林在劫难逃。 ⑧日过中天,杨老三总算醒过来了,却被村长拉着不让出门,重摆酒宴接着喝。杨老三 说:“不行不行,再喝就要醉死我这老倌子。”村长笑道:“大叔,你要真会醉死,我就给你 披麻戴孝。”杨老三说:“言重了,我若伸腿,只求把我埋在雁岭上,让我永远守护着林子。” 村长一怔,说:“哪里话,我祝你老人家长命百岁,喝!”喝得杨老三烂醉如泥,村长把他 驮上送回家去。 ⑨整整三天,杨老三躺在床上。三天后,他走出了门。举目发觉雁岭上面目全非,不由 一怔愣住了:那样子,就如一个硬直直的木人!村长正好走来看望他,见状,连忙摇动他 的身子,才把他弄“活”过来。他目光呆滞,凄惨地说:“你们这些王八蛋!你们……”话 没说完,便哇的一声,张口喷出一口鲜红鲜红的血,摇摇晃晃倒在地下,两眼瞪瞪地望着 雁岭离开了人世。 ⑩村长果然依遵其言,与村人把杨老三抬上雁岭,在那面朝村子的山坡之处,为杨老三 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堆起了一座高高的坟。杨老三躺在九泉之下了,雁岭八百多亩杉林被 人砍尽斩绝,不见一丛绿色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雁岭山下的清水潭从此日见干涸起来。待到水电站一建成,那常年 深不见底的清水潭竟露出潭底来了。水电站建成没有水,岂不成了一桩徒劳无益的荒唐之 举! 为此,村里人叫苦不迭,懊悔莫及。 为此,有些村民竟心生暗鬼。怀疑这是杨老三死后作祟报复!可是他们惶恐不安起来。 便纷纷拿起铲子,要把杨老三的坟墓铲平。奇怪的是当人们奔上雁岭,竟怎么也找不着杨 老三的坟墓。砍得秃秃光光的雁岭,在雨水的冲刷下,到处涌起一堆堆的流土,都像是隆 起不久的新坟。这些人只得作罢。 可也奇怪,这些人回村头一望,竟又清晰地望见了雁岭之上的杨老三的坟墓。而且,他 们还看到整个光秃秃的雁岭,就像偌大一座坟墓压在村子面前…… 6.乡亲们三次要砍杉树林的原因分别是:(3 分) 7.带线的几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3 分) 8.当“杨老三”得知杉林被砍后,他“凄惨地说:‘你们这些王八蛋!你们……’话没 说完,便哇的一声,张口喷出一口鲜红鲜红的血,摇摇晃晃倒在地下,两眼瞪瞪地望着雁 岭离开了人世”。请你展开想象,用简略的文字写出此刻“杨老三”想要说的话。(不超过 50 字)(5 分)
9.“杨老三”奋力保护的八百亩杉木最终还是被乡亲们砍掉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 分) 10.说说文章最后两段留给了读者怎样的启示?(3 分) 11.“杨老三”所在的村饱尝了极度砍伐树木给他们带来的苦果。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 和思考,拟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标语。(3 分) (二)(15 分 ) 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电视是一种活动图像化的教科书。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活动能像电 视这样,使受教育者如此自觉自愿愉快轻松地接受教育。它还具有课堂分散、授课和听课 时间自由随意等诸多优点——不过这很可能是教育学家一厢情愿的说法,大多数人不会选 择这个角度看问题。谁愿意把看电视当作读书的过程呢? ②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不少电视节目制作者压根儿没想过 承担这样的责任。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电视节目完全没有知识性内容。问 题是那小小屏幕上,嘭嘭嚓嚓呼号嬉笑,使它传递的本已有限的知识信息,变得庞杂、浮 泛,似有若无。 ③退一步说,就假定电视中的知识很深刻很丰富很完美吧,因为它传达知识的方式,先 天带有一种毛病,就是缺少反复阅读的功能,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 ④书在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位置。现在的问题是,它的位置正被取代。 ⑤鹊巢鸠占的就是电视。电视如此强大,它差不多已经搞垮了戏剧舞台而未费吹灰之力, 又在大规模地蚕食电影市场。戏剧、电影和电视同属娱乐文化,此消彼长不必介意。 ⑥需要介意的是书。电视还没能挤垮书籍市场,各地的出版社似乎都繁荣着,薄的厚的 成本大套的都在出。统计资料表明,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但 我们缺少另外一个统计资料——不必统计就可以断定,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 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一多一少,表明了一个时代大趋势。这不是一个好的趋势。理由很 简单,就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了读书,至少现在还不能。将来有可能代替了读书,可能是因 特网或者信息高速公路上别的网。那也是读书,叫做上网读书,读网上书,不是上网看电 视。 ⑦真正给我们知识的还是书,只有书。 ⑧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学者专家,任何一位两 院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靠看电视看成气候的。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⑨在电视无所不在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提倡读书。成年人职务劳形家事劳心,8 小时之 外,为求缓舒心神,颐养天年,不读书就不读了吧,想看电视就看去吧。问题是青少年和 孩子。青少年和孩子有漫长的人生道路要走,书是他们的宝马轻车;他们要去耕耘未来事 业的处女地,书是他们的铁犁铧; 。他们或许会遭遇到漫天风沙四野迷雾绵绵丛林漠漠荒丘的吧,东西南北中因而变成一
片浑沌,浑不知其所向或所至,那时候,书是镇定人心、指破迷津的罗盘仪,使他们处险 不惊,绝境逢生。如果有一天他们因为成功而被鲜花、掌声和笑脸包围了呢?不要紧,书 是清醒剂,书会告诉他们:荣誉虽令人向往,但还有比荣誉更好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 新的不停顿的事业追求。 ⑩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12.从全文看作者要强调的观点是:(2 分) 13.第⑤段中“鹊巢鸠占”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3 分) 14.第⑥段中“一多一少,表明了一个时代大趋势”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时 代大趋势”的具体内容是:(3 分) 15.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出一个能使前后自然衔接的句子。(3 分) 16.文章末段说:“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你同意作者的 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4 分) (三)(14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18.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9.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 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20.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 分) 2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 分) 三、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50 分,其中书写 5 分) 23.(1)心愿象一粒种籽,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把你 小小的心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阅读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为我们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请你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在阅读中的甘 苦得失,也可以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或是写你阅读的体验和认识……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 文体自选 ③ 题目自拟 ④字数不少于 500 ⑤ 所写的内容必须在 规定的话题范围内。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22 分) 1.(6 分,每小题 1 分,其中书写 2 分,若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小题不得分; 书写工整,美观给 2 分,其余酌情扣分。)⑴出淤泥而不染 ⑵却话巴山夜雨时 ⑶柳暗花明 又一村 ⑷数风流人物 2.(4 分,每小题 2 分,只选填 2 小题,如多做,就选其中做得好的给分,若有错字、 别字、漏字、添字该小题不得分。) ⑴左丘明 《左传》 再而衰,三而竭 ⑵ 对待生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待挫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山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7 分,⑴⑵小题各 2 分,⑶小题 1 分,⑷小题 2 分) ⑴烦琐 méng ⑵“冠”改为“寇” “己”改为“已” ⑶将“心神不定”改为“心动神移” ⑷(2 分)略。 4.(2 分)苹果!苹果!加州香脆园的苹果,香!,甜!脆!香脆园的苹果浑身疤痕,请 认准“疤痕”商标!“疤痕”商标!(言之有理即可) 5.(3 分)谈到读、思、实践三方面结合的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二、(48 分) 6.第一次:砍杉树换回返销粮;第二次:“责任承包”后要砍光分光;第三次:砍杉树 换回建水电站的资金。(3 分,答对一处 1 分) 7.构成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 分) 8.如:你们这是做孽啊!你们砍了这片林子,会遭到报应的,老天是会惩罚你们的!(5 分,言之有理即可) 9.说明了当年乡亲们因经济落后,日子贫穷而不重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结果是
越是伤害环境,越是贫穷。(2 分,言之有理即可) 10.极度的砍伐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它带给人们的必将是一条走不通 的死路。(3 分,言之有理即可) 11.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3 分,言之有理即可) 12.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多读,读得越多越好。(2 分) 13.电视挤占了戏剧、电影等娱乐文化市场。(3 分,言之有理即可) 14.那些本该用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用来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多。(3 分) 15.例如:他们要去攀登一座座科学的峰巅,书是他们登山的手杖。(3 分,结构基本相 同,意义相关,前后能衔接即可) 16.略(4 分,答同意与不同意皆可,但必须言之有理。) 17.⑴交错相通 ⑵有时(2 分,答对一处给 1 分) 18.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 的政治抱负。(此题 2 分,答对一处 1 分) 19.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 分,答对一处 1 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 分) 21.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 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 殊句式。) 22.略(3 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 即可) 三、写作 23. (50 分)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