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60 分)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品种繁多,五彩纷呈,形态各异,不同品
种的荷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数量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荷花品种资源丰富,传统品种就达 200 多个,且不断有新品种涌现。荷花有不同
品种,体现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两点所处经纬度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处于北半球
B. 甲、乙都处于西半球
C. 甲所处纬度是 15°N,乙处所处纬度是 45°N
D. 甲所处经度是 45°W,乙处所处经度是 15°W
【答案】 D
【解析】如图所示甲的坐标为 15°S、45°W,乙的坐标为 45°S、15°W,故甲位于南半
球、西半球,乙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故选项 ABC 说法错误,选项 D 说法正确; 故答案
选:D
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
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 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杯质量为 40g
B.
4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 40g
C.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 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
【答案】 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20cm3 时,总质量为 40g;当液体体积为 80cm3 时,
总质量为 100g;
根据公式 m 总=m 杯+m 液得到:
40g=m 杯+ρ液×20cm3;
100g=m 杯+ρ液×80cm3;
解得:ρ液=1g/cm3 , m 杯=20g。
故 A、C、D 错误;
40cm3 的该液体质量 m 液'=ρ液 V 液'=1g/cm3×40cm3=40g,故 B 正确。 故选 B。
4.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4 厘米,将
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24 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
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17 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
60℃
B.
65℃
C.
50℃
D.
40℃
【答案】 B
【解析】当水银柱的长度 L=17cm 时,根据公式
得到:
; 解得:t=65℃。 故选 B。
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变成图乙(
)
A. 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 90°B. 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 90°
C. 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 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答案】 B
【解析】根据显微镜中所成的像为倒像,可判断出甲图对应的像为
, 要将
此像变动到乙像的位置,可以逆时针转 90°或顺时针转动 270°。所以 B 选项正确,A、C、
D 错误。 故选 B
6.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 50g 砝码一只、10g
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
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A.
60.4g
B.
60.2g
C.
59.6g
D.
59.8g
【答案】 D
【解析】根据甲图可知,游码此时的质量为 0.6g,
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得到:m 左=m 右+0.6g ①;
根据右图可知,游码此时的质量为 0.4g,
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得到:m 左+m 球=m 右+0.4g+(50g+10g) ②;
②-①得到:m 球=59.8g。 故选 D。
7.下列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大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小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用同一金属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可能比冬天的要
大
【答案】 D
【解析】A.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
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大些,根据
可知,
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小,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那么读出的长度为金属丝的直径
和与空隙的总和,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 用同一金属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由于夏天时刻度尺膨胀,即标
准长度变大,根据
可知,夏天的测量值可能比冬天的要小,
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8.依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株 a 的发育起点是 d,d 经过细胞分裂形成 c
B.
b 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
C. 图 d 与神经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D. 图示 a→d 按结构层次由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为 d→c→b→a
【答案】 C
【解析】A:d 是植物细胞,植株 a 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 不符合题意;
B、b 是果实,是由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组成,B 不符合题意;
C、图 d 是植物细胞,它和人体细胞——神经细胞的区别是,神经细胞有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膜,但是没有液泡、叶绿体,d 细胞却具有,C 符合题意;
D、c 是上皮细胞,不属于植物的结构,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 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
又俯视液面,数值为 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等于 9mL
B. 小于 9mL
C. 大于 9mL
D. 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 19mL,实际液体的体积
大于 19mL。 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 10mL,实际液体的体积要小于 10mL。
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 9mL,C 选项正确。 故选 C
10.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 )
A.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
B.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C.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 D.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
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A 不符合题意。
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B 不符
合题意。
C、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
营养的作用,C 符合题意。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D 不符合题意。
故答
案为:C
11.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 铅在 350 ℃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 在绍兴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 在绍兴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答案】 D
【解析】A.铅的熔点是 328℃,沸点是 1740℃,而 350℃在二者之间,因此这时铅是液态,
故 A 错误;
B.固体酒精和甲苯都有熔点,那么它们都是晶体,故 B 错误;
C.绍兴全年的温度变化在 50℃~-30℃之间,而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38℃~357℃,
前者正好在后者的范围内,因此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故 C 错误;
D.酒精温度计的测温范围:-117℃~78℃,而沸水的温度大约 100℃,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因此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故 D 正确。 故选 D。
12.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滴清水
②盖上盖玻片
③放洋葱表皮
④滴红墨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
④
④
【答案】 B
C. ②→①→③→
D. ②→③→①→④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正确顺序是这样的,第一步为“擦”:用干净
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第二步为“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
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第三步为“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
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第四步为“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
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第五步为“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
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第六步为“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
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2~3 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①滴清水,③放洋葱表皮,②盖上盖玻片,④滴红墨水. 故
答案为:B
13.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 5℃时测得的长度为 L1 ,
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 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 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如果在 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 1 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
的长度
C. 如果在 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 1 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
的长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A.如果两种物质的膨胀程度相同,那么两个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
为 L1>L2 , 所以 L2
A.
A
B.
B
【答案】 B
C.
C
D.
D
【解析】A.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时,此距离是一定的,但皮尺上的分度值的
真实长度变大,而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所以测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偏小,A 错误;
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导致头发丝的宽度
测量结果偏大,计算得到的直径也偏大,B 正确;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示数会
偏小,C 错误;
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
确,仰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小,D 错误。故答案为:B
16.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
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 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 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 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 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答案】 D
【解析】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
完成。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故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
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的方法,蚯蚓存活时间最长。故选:D
17.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 l 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 d,瓶
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 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
的高度为 l2 , 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