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这是因为与水相比,砂石的比热容更大 B. “炙手可热”、“钻木取火”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C. 暑假同学们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 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故 A 错误; B.炙手可热指烤火,没有能量转化,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钻木取火将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B 错误; C.厨房里菜香四溢,是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 C 正确; D.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 错误。 故选 C。 2.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 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 抽出玻璃板,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 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热运动受温度影响,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此时主要表现为存在 引力,故 B 错误,B 符合题意; C.抽出玻璃板,下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会向上瓶空气渗入,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 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 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相互渗 入对方空隙使体积变小,故 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 选项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中,哪一个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相同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是把水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与 汽油机中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过程相同。A 为压缩冲程,B 为排气冲程,C 为做功冲程,D 为吸气冲程。 故选 C。 4. 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 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 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A 错误; B.用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 B 错误; C.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接触后的验电器带负电,故 C 错误;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 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 箔片会张开,故 D 正确. 5. 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手机电池的电压是 220V B.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 220V C.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2A D. 普通壁挂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5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手机电池的电压为 3.7V,不是 220V,故 A 不符合题意;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 36V,故 B 不符合题意; C.教室中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的功率在 40W 左右,根据 P=UI,正常工作时通过日光灯的电流
大约为 故 C 不符合题意; I P U  40W 0.2A 220V  D.普通壁挂式空调的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在 1100W 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 I    P U  1100W 5A 220V 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6. 小英回家时发现有两个开关可以控制小区的门,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电动机都会工作, 把门打开,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电动机都会工作,把门打开,这表明两个开关 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7. 如图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 1A,若此时经过 a 点的电流大小是 0.4A,则经 过 b 点的电流大小是( ) A. 1A 【答案】C B. 0.8A C. 0.6A D. 0.4A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并联电路,电流表在干路,若此时经过 a 点的电流大小 是 0.4A,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经过 b 点的电流大小是 I b  I - I a  1A - 0.4A 0.6A  经过 b 点的电流大小是 0.6A。 故选 C。 8.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某同学按如图(a)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用电 压表分别测量 Uab、Ubc、Uac 三处电压,关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不用考虑开关的状态 B. 测出 Uab 间电压后,保持 b 不动,将 a 改接到 c,可以测出 Ubc C.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 b 所示的情况,必须将电压表校零 D. 实验时电压表示数 Uab=Uac,且示数不为 0,可能是 a、b 之间发生了断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故 A 错误; B.用电压表测出 Uab 间电压后,保持 b 不动,将 a 改接到 c,虽然此时电压表与 L2 并联,但 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会反偏,所以不能测出 L2 两端的电 压 Ubc,故 B 错误; C.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 b 所示的情况,即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压表 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需要将电压表的正负极接线柱互换,故 C 错误; D.实验时电压表示数 Uab=Uac,且示数不为 0,说明 a、b 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 a、 b 之间发生了断路(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也可能是 b、c 间发生了短路, 故 D 正确. 9.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滑动时,下列四种接法中,变阻器阻值变大的是 A. B.
C. 【答案】C 【解析】 D. 【详解】A.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零,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向右(b 端)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短,滑动变 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向右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长,滑动变阻器接入 电路的阻值变大,故 C 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向右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短,滑动变阻器连入 电路的阻值变小,故 D 不符合题意. 10.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发现灯泡 L1 亮,L2 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 P,L1 变亮,L2 始终 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灯泡 L2 短路 D. 灯泡 L2 断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图电路为串联电路,闭合开关 S,发现灯泡 L1 亮,L2 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 P, L1 变亮,L2 始终不亮,说明滑动变阻器对 L2 起不到控制作用,电路仍为通路,故灯泡 L2 短路.答 案选 C.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燃机消耗的燃料越多,其效率越高 B.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C.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可能增加 D.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内燃机消耗的燃料越多与效率无关,效率是有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故 A 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 B 错误;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可能增加是正确的,故 C 正确;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是正确的,故 D 正确。 故选 CD。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 S 闭合,电路正常工作,滑片 P 向右移动过 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 L 变亮 C. 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BC 【解析】 B. 电路的总电阻增大 D. 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 【详解】电路为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量滑动变 阻器电压; BD.滑片 P 向右移动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根据公式 UI  讨论可知,电流表示数 R 逐渐变小,B 正确,D 错误; A.根据公式 P I R 2 讨论可知,小灯泡电功率变小,亮度变暗,A 错误; C.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滑片 P 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 串联电路分压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C 正确。 故选 BC。 13. 如图所示是电阻 RA 和 RB 的 I-U 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 RA 两端电压为 0V 时,RA 的阻值是 10Ω B. 当 RB 两端电压为 2V 时,通过 RB 的电流为 0.1A C. 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 RA 和 RB 的电流之比为 1:2 D. 当两电阻串联时,RA 和 RB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2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 由图知,RA 为定值电阻,RA= 6V 0.6A 10Ω,故 A 正确; =10Ω,当 RA 两端电压为 0V 时,RA 的阻值是 B. 由图知,当 RB 两端电压为 2V 时,通过 RB 的电流为 0.1A,故 B 正确; C.当两电阻并联时,电压相等,由图知,通过 RA 和 RB的电流之比为 2:1,故 C 错误; D. 当两电阻串联时,电流相等,由图知,RA 和 RB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2,故 D 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0 分) 14. 2020 年 5 月 5 日,我国“长征五号 B”大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 是因为液态氢的______较大;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上升,是内能转化为______ 能。 【答案】 ①. 热值 ②. 机械能 【解析】 【分析】 【详解】[1]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较大,燃烧同样质量的液氢和其他 燃料,液氢放出的热量更多。 [2] 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上升,是燃气对火箭做功,使火箭机械能增加,是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能。 15.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一杯冲好的茶水香气四溢,这属于__________现象;拿茶杯的手 感觉很热,这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答案】 ①. 扩散 ②. 热传递 【解析】 【详解】[1]茶水香气四溢,这 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拿茶杯的手感觉很热,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6. 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只有第三个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其他冲程是靠飞轮的 ___________来完成的;若飞轮的转速为 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做功 ___________ 次。 【答案】 ①. 惯性 ②. 10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