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 1~6 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熔化
B. 湖水结冰
C. 纸张燃烧
D. 矿石粉
碎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
B、湖水结冰,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矿石粉碎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C
2.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桔子皮属于
A. 可回收物
B. 厨余垃圾
C. 其他垃圾
D. 有害垃
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桔子皮属于厨余垃圾,故选 B。
3. 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
A. 氧气
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冷凝为水滴,故选 B。
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氮气
A. PM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PM2.5 是空气污染物。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
C、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 D。
5.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
A. 氧气
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
故选 A。
6. 下列物品使用过程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B. 纱窗
C. 搅肉机
D. 渔网
A. 漏勺
【答案】C
【解析】
【分析】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一种实验操作。
【详解】A、漏勺利用了过滤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纱窗利用了过滤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搅肉机是将物质的状态改变,并没有利用过滤原理,该选项符合题意;
D、渔网利用了过滤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回答 7—10 题。
7.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B. 试管
C. 量筒
D. 燃烧匙
A. 烧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或陶土网,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故选项符合题意;
D、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红磷
【答案】A
B. 蜡烛
C. 木炭
D. 铁丝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有水雾出现,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滴加液体
C.
倾倒液体
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检查气密性,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紧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
好,正确;
B、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正确;
C、倾倒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错误;
D、取用固体粉末,将试管倾斜,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糟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
来,正确。
故选 C。
10. 鉴别氧气、空气、氮气三种气体,可选用
A. 燃着的木条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澄清石
灰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
氧气;燃烧的木条熄灭的说明气体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
B、三种气体与二氧化碳都不反应,用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用水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三种气体都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用澄清石灰水无法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回答 11~15 题。
11.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B. 0.94%
C. 21%
D. 78%
A. 0.03%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故选:C。
12.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水
C. 二氧化碳
D. 过氧化
A. 空气
氢
【答案】A
【解析】
【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等;化
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气焊
B. 灭火
C. 炼钢
D. 急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气焊利用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故 A 不符合题意;
B、灭火一般使用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不
能用于灭火,故 B 符合题意;
C、炼钢利用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故 C 不符合题意;
D、急救利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的性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氧离子的是
B. O2
C.
-2
O
D. O2-
A. 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 2O 表示 2 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B、O2 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1 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故
-2
O 表示氧元素显-2 价,不
符合题意;
D、O2-可以表示氧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 D。
15. 氧原子中构成其原子核的微观粒子为
A. 电子、质子
C. 电子、中子
【答案】B
【解析】
B. 质子、中子
D. 质子、中子、电子
【详解】氧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8,相对原子质量为 16,中子数=16-8=8,原子核中无
电子,原子核中有 8 个质子、8 个中子,故选 B。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回答 16—20 题
16. 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 矿泉水
C. 海水
D. 雨水
A. 蒸馏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雨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7. 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B. 沉降
C. 过滤
D. 蒸馏
A. 吸附
【答案】D
【解析】
【详解】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得到的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 D。
18.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B. 丢弃尚有存水的矿泉水瓶
C. 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 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丢弃尚有存水的矿泉水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符合题意;
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9. 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来保持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 A。
20.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B.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 管中生成的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改变,说法正确;
B、该实验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C、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说法
正确;
D、由图示可知:b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法正确。
故选 B。
化学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回答 21~2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