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政治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资料共5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政治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政治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初中道德与法治《认识国家利益》 题目来源:5 月 18 日天津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认识国家利益 2.内容: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 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 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 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 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播放视频:美国三艘航母齐聚西太军演,提问:对美国三艘核动力航母齐聚朝鲜半岛东部海 域,你怎么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正如同学们所说,美国的行为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 全和利益,那什么是国家利益,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国家利益 PPT 展示:2017 年 5 月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建立一带一路,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这些对外关系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得出答案:是因为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 提问:国家利益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 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二)国家利益的体现形式 PPT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颁布。 思考:为什么国家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小组讨论 5 分钟,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结论: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继续提问:国家安全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 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 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保障。 (三)国家利益离我们远吗? 播放视频:《战狼二》经典台词片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 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如今,当你走出国门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 的祖国早已是强国姿态。虽然中国护照不能保证你去更多国家;但是,无论你身处何地、遭 遇何种危险,它都能带你安全回家。 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国家利益关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华 儿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国家利益? 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 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 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要感谢我们的祖国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 情。同时我们也要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壮大付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PPT 展示《少年中国强》,全班朗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总结国家 利益的内涵。 作业:以“我的祖国”为主题来设计一份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我想对祖国说的话 2.祖国的变化 3.感动我的爱国电影或声音(搜集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2.树立国家利益当先的意识。 【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国家安全内容,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内涵。 2.如何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参考答案】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自主开发。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特色开发。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 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共同开发。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 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靠规则》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 月 18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维护秩序靠规则 2.内容: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
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 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 其位,各尽其职,各得其所。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 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 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3.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 10 分钟。 答辩题目 1.说说社会为什么需要规则? 2.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播放因为车主或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一些交通事故场面。然 后提问学生: (1)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交通事故? (2)不遵守规则还会有哪些后果?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自行思考回答问题。 提示:是因为行人或者驾驶员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行人擅自翻越围栏,有的司机闯红绿 灯,才造成了惨剧,等等。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秩序和规则,不遵守社会秩序会造成严重 的后果,那社会规则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就势引入新课《维护秩序靠规则》。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社会规则的含义 活动一:实例探讨 教师播放一些有关于规则的小视频(例如劳动者拿着合同去法院维权,警察依法打击贩毒分 子,或者班级每天都任命值日生打扫清洁等等)。 让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讨论: (1)视频中出现了哪些社会规则? (2)你认为社会规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思考看法。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包含了纪律,道德,法律和人民约定的原则等等,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人 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二:案例探究 教师展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资料。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 法》。2005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17 次会议通过,2005 年 8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8 号公布,自 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根据 2012 年 10 月 2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9 次会议通过、2012 年 10 月 26 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7 号公布、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决定》修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 2012 年 10 月 26 日通过,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看完材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 4 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国家为什么要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 安管理处罚法》并且不断的完善它,这样的法律规则对我们的生活秩序有什么影响?学生讨 论之后派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它告诉我们该 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各方面的关系。同时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制明确了有 人破坏社会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邀请两组同学进行情景剧表演。两组同学都表演下课后食堂吃饭的排队场景。一组表演 食堂中有规则标语和志愿者维护秩序,大家按顺序排队盛饭的情况,而另一组则表演食堂中 没有规则标语,也没有志愿者维护秩序,大家一窝蜂的涌向盛饭窗口的情况。学生通过亲身 表演和亲眼观看加深对与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理解。 教师总结:看似小小的不文明不遵守秩序的行为也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良好的社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