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A 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答案】 C
【解析】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说法正确,A 错误;
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说法正确,B 错误;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错误,应该分为六大板块,C 正确;
D: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说法正确,D 错误。故选 C
2. 2020 年 5 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
图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豹猫属于(
)
A. 哺乳类
B. 鸟类
C. 爬行类
D. 两栖类
【答案】 A
【解析】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
椎动物中躯体结构的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饲养员正
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说明其属于胎生哺乳的哺乳类动物; 故答案为:A。
3.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物镜转换器 D. 载玻片
【答案】 A
【解析】由题中信息“ 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 ”可知,
小明正在进行调焦观察的操作,此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模糊的像,A 选项正确。B、
C、D 错误。 故选 A
4.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
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 25℃
C. 草履虫数量改为 20 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答案】 A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同学是探究 “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 ,所以
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需要控制营养液种类不同,而使其他条件都相同。由此可知,统一
用稻草浸出液的建议不合理,A 选项正确。营养液温度、草履虫数量、需要控制相同,B、
C 建议合理,故 B、C 错误。表格中的甲组和乙都是实验组,可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D 建议合理,D 错误。 故选 A
5.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 5 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2 厘米、2.43 厘米、2.42 厘米、2.44 厘米、2.64 厘米,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
应取 (
)
A.
2.42 厘米
B.
2.428 厘米 C.
2.43 厘米 D.
2.47 厘米
【答案】 C
【解析】比较可知,2.64cm 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
那么这个物体的测量值为:
。 故选 C。
6.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 B
D.
【解析】使用组合法测圆柱体的直径时,可以用桌面和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圆柱体,
这个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要与测量长度的刻度尺重合。此时桌面和上面三角板直角边
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体的直径。
A.上面的三角板的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重合,故 A 错误;
B.操作符合实验要求,故 B 正确;
C.上面的三角板的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重合,故 C 错误;
D.下面的桌面没有与刻度尺的某一刻度对齐,故 D 错误。 故选 B。
7.以下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火山湖
B. 海岸边的怪石
C. 喜马拉雅山
D. 沙漠中的石蘑菇
【答案】 D
【解析】A、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故 A 错误;
B、海岸边的怪石是海浪冲击形成的;故 B 错误;
C、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形成,属于内力作用;故 C 错误;
D、沙漠中的石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8.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 50g 砝码一只、10g
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
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A.
60.4g
B.
60.2g
C.
59.6g
D.
59.8g
【答案】 D
【解析】根据甲图可知,游码此时的质量为 0.6g,
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得到:m 左=m 右+0.6g ①;
根据右图可知,游码此时的质量为 0.4g,
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得到:m 左+m 球=m 右+0.4g+(50g+10g) ②;
②-①得到:m 球=59.8g。 故选 D。
9.某同学要称取 50g 水,操作步骤曾经做过以下几步:①称量一只 100mL 的空烧杯质量为 m;
②加水到天平平衡;③调节天平平衡;④再在右盘加 50g 砝码;⑤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
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
⑤
⑤
【答案】 C
C. ③①④②
D. ①⑤③②④
【解析】某同学要称取 50g 水,操作步骤为:
③调节天平平衡;
①称量一只 100mL 的空烧杯质量为 m;
④再在右盘加 50g 砝码;
②加水到天平平衡;
⑤拿下烧杯整理天平。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⑤。 故选 C。
10.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剂
C.
体
倾倒试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加热液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 A
【解析】A.倾倒试剂时,试管口略微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让试剂缓慢流入试管,
且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 A 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称量时要放在玻璃瓶内,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故 B 错误;
C.加热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
, 试管夹要
夹在距离试管口的 处,故 C 错误;
D.在点燃酒精灯时,绝对不能用另一只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否则很容易造成酒精流出发
生燃烧事故,故 D 错误。 故选 A。
11.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 8 千克/米 3 , 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
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
A.
2 千克/米 3
3
3
【答案】 A
【解析】钢瓶内氧气的质量为:m=ρV=8kg/m3×V;
B.
4 千克/米
C.
6 千克/米
D.
8 千克/米 3
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故选 A。
12.“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上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
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
计的测量范围是 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30~490℃
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金属家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该温度计虽然很小,但其量
程却比体温计大
【答案】C
【详解】
A. 测量时是利用金属镓在纳米碳管制成的温度计内受热膨胀,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从 30℃到 490℃,此范围内纳米管的热胀冷缩要很小才能不影
响测量结果,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金属镓的体积在 30℃到 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但由于其用于温度计测定温度变化
情况,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变化读取数值,不能忽略不计;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 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由题知“纳米管温度计”量程比体温计大,故 D 正确,不符
合题意。
故选 C。
13.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下列设计更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选择两个相同的量杯,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水,观察哪个量杯中水先干
B.选择两个相同的量杯,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水,观察相同时间哪个量杯中水减少的多
C.选择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水,观察哪个量筒中水先干
D.选择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水,观察相同时间哪个量筒中水减少的多
【答案】D
【详解】
量杯的口径比量筒大,若选择两个相同的量杯,因为是倒入不同质量的水,放在相同的两杯
中液体体积不一样,表面积应该不相同,所以为了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选择两个相同的量
筒,观察相同时间哪个量杯中水减少的多,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14.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铅
328
水银
-38.8
1740
357
酒精
-117
78
甲苯
-95
111
A.铅在 35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100℃的甲苯处于液态
C.常压下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D.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水银温度计大
【答案】C
【详解】
A.根据表格可知铅的熔点为 328℃,沸点为 1740℃,而 350℃在二者之间,因此铅为液态,
故 A 错误;
B.根据表格可知,甲苯的熔点为-95℃,因为-100℃<-95℃,所以-100℃ 的甲苯为固态,
故 B 错误;
C.根据表格可知,酒精的熔点为-117℃,沸点为 78℃,因此酒精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117℃
~78℃,在标准大气压小,沸水的温度为 100℃,高于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无法测量,
故 C 正确;
D.根据表格可知,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38.8℃~357℃,而酒精温度计的测温范围-117℃
~78℃,那么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大,故 D 错误。
15.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有六大板块组成,地球上的板块漂浮在海洋上面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岩石圈、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C.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属于冲积扇平原,河道两岸和底部常见沉积岩
D.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答案】D
【详解】
A、全球有六大板块组成,地球上的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故 A 错误。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故 B 错误。
C、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属于三角洲平原,河道两岸和底部常见沉积岩,故 C 错误。
D、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故 D 正确。
故选 D。
16.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
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答案】B
【详解】
B 选项属于海底扩张学说的代表,符合题意。ACD 选项属于大陆漂移说的代表,排除。
17.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
能存在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B.鲸鱼的肺通过进化后已适应水生生活
C.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较长时间生活
D.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
【答案】B
【详解】
A、 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