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杆菌)试题及答案.docx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杆菌)试题及答案
1.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2. 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3. 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
4. (2005)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5. (2000)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
6. (2001)某人在参加一次聚餐3天后,突然出现发热、腹痛和腹泻。腹泻,始为水样便,1天后转变为
7. (2000)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2次取血做肥大反应的结果:入院后第4天结果,抗H1:80,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杆菌)答案解析
1.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答案:【B】
2. 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答案:【B】
3. 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
4. (2005)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答案:【D】
5. (2000)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答案:【B】
6. (2001)某人在参加一次聚餐3天后,突然出现发热、腹痛和腹泻。腹泻,始为水样便,1天后转变为
7. (2000)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2次取血做肥大反应的结果:入院后第4天结果,抗H1:80,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杆菌)试 题及答案 共计:7 道单选题, 1.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B.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2. 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为革兰阴性杆菌 B.均为条件致病菌 C.鉴别依据生化反应 D.鉴别依据抗原构造 E.均含有菌体(O)抗原 3. 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 TO1:160.TH1: 320,PA1: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 A.伤寒潜伏期 B.伤寒感染期 C.伤寒恢复期 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 E.来自疫区健康者 4. (2005)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新型肠道病毒 70 型 D.大肠埃希菌 O:H 型 E.轮状病毒 A 组 5. (2000)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 A.肉毒外毒素 B.大肠埃希菌内毒素 C.霍乱外毒素
D.金葡菌外毒素 E.伤寒杆菌内毒素 6. (2001)某人在参加一次聚餐 3 天后,突然出现发热、腹痛和腹泻。腹 泻,始为水样便,1 天后转变为黏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感。根据以上 症状,应考虑的疾病和检查方法是 A.伤寒:取脓血便进行免疫荧光检查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取剩余食物分离致病菌 C.沙门菌食物中毒:取剩余食物分离致病菌 D.霍乱:取脓血便直接镜检 E.细菌性痢疾:取脓血便分离肠道致病菌 7. (2000)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2 次取血做肥大反应的结果:入院后 第 4 天结果,抗 H1:80,抗 O1:80,抗 A、抗 B、抗 C1:40。入院后第 12 天,抗 H、抗 O1:320,抗 A、抗 B、抗 C1:40,可能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杆菌)答 案解析 1.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答案: 【B】 题解: 2. 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答案:【B】 题解:
3. 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 TO1: 160.TH1:320,PA1: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答 案:【B】 题解: 4. (2005)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答案:【D】 题解: 5. (2000)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答案:【B】 题解: 6. (2001)某人在参加一次聚餐 3 天后,突然出现发热、腹痛和腹 泻。腹泻,始为水样便,1 天后转变为黏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 重感。根据以上症状,应考虑的疾病和检查方法是-答案:【E】 题解: 7. (2000)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2 次取血做肥大反应的结 果:入院后第 4 天结果,抗 H1:80,抗 O1:80,抗 A、抗 B、抗 C1:40。入院后第 12 天,抗 H、抗 O1:320,抗 A、抗 B、抗 C1:40,可能诊断为-答案:【A】 题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