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汉互译考研真题及答案
1.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 (75 分)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门知
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
生可能高过老师。这也是辩证法,对立面的统一。
礼记的《学记》有一段著名的话,意思也和这相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就是在今天说来,也还是颠扑不
破的。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说来很浅显,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不容易承认。
特别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人,就很不容易接受这个辩证法。老师们不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倒
也事出有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韩愈所提出来
的一个观点,但是在封建时代却并不通入。正好相反,“天地君亲师”,在封建时代,老师
是同“天地君亲”在一起,居高临下。老师毕竟是老师,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这个
观点相沿成习。
新的师生关系,是“不耻相师”,彼此平等,不分尊卑,真正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圣人无常师,师亦无常道,就是当老师的并不经常等于真理。一个
当老师的人,既要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非真理,同学生们一道来为
科学真理奋斗。
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
答案
汉译英参考译文
英译汉参考译文
在我的窗外,夜正在挣扎着醒过来;在月光下黯然无色的花园如此生动地梦见它那失
去的色彩。用石灰水刷白的墙在深蓝色的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明亮。房屋的粉墙凛冽地使明月
的光辉回荡。那是一轮满月。
月来是块石头;但它是块极为神圣的石头。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月亮是块能使男人和女
人对它产生神圣感情,或者由于它才具有神圣感情的石头。这样,有柔和的月光,它齢我
们以超越理解能力的安宁。有寒冷而严峻的月光,它向灵魂倾诉它的寂宽和绝对的孤独,它
的微不足道和肮脏不洁。有多情的月光,它使人去爱,——不但爱个人,而且有时其至爱整
个宇宙。但月亮除了通过眼睛和窗户照进心灵外,还照在身体上。月亮直接影响灵魂;但它
还能够通过难以理解而迂回曲折的途径——通过血液——影响灵魂。人类中半数的人明显地
服从于月亮的节奏而生活着;还有证据表明,不仅女人的生理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男人的
生理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神秘地随着月亮的盈缺而消长。因此会出现没有理由的喜悅,英
名其妙的痛苦和基无原因的欢笑和悔恨。这些突然而荒诞的交替变化构成我们通常的情绪变
化。这些情绪是血液和体液的产物,但血液和体液听从许多主人的指挥,主人中也包括不断
盈缺的月亮。月亮通过眼暗直接和灵魂接触,沿着血液的神秘渠道间接和灵魂接触,因此月
亮是双重的神。
我们即使把月亮想象为仅仅是一块石头,也会发现它的石头性质是个潜在的神。一块变
冷了的石头。一块没有空气环绕,不含水分的石头。它预示我们的地球在未来的形象,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