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21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 粘贴是否正确。 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请将答案用 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A.绯.红(fěi) 滞.留(zh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翘.首(qiáo) 气氛.(fèn) 教诲.(huǐ) 夕日欲颓.(tuí) C.诘.责(jié) 验颊.(jiá) 默契.(qì) 屏.息敛声(bǐng) D.凛.冽(lǐng) 炽.热(chì) 飞漱.(shù) 悄.无声息(qi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潇洒 荟粹 遗嘱 眼花潦乱 B.铿锵 操纵 建树 振耳欲聋 C.溃退 窒息 浩瀚 摧枯拉朽 D.娴熟 巍然 咆哮 掸精竭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 植人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损害。 B.电影《战狼 2》预告片中的部分片段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C. 这张新歌宣传照中,他静坐颔首低眉....显示出的不仅仅是深情更有一番游子思家的情谊。 D. 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修改:在句后添 加“的价值追求”)
B.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台,上线首日接待了超过 100 位以上来访者。 (修改:去掉“超 过”或“以上”) C.教师认为,能否有效发挥家长教育主体作用是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家庭教育的关键。(修改:去掉“能否”) D.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 (修改:将“展开” 改为“加强”) 5.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 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C.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6.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 吧,_______。 ①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 ②①③④ B. 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他的诗 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 B.《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 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 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而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 感。 注意事项: 第Ⅱ卷(129 分) 1.请用 0.5 豪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积累运用(26 分)
8.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 分) (1)岂不罹凝寒? (2)相顾无相识, ▲ ▲ 。(刘桢《赠从弟》(其二)) 。(王绩《野望》) (3)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出边陲壮阔雄奇景象的诗句是: ▲ , ▲ 。 (6)李白《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 , ▲ 。 (7)某学校 4 月份组织学生外出踏青,当一名学生看到烂漫春花次第开放,如荫绿草刚没马蹄的春景时, 想起了白居易的“ ▲ , ▲ 。” 9.根据语境,按要求在空格处仿写句子或填写成语。(3 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① ▲ (仿句),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只有② ▲ (仿写),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10.综合性学习(10 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阖家团圆的节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没有慌乱,而是居家 学习,齐心抗疫。开学后你所在的班开展“在抗疫中成长”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提炼口号】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画线句提炼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号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语(3 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 有百炼成钢。恰恰是在跌倒的时候,奋斗才能凸显其意义。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 而放弃追求,因为——人的青春只有在不断的磨砺中才能出彩,人生的意义也因不停的奋斗而进一步升华。 主题语: ▲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采访提问】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小记者身份对王晓冬进行采访提问。(3 分) 要求: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一个问题即可;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3 月 5 日,襄阳市中医医院护士王晓冬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 号……随着疫情的发展,王晓冬在一线的工作量逐渐增大。10 多天时间,她已瘦了 6 斤多。高强度的工作 及环境压力没有压倒这位 32 岁的护理骨干,相反,医护人员的职责与使命,让她在工作中越战越勇。 ▲ ------《襄阳晚报》3 月 6 日消息
(3)【谈谈理由】如果在本次“抗疫”过程中,需要邀请一位名著中的人物来武汉做志愿者。请从下面备 选人物中选一个,说说你推荐的理由。(4 分) 备选人物:A.保尔 B.傅聪 C.祥子 ▲ 11.名著阅 读理解。(4 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 》是美国著名记者 ▲ 的不朽经典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 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的是 他采访的主要地点 ▲ (3)他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 “大迁移”是指 ▲ 三、阅读(42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小题。(4 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12.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 ▲ ”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1 分) 1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8 题。(13 分) ▲ 回忆我的母亲 贾平凹 ①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 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 三年里我的噴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噴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 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 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
眼看着我,看的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 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 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 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③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重要。已经很长 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 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④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 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温太热, 每晚湿热得醒来,忧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 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⑤三周年的忌日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埭花了。但一 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 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14.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2 分) ▲ (摘自《读者》,有删改) 15.本文回忆母亲,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选取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请概括一下作者写了母亲生前的 哪几件小事。(至少写出三件)(3 分) ▲ 16.“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 去”一句中“啰啰嗦嗦”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 17.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语句分析。 (3 分) ▲ 18.“尽孝应趁早”,这句话常常被人提起。作者在结尾说“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 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应如何尽孝呢?请结合实际谈谈你 的看法。(2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3 分) 回望先生 阿岚 先生姓杨,名家树。乃维扬乡下农人子弟。先生发硬,平头,白发如繁星。先生不过四十有六。先 生戴眼镜,镜片上不下十个圈,像是漫画人物。吾辈看书离一尺,先生看书离一寸,基本就紧贴书本。先 生害近视害得苦。 先生清贫,常年穿师娘的粗布工作服。工作服上斑斑点点,是洗不掉的红墨水。先生嗜酒,竟日面色 酡红,喜凑人前说话,是一种难闻的老白干味道。先生嗜烟,抽八分钱一包的“经济”。先生嗜茶,喝粗 枝大叶的苦茶。 先生上课,未得进门先清嗓子——嗯哼嗯哼——班上霎时肃静——先生是老虎。一杯浓茶一卷书,乃 先生两件行头。 先生说书,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操浓重的苏北口音;先生喝茶,犬口饮,咭嘟咭嘟,又常径自端了空杯 出门,回头接着说书。 吾辈习以为常。 先生不讲究。常当众牌鼻涕,左一边,右一边,诱你有声。说得累了,先生竞能坐到前排空桌之上, 叉腿晃脚。忽一日竞忘记扣扣儿,害女生低头,男生坏笑。先生不知缘由,怒气冲冲,问谁在捣乱?有谁就 叫了:老师你的炉门开了!先生很窘。先生深知吾辈古文功底薄弱决心恶补。先生五时起身六时到校,抄写 一黑板“之乎者也”,数月不间断。七时未到,先生即立于门前挽臂掐表。但凡迟到,必遭先生臭骂,陇 恍然戚戚然,骇骇如过街老鼠,待先生骂够,大手一挥,一干人方得鱼贯而入,已是灰头土脸。 先生见我似可造就便紧盯不放。课堂提问无人举手先生必瞄准于我,提将而出,令我当众出丑。先生 又另设小灶,课业之外增古文若干,嘱我课外研读;又令写抒情记叙议论说明四类文体共计八篇,余苦不堪 言。 诚不敢恨先生。但此后竟与先生若即若离,避之唯恐不及。作业收齐,差人先行打探。若先生不在, 即飞奔入室,放下作业,又飞奔而出。仿佛十万火急! 高考第一日中午从考场上下来,学校送来饭食。然我头痛欲裂咽食不下,先生心急如焚。次日即安排 我进到考场附近同学家中午餐小憩。如此,我竟成了学校文科班唯一一名被录取的本科生,也是自母校创 办以来第一名文科生。去学校看红榜,见着先生我喊先生,先生就笑,我也笑,我却不曾谢先生先生辛苦, 我没有负先生。那年我十七。自此远走他乡与先生未有联络。 岁月雌陀,半生虚掷,偶然想念先生。心切切向往之,又觉相见无颜。先生为农人子弟,最懂辛勤耕 作而后收获;我是先生催开的花,却未得修成正果。拖至前年春上,惊闻先生因中风已于数年前逝去,当
下如晴天霹雳,悔恨莫及。见师娘,师娘亦不怪我,温厚平常。旋捧出先生相片予我;闲未看先生,先生看 我。我知道先生是怨了我的,但眼中仍似有期待。我不知该如何做,方能弥补我的错。 先生博学,先生厚道,先生请指点学生一二。我往俗里去想,又终究悲哀起来:先生如今已不嗜酒不抽 烟,不食人间苦茶。 哎,先生! 回望先生,一如明月无语。先生要我自悟! 19.文章用白描手法把“先生”写得个性鲜明,请结合全文,按要求填空。(4 分) 特点 事件 先生清贫 (1) ▲ 先生不讲究 “说得累了,先生竟能坐到前排空桌之上,叉腿晃脚。” (2) ▲ “先生五时起身六时到校,抄写一黑板“之乎者也”,数月不间断。” 先生严厉 (3) ▲ (4) ▲ “高考第一日中午从考场上下来,学校送来饭食,然我头痛欲裂咽食 不下,先生心急如焚。” 20.赏析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 先生发硬,平头,白发如繁星。先生不过四十有六。先生戴眼镜,镜片上不下十个圈,像是漫画人物。 21.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 处细节写了“先生”的“俗”“土”甚至不雅,你认为这些细节可不可以写进文章中?为什么?(3 分) ▲ 22.文章有几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23—27 题。(12 分)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月色人户. 户:门 B.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 C.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一起 D.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工:精巧 24.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实是欲界之.仙都 A.山岚设色之.妙 B.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C.闻之.于宋君 D.一老河兵闻之.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2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花 态 柳 情 山 容 水 意 别 是 一 种 趣 味。 27.这两段文字同是描写“月色”,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 分) ▲ 四、作文(60 分) 28.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雄鹰的幸福是追逐无边的蔚蓝;森林的幸福是织就深沉的翠绿;妈妈的幸福是呵护稚嫩的粉 红……这些幸福的颜色构成了生命的五彩缤纷。亲爱的同学,你知道吗?在今年疫情中人们的心目中,有比 这更幸福的颜色:是医护人员的洁白,是军人的橄榄绿,是国旗的鲜红,是消防战士的橙黄……那么,你 幸福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呢?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吧! 请你以“幸福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二:生活中常有不少感到。感动,缘于危难中的大爱,困难中的相助;感动,英语梦想的点燃, 理想的实现;感动,缘于矛盾的的化解,友情的建立;感动,缘于人群中的笑靥,亲人间的牵挂……一次 叮咛,一语问候,使感动浸满心田。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 600 字。 要求:认真解读以上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 校名或师生姓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