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S-32Cl-35.5Na-23Mg-24K-39
Fe-56 Zn-65 Ca-40 N-14
第Ⅰ卷(选择题共 2 大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白菜腐烂
B. 菜刀生锈
C. 水的沸腾
D. 煤气燃烧
【答案】C
【解析】
【分析】不属于化学变化就是属于物理变化。
【详解】A、白菜腐烂,白菜变成了其他物质,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B、菜刀生锈,铁变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腾,水从液体变成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D、煤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B. 蒸馏水
C. 果粒橙
D. 奶茶
A. 雪碧
【答案】A
【解析】
【详解】雪碧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果粒橙和
奶茶都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
故选 A。
【点睛】溶液是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
特征是: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都是混合物。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塞紧橡皮塞
D.
用完的滴管不清洗直接放
回原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
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
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
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
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 C。
4. 常温下,一些物质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 洁厕灵(1~2)
C. 肥皂水(8~9)
【答案】A
【解析】
B. 鸡蛋清(7~8)
D. 油污净(12~13)
【分析】pH﹤7,溶液为酸性;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
【详解】A、洁厕灵的 pH 为 1~2,pH﹤7,溶液为酸性,选项 A 正确;
B、鸡蛋清的 pH 为 7~8,pH﹥7,溶液为碱性,选项 B 不正确;
C、肥皂水的 pH 为 8~9,pH﹥7,溶液为碱性,选项 C 不正确;
D、油污净的 pH 为 12~13,pH﹥7,溶液为碱性,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A。
5.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水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 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用水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不可改变
的,错误;B.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
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
空气,正确;C. 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正确;D. 木
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燃
料,使可燃物燃烧更旺,正确。故选 A。
6.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
【答案】B
【解析】
B.
D.
【详解】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
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 1 时不写;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 价时
读铁,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 FeCl3.选 B。
7. 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 溶于水时放热
D. 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正确;
B、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故选 D。
点睛:
碱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四个: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变色
情况可以简记为:“石蓝酚红”;
2.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即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NaOH+HCl=NaCl+H2O;
4.碱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例如,Ca(OH)2+Na2CO3=CaCO3↓+2NaOH。
8. 将 X、Y、Z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 X、Z 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 Z
投入 X 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 X 产生。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B. Z>X>Y
C. X>Z>Y
D. Y>Z>X
A. Z>Y>X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将 X,Y,Z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 X,Z 能发生反应,
并放出氢气.说明金属 Y 的活动性最弱;将 Z 投入 X 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 X 产生.说明
金属 Z 的活动性强于 X,故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Z>X>Y;答案选
择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 b
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 a 和固体 b 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生石灰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试管中温度降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10.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轻的是
B. 浓盐酸
C. 生石灰
D. 氢氧化
A. 浓硫酸
钠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轻,符合题意;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质量增加,
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都会吸收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故选 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
的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
物和酸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故 A 符合题意;
B、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比如碳酸盐和盐
酸反应也有气体生成,故 B 不符合题意;
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
质量减少,故 C 符合题意;
D、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C。
【点睛】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且中和反应一定放热。
12.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将 10g 硝酸钠完全溶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D.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没有具体物质和温度,
不能判断两者关系,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会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
解度,错误;
C、将 10g 硝酸钠完全溶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g
100g+10g
100% 10%
,错误;
D、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正确。
故选 D。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中一定含氢元素,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家用洗涤剂去油污原理为乳化,而汽油去油污原理为溶解
C. 盐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 NaOH 和 CaO 溶于水时均能放出热量,是因为它们都能和水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水中含氢元素,但水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家用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即用洗涤剂去油污原理为乳化,而油污能够
溶于汽油中形成溶液,故汽油去油污原理为溶解,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盐酸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
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不发生化学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
时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4. 下列是有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及图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甲将烧杯改为塞有胶塞的锥形瓶后,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实验乙剧烈反应喷射出大量泡沫,根据该原理设计某种灭火器
C. 实验丙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因为盐酸太浓
D. 图像丁中 a 点所对应溶液中阳离子只含有钠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散逸到空气中,
将烧杯改为塞有胶塞的锥形瓶后,该装置是密封状态,二氧化碳不会逸出,可以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浓碳酸钠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剧烈,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能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C、如果盐酸的浓度过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
钙和水,从而使澄清石灰水不能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D、a 点时,稀盐酸过量,故所对应的溶液中阳离子有钠离子和氢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 D。
15. 将一定量的Zn、Fe 两种金属混合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 19.6%的 100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
反应,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
B. 0.4g
C. 0.2g
D. 1g
A. 2g
【答案】B
【解析】
【详解】将一定量的 Zn、Fe 两种金属混合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 19.6%的 100g 稀硫酸中恰好
完全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即为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则
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 100g×19.6%×
100%=0.4g。故选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 大题、共 70 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 4 页,用蓝、黑色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三、(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 20 分)
16.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现有①生石灰;②熟石灰;③固体二氧化碳;④金刚石;
⑤盐酸;⑥活性炭,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______;
(3)可以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