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题及答案.docx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资料共3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题及答案
1.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2.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3. 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4.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5. 细菌内毒素的成份是
6. 内毒素的毒性成份是
7. 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8. 外毒素特点之一是
9. 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10. 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其他脏器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
11. 具有粘附作用的物质有
12. 带菌者是指
13. 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4. 能使细菌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15.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16. 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份是
17. 在疾病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
18. 细菌毒力的强弱取决于
19. 对于菌血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20.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1.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22. 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23. 参与调理吞噬作用的受体有
24. 机体对外毒素免疫作用是依靠抗毒素的
25. 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
26.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或鹅口疮多属于
27. 不是正常菌群致病条件的是
28. 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29. 正常菌群是
30. 下列哪种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
31.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32. 条件致病菌是
33. 防止医院感染的蔓延主要针对什么环节采取措施
34. 防止医院感染蔓延的主要措施是
35. 下列疾病不需要肠道隔离的是
36.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并损害特定的靶器官、组织所出现的特征性毒性
37.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38. 革兰阴性细菌在宿主体内感染使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称为
39.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
40.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并在其中极少量繁殖,引起轻微症状,称为
41.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
42. 病原性细菌的毒力取决于
43. 在细菌感染早期出现
44. 对局部粘膜感染有重要防御作用
45. 一般在感染晚期出现的是
46. 目前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47. 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真菌是
48. 皮肤最重要的常住厌氧菌是
49. 医务人员带菌率最高的细菌是
50. 需要严格隔离的是
51. 需要呼吸道隔离的是
52. 需要接触隔离的是
53. 需要肠道隔离的是
54. 主要产生于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生菌
55. 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
56. 病原菌在血中的短暂性过程是
57. 病原菌在血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中毒症状是
58. 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59. 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60. 临床上发生的细菌二重感染属于
61. 主要见于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的感染
62. 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一般为
63. 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一般为
64.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是
65. 严重传染病的病原菌是
66. 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是
67. 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多选题)
68. 有关细菌毒素正确提法是(多选题)
69. 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多选题)
70. 内毒素可引起(多选题)
71. 内毒素的特点有(多选题)
72. 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多选题)
73.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多选题)
74. 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多选题)
75. 人体的非特异免疫包括(多选题)
76. 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多选题)
77. 有关抗胞外菌感染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有(多选题)
78. 人体非特异免疫包括(多选题)
79. 非特异免疫的特点为(多选题)
80. 正常菌群构成机体生态平衡可表现在(多选题)
81. 对人致病的细菌有(多选题)
82. 易感对象是永远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多选题)
83. 接触隔离适用的疾病有(多选题)
84. 肠道隔离适用的疾病有(多选题)
85. 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多选题)
86. ID50(半数感染量)(名词解释)
87. LD50(半数致死量)(名词解释)
88. 毒血症(名词解释)
89.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
90. 内毒素血症(名词解释)
91. 败血症(名词解释)
92. 菌血症(名词解释)
93. 感染(infection)(名词解释)
94. 致病微生物(名词解释)
95. 毒力因子(名词解释)
96. 侵入(名词解释)
97. 外毒素(名词解释)
98. 内毒素(名词解释)
99. 隐性感染(名词解释)
100. 显性感染(名词解释)
101. 特异性免疫(名词解释)
102. 血脑屏障(名词解释)
103. 自然杀伤细胞(名词解释)
104. 胞外菌(名词解释)
105. 完全吞噬(名词解释)
106. 溶菌酶(名词解释)
107. 调理吞噬作用(名词解释)
108.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名词解释)
109.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名词解释)
110. 正常菌群(normalflora)(名词解释)
111. 二重感染(名词解释)
112. 医院感染(名词解释)
113. 内源性医院感染(名词解释)
114. 外源性医院感染(名词解释)
115. 微生态平衡(名词解释)
116. 微生态失衡(名词解释)
117. 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问答题)
118. 简述致病菌引起人体全身性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情况。(问答题)
119. 何谓细菌的毒力?试述决定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问答题)
120. 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问答题)
121. 简述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问答题)
122. 简述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两种结果。(问答题)
123. 简述补体和抗体的调理作用。(问答题)
124. 细胞免疫对细胞内寄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问答题)
125. 何谓微菌落和生物膜,在细菌的黏附定植中有何作用?意义如何?(问答题)
126. 何为致病岛?其特点如何?(问答题)
127. 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发生机制。(问答题)
128.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问答题)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答案解析
1.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答案:【C】
2.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答案:【E】
3. 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答案:【B】
4.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答案:【C】
5. 细菌内毒素的成份是-答案:【D】
6. 内毒素的毒性成份是-答案:【C】
7. 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答案:【E】
8. 外毒素特点之一是-答案:【D】
9. 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答案:【A】
10. 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其他脏器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答案:【B】
11. 具有粘附作用的物质有-答案:【B】
12. 带菌者是指-答案:【C】
13. 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答案:【C】
14. 能使细菌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答案:【B】
15.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答案:【C】
16. 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份是-答案:【D】
17. 在疾病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答案:【C】
18. 细菌毒力的强弱取决于-答案:【D】
19. 对于菌血症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B】
20.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C】
21.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答案:【C】
22. 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答案:【E】
23. 参与调理吞噬作用的受体有-答案:【B】
24. 机体对外毒素免疫作用是依靠抗毒素的-答案:【C】
25. 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答案:【E】
26.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或鹅口疮多属于-答案:【A】
27. 不是正常菌群致病条件的是-答案:【E】
28. 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答案:【C】
29. 正常菌群是-答案:【E】
30. 下列哪种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答案:【D】
31.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答案:【D】
32. 条件致病菌是-答案:【B】
33. 防止医院感染的蔓延主要针对什么环节采取措施-答案:【C】
34. 防止医院感染蔓延的主要措施是-答案:【C】
35. 下列疾病不需要肠道隔离的是-答案:【B】
36.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并损害特定的靶器官、组织所出现的特征性毒性
37.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38. 革兰阴性细菌在宿主体内感染使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称为-答案:【E】
39.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答案:
40.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并在其中极少量繁殖,引起轻微症状,称为-答案:【A】
41.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答案:【C】
42. 病原性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答案:【E】
43. 在细菌感染早期出现-答案:【A】
44. 对局部粘膜感染有重要防御作用-答案:【B】
45. 一般在感染晚期出现的是-答案:【E】
46. 目前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答案:【A】
47. 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真菌是-答案:【E】
48. 皮肤最重要的常住厌氧菌是-答案:【C】
49. 医务人员带菌率最高的细菌是-答案:【B】
50. 需要严格隔离的是-答案:【A】
51. 需要呼吸道隔离的是-答案:【B】
52. 需要接触隔离的是-答案:【E】
53. 需要肠道隔离的是-答案:【C】
54. 主要产生于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生菌-答案:【A】
55. 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答案:【B】
56. 病原菌在血中的短暂性过程是-答案:【B】
57. 病原菌在血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中毒症状是-答案:【A】
58. 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答案:【C】
59. 与细菌的毒力有关-答案:【C】
60. 临床上发生的细菌二重感染属于-答案:【A】
61. 主要见于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的感染-答案:【B】
62. 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一般为-答案:【B】
63. 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一般为-答案:【A】
64.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是-答案:【C】
65. 严重传染病的病原菌是-答案:【B】
66. 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是-答案:【A】
67. 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答案:【CD】
68. 有关细菌毒素正确提法是-答案:【CDE】
69. 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答案:【ACE】
70. 内毒素可引起-答案:【ABCD】
71. 内毒素的特点有-答案:【ABCE】
72. 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答案:【CD】
73.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答案:【ABDE】
74. 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答案:【ABCE】
75. 人体的非特异免疫包括-答案:【ABCD】
76. 胞外菌感染免疫包括-答案:【AB】
77. 有关抗胞外菌感染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有-答案:【ABE】
78. 人体非特异免疫包括-答案:【ABCD】
79. 非特异免疫的特点为-答案:【ADE】
80. 正常菌群构成机体生态平衡可表现在-答案:【ABCDE】
81. 对人致病的细菌有-答案:【BCDE】
82. 易感对象是永远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答案:【BC】
83. 接触隔离适用的疾病有-答案:【CDE】
84. 肠道隔离适用的疾病有-答案:【CDE】
85. 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答案:【ABCD】
86. ID50(半数感染量)
87. LD50(半数致死量)
88. 毒血症
89. 脓毒血症
90. 内毒素血症
91. 败血症
92. 菌血症
93. 感染(infection)
94. 致病微生物
95. 毒力因子
96. 侵入
97. 外毒素
98. 内毒素
99. 隐性感染
100. 显性感染
101. 特异性免疫
102. 血脑屏障
103. 自然杀伤细胞
104. 胞外菌
105. 完全吞噬
106. 溶菌酶
107. 调理吞噬作用
108.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109.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110. 正常菌群(normalflora)
111. 二重感染
112. 医院感染
113. 内源性医院感染
114. 外源性医院感染
115. 微生态平衡
116. 微生态失衡
117. 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18. 简述致病菌引起人体全身性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情况。
119. 何谓细菌的毒力?试述决定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
120. 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
121. 简述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122. 简述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两种结果。
123. 简述补体和抗体的调理作用。
124. 细胞免疫对细胞内寄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25. 何谓微菌落和生物膜,在细菌的黏附定植中有何作用?意义如何?
126. 何为致病岛?其特点如何?
127. 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发生机制。
128. 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基础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试题及 答案 共计:66 道单选题,19 道多选题,31 道名词解释,12 道问答题, 1.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入机体的途径 2.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 B.菌毛 C.磷壁酸 D.脂多糖 E.异染颗粒 3. 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毒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4.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芽胞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5. 细菌内毒素的成份是 A.H 抗原 B.肽聚糖 C.O 抗原 D.脂多糖
E.荚膜多糖 6. 内毒素的毒性成份是 A.脂蛋白 B.脂多糖 C.脂质 A D.核心多糖 E.特异性多糖 7. 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耐热 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8. 外毒素特点之一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D.可制备成类毒素 E.耐热 9. 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A.食物中毒 B.发热 C.休克 D.DIC E.白细胞反应 10. 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其他脏器引 起多发性脓肿称为 A.菌血症 B.脓毒血症 C.内毒素血症 D.毒血症 E.败血症 11. 具有粘附作用的物质有
A.RNP B.LTA C.P 蛋白 D.DAP E.DPA 12. 带菌者是指 A.体内携带有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 B.体内携带有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C.体内携带有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人 D.体内携带有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 E.以上都不是 13. 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B.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C.性质稳定、耐热 D.毒性强 E.抗原性强 14. 能使细菌吸附到粘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R 因子 E.芽胞 15.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 全身中毒症状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16. 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份是 A.H 抗原 B.O 抗原
C.荚膜多糖 D.LPS E.肽聚糖 17. 在疾病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健康带菌者 D.带菌动物 E.患病动物 18. 细菌毒力的强弱取决于 A.细菌侵入的门户 B.机体抵抗力的强弱 C.细菌侵入的数量 D.细菌侵袭力及细菌的毒素 E.细菌能否产生芽胞 19. 对于菌血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 B.细菌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 C.细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侵入血流 D.化脓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繁殖 E.只有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侵入血流 20.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种形成 B.与生俱有,人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21.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
22. 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23. 参与调理吞噬作用的受体有 A.PHA 受体 B.C3b 受体 C.PWM 受体 D.LPS 受体 E.ConA 受体 24. 机体对外毒素免疫作用是依靠抗毒素的 A.调理作用 B.粘附作用 C.中和作用 D.灭活作用 E.清除作用 25. 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E.微生态制剂 26. 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或鹅口疮多属于 A.内源性感染 B.医源性感染 C.交叉感染 D.外源性感染 E.隐性感染 27. 不是正常菌群致病条件的是 A.寄生部位改变 B.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C.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D.菌群失调 E.药物治疗 28. 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变形杆菌 29. 正常菌群是 A.无侵袭力的细菌 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 C.健康人体内的致病菌 D.健康带菌者 E.以上都不是 30. 下列哪种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 A.霍乱弧菌 B.副溶血弧菌 C.肠炎沙门 D.大肠埃希菌 E.军团菌 31.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食物中毒 B.细菌性痢疾 C.过敏性反应 D.菌群失调症 E.霍乱样腹泻 32. 条件致病菌是 A.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非致病菌 B.正常时存在于机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 C.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基本的病原菌 D.恢复期病人排泄的病原菌 E.以上都不是
33. 防止医院感染的蔓延主要针对什么环节采取措施 A.病原体 B.宿主年龄 C.传播途径 D.医院环境 E.宿主基础疾病 34. 防止医院感染蔓延的主要措施是 A.消灭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毒灭菌 E.合理使用抗生素 35. 下列疾病不需要肠道隔离的是 A.霍乱 B.乙型肝炎 C.甲型肝炎 D.肠热症 E.细菌性霍乱 36.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并损害特定 的靶器官、组织所出现的特征性毒性症状,称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37.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 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称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38. 革兰阴性细菌在宿主体内感染使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称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39.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 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40.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并在其中极少量繁殖,引起轻微症状,称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41.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 A.细菌的侵袭力 B.机体的抵抗力 C.细菌的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 D.细菌的毒素 E.细菌的毒素与侵袭力 42. 病原性细菌的毒力取决于 A.细菌的侵袭力 B.机体的抵抗力 C.细菌的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 D.细菌的毒素 E.细菌的毒素与侵袭力 43. 在细菌感染早期出现 A.IgM B.SIgA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