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的设计 ..............................................................................1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电子电路的设计
电子电路的设计
电子电路的设计
1.1 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1
1.2 模拟电子电路的安装 ............................................................................ 5
1.3 模拟电子电路的调试 ............................................................................ 6
1.4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10
MULTISIM 7.0 介绍介绍介绍介绍 .......................................................................... 12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MULTISIM 7.0
MULTISIM 7.0
MULTISIM 7.0
一、简述............................................................................................. 12
二、MULTISIM 的组成及特点 ........................................................................ 12
三、MULTISIM 的基本功能介绍 ..................................................................... 13
四、MULTISIM 的常用操作 .......................................................................... 31
五、MULTISIM 的分析功能 ........................................................................... 38
基础实验 ...................................................................................... 40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基础实验
实验一 有源滤波器................................................................................ 40
实验二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 43
实验三 集成定时器应用 .......................................................................... 45
实验四 三相电相序检测与指示 .................................................................. 51
实验五 水位控制及报警电路...................................................................... 53
实验六 音频放大器 .............................................................................. 55
实验七 交流电源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57
实验八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 59
实验九 数控音量高效功率放大器 ............................................................... 62
实验十 省电防骚扰门铃 .......................................................................... 65
实验十一 数显电子秤的设计..................................................................... 67
实验十二 心率测试电路 .......................................................................... 68
实验十三 可调双限温度报警电路 ................................................................ 70
实验十四 电冰箱开门报警电路 ................................................................... 75
实验十五 LED 水位计及报警电路 ................................................................. 80
实验十六 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 83
实验十七 智力竞赛抢答器 ........................................................................ 88
实验十八 简易数显频率计的设计 ............................................................... 94
设计实验 ...................................................................................... 97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实验一 酒精传感器制作的检测报警器.......................................................... 97
实验二 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制作的高速公路车辆计数器 ................................. 99
实验三 光电指套式传感器制作的光电数字式脉搏计 ......................................... 101
实验四 温度传感器——电子温度计 ............................................................. 105
实验五 气敏传感器—禁止吸烟警告器电路 .................................................... 106
实验六 力敏传感器—电子称重计电路 .......................................................... 107
实验七 力敏传感器——便携式电子血压计..................................................... 108
实验八 超声波倒车防撞报警电路 .............................................................. 111
实验九 体温监测报警器 ......................................................................... 112
综合实验 .................................................................................. 114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综合实验
实验一 可编程函数发生器 ....................................................................... 114
实验二 电话线路防盗器 .......................................................................... 116
实验三 简易声控电路 ............................................................................ 118
实验四 物品遗留提醒报警器.................................................................... 119
实验五 简易玩具电子琴 ......................................................................... 121
实验六 多功能音乐门铃 ......................................................................... 122
第一章 电子电路的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是综合运用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过程,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查
阅有关资料、方案比较及确定,以及设计计算选取元器件等环节,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
性能和经济指标良好的电路。由于电子元器件参数的离散性,加之设计者缺乏经验,理论上设
计出来的电路,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通过实验、调试来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
的问题,使设计方案逐步完善,以达到设计要求。
模拟电路的设计,首先要根据电路的实际要求,拟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在确定方案
的过程中,应当反复研究设计要求、性能指标,然后根据确定的方案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电路,
并对各单元电路进行初步的设计,包括电路形式的确定、参数的计算、元器件的选用等。最后
将设计好的各单元电路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完整电路。
1.1 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1.1.1 总体方案的确定
所谓总体方案,就是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和性能指标把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单元电
路,并画出一个能反映出各单元功能的整体原理框图。这种框图不必太详细,总体的原理反映
清楚就行了,必要时可加简要的文字说明。
例如在模拟电路中经常采用的多级放大电路,一般可分为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三个部
分,如图 1-1 所示。在确定总体方案时,要根据放大器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
和噪声系数等性能指标要求来确定电路结构。
信号源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负载
图 1-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对输入级,首先应考虑其输入电阻必须与信号源内阻相适应,根据信号源的特点来确定电
路的形式。同时由于输入级的噪声会对整个电路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求其噪声系数小。对中
间级,主要是提高电压增益,当要求增益较高时,一级放大器难以满足要求,可以由若干级组
成。在确定总体方案时,就要根据总的增益的要求来确定其级数。输出级主要是向负载提供足
够的功率,因此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动态范围和负载能力,应根据负载情况来确定电路的形式。
为了改善放大器的性能,使之达到实际要求,在总体方案确定时还应考虑电路中采用何种类型
的负反馈。
由于符合要求的总体方案可能有多种,设计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参阅有关资料,对
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行性进行反复的比较,最后选择出功能全、运行可靠、简单经济、技
术先进的最佳设计方案。
1.1.2 单元电路设计
一个复杂的电子电路,一般都由若干个单元电路组合而成。对单元电路进行设计,实际
上是把复杂的任务简单化,这样便可利用学过的基本知识来完成较复杂的设计任务。只有各单
元电路的设计合理,才能保证整体电路设计的质量。
在单元电路设计前,首先应根据各单元应完成的任务,拟定出各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1
并选择电路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可在保证电路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采用典型电路或参
考较成熟的常用电路,但设计者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使所设计的电路有所改进。
在每个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本单元电路的合理性,还应考虑各单元之间
的相互影响,前后之间要互相配合,同时注意各部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1.1.3 电路参数计算
在电路基本形式确定之后,便可根据性能指标要求,运用模拟电路的理论知识,对各单
元电路的有关元器件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例如放大电路,应根据增益或输出电压、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通频带、失真度和稳定性等指标,计算电源电压、各电阻的阻值和功率、各电容的
容量及工作电压等参数。
在进行元件参数计算时,应在正确理解电路原理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计算公式,有的可
以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对于计算结果还要善于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处理,然后确定元器件的有
关参数。一般来说,对元器件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功耗和频率等参数,必须满足电路设计
指标的要求,对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应留有足够的富裕量。对电阻、电容的参数,应取与计算值
相近的标称值。
1.1.4 元器件的选择
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最合适的元器件,用最合理的电路形式把它们组
合起来,以实现要求的功能。实践证明,电子电路的各种故障,往往以元器件的故障、损坏形
式表现出来。究其原因,并非都是元器件本身缺陷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对元器件的选用不当所
致。因此,在进行电路总体方案设计和单元电路的参数计算时,都应考虑如何选择元器件的问
题。
一般来说,选择元器件应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1)从具体问题和电路的总体方案出发,确定需要哪些元器件,每个元器件应具备哪些
功能。在单元电路的参数计算时,应根据电路指标要求、工作环境等,确定所选元器件参数的
额定值,并留有足够的富裕量,使其在低于额定值的条件下工作。
(2)在保证满足电路设计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以提高
它们的复用率。要在仔细分析比较同类元器件在品种、规格、型号和制造厂商之间的差异后,
选用便于安装、货源充足、价格低廉、信誉好、产品质量高的制造厂生产的元器件。
下面介绍常用元器件选择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1)集成电路的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可实现许多单元电路甚至某些电子系统的功能,因此,电子电路选用集成电
路既方便又灵活,它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设计过程,而且减小了电路的体积,提高了电路工作的
可靠性,安装和调试也极其方便。因此,在电子电路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用集成电路。常用的
模拟集成电路有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仪器用放大器、视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模拟乘
法器、函数发生器、稳压器等。由于集成电路的品种很多,在选用时首先应根据总体方案确定
选用什么功能的集成电路,然后考虑所选集成电路的性能,最后根据价格、货源等因素选择某
种型号的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封装一般有陶瓷(或塑料)扁平式、金属圆形(或菱形)和塑料双列直插式
三种。双列直插式封装便于安装和调试,更换也比较方便,目前大都选用这种封装形式的集成
电路。
2)半导体分立器件的选择
对于某些功能比较简单,只要用少量半导体分立器件就能解决问题的电子电路,一般可
以选用半导体分立器件。另外,在某些信号频率高、工作电压高、电流大或要求噪声极低等特
殊电路中,也常采用半导体分立器件。
半导体分立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其他一些特殊的半导体器件,选用时
2
应根据电路设计中的具体用途和要求来确定选用哪一种器件。对于同一种半导体器件,型号不
同时适用的场合也不同,选用时必须注意。例如,在选用二极管时,首先要看其用途,用于整
流时应选用整流二极管;高压整流,则应选用硅整流堆。用于高频检波时应选用高频检波二极
管。在高速脉冲电路中则应选用开关二极管。在选用半导体器件时,应根据电路设计中的有关
参数,查阅半导体器件手册,使其实际使用的管压降、工作电流、频率、功耗和环境温度等都
不超过手册中的规定值,以保证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安全工作。
在选用晶体三极管时,首先要确定管子的类型,是 NPN 型还是 PNP 型,然后根据电路设
计指标的要求选用所需型号的管子。例如,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确定选用相应工作频率的三极
管,根据输出功率确定选用相应输出功率的三极管。另外再考虑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β、特征
频率 Tf 等参数。
三极管的极限参数有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CMI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CMP 等。这些参数反映了三极管在实际使用时应受到的限制。在选
用三极管时,要查阅手册,了解这些参数,使三极管使用时不超过这些参数,并且还应留有一
定的富裕量。
BRU
(CEO
)
3)电阻器的选择
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其种类很多,性能各异。根据电阻器的结构形式
分类,有固定电阻器、可调电阻器和电位器。在选用时首先应根据其在电路中的用途确定选用
哪一种结构形式的电阻器。
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标称阻值及容许误差、额定功率(共分为 19 个等级,常用的有
W
1
4
、 W
1
、1W、2W 等)和温度系数等。表 1-1 列出了电阻器的标值系列和容许误
8
差。表中所列数值再乘以 n10 ,构成实际电阻的标称阻值(其中 n 为正数或负数,单位为 W )。
、 W
1
2
系列代号
容许误差
系列标称阻
值
E24
%5–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表 1-1 电阻器标称值系列和容许误差
E12
%10
1.0
E6
%20
1.0
系列代号
容许误差
1.2
1.5
1.8
2.2
2.7
2.2
系列标称
阻值
E24
%5–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E12
%10
3.3
3.9
4.7
5.6
6.8
8.2
E6
%20
3.3
4.7
6.8
在电子电路中,对电阻器阻值的要求,一般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因此,除精密电阻器或
特殊需要的自制电阻外,通常都选用标称值的通用电阻器。容许误差分别为 %5–
、
%10
、
%20
。
为了使电阻器在电路中安全运行,起额定功率应大于电阻器在电路中实际消耗功率的一倍
以上。此外,电阻器的使用电压不应超过其容许的最高工作电压。
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在一般电子电路中,对电阻器的要求
并不高,可选用价格便宜、体积小的碳膜电阻器。在低噪声和耐热性、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路
中,可选用金属膜电阻器或线绕电阻器。在高频电路中,可选用自身电感量很小的合金箔电阻
器。要求在高温下工作是,可选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
3
–
–
–
–
–
–
在选用电阻器是,除了要考虑其性能和特点外,还应根据安装和机械结构的需要,考虑
电位器的尺寸大小和旋转轴柄的长短、轴端的式样及轴上是否需要紧锁装置等。
4)电容器的选择
电容器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起种类很多,按起结构分,有固定电容器、半可变
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三种。电容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标称容量及容许误差、额定工作电压、
绝缘电阻、损耗等,表 1-2 列出了固定电容器的标称容量系列和容许误差,表中所列数值乘以
10,构成实际电容的标称容量(其中 n 为正数或负数,单位为 pF)。
表 1-2 固定电容器标称容量系列和容许误差
系列代号
容许误差
E24
(Ⅰ级)
%5–
10,11,12,13,15,16,
18,20,22,24,27,30,
33,36,39,43,47,51,
56,62,75,82,91
标称容量
E12
(Ⅱ级)
%10
10,12,15,18,22,27,
33,39,47,56,68,82
E6
(Ⅲ级)
%20
10,15,22,33,47,68
在选用电容器时,首先要根据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工作环境来确定其类型。例如,在耦合、
旁路、电源滤波及去耦电路中,由于对电容的精度要求不高,可选择价格低、误差大、稳定性
较差的铝电解电容器。对于高频电路中的滤波、旁路电容器,可选择无电感的铁电陶瓷电容器
或独石电容器。应用于高压环境中的电容器,可选用耐压较高、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的云母
电容器、高压瓷介质电容器或高压穿心式电容器。
在需要同时兼顾高频和低频是,可以用一支容量大的铝电解电容器与另一支容量小的无
感电容器并联使用。
在电源滤波电路中,用一支容量较大的铝电解电容器就可以起到滤波作用,但这种电容
器的电感效应大,对高次谐波的滤波效果较差,为此通常再并联一支 0.01uF~0.1uF 的高频滤
波电容器(如高频瓷介质电容器),起滤波效果就更佳。
电容器的容量应根据电路的要求选用标称值。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其标称
系列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选用时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电容器的容许误差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如表 5-2 所示。大多数情况下,对电容器的滤波
要求不高,除震荡、定时、选频等电路外,一般对容许误差并无严格要求。
为了使电容器能在电路中长期可靠地工作,其实际工作电压不仅不能超过它的耐压值(或
称电容器的直流工作电压),而且还要留有足够的富裕量,一般选用耐压值为其实际工作电压
的两倍以上。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所加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同样不可超过它的耐压值。
由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介质并非绝对的绝缘体,它们间的电阻称为绝缘电阻,其值一般
在 1 000 兆欧以上。绝缘电阻小,不仅会引起绝缘能量的损耗,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而且还
会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所以,选用电容器时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1.1.5 电路图的画法
各单元电路设计完毕之后,应画出总电阻图,以便为电路的组装调试和维修提供依据。
电路图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路图的总体安排要合理,图面必须紧凑而清晰,元器件饿连接的排列必须均匀,
连线画成水平线或竖线。在折弯处要画成直角,而不要画成斜线或曲线。两条连线相交时,如
果两线在电器上是相通的,则在两线的交点处要打上墨点。
(2)电路图中的所有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必须使用国家统一的标准符号。各种符号在同一
种图上的大小要比例合适,同一种符号的大小要尽量一致。元器件图形符号的排列方向与图纸
的底边平行或垂直,尽量避免使用斜线排列。
(3)图中的每个元器件应写明其文字符号饿主要的参数,中大规模电路在电路图中一般
只用方框表示,但方框中应标明其型号,方框边线的两侧标出管脚编号及其功能名称。
4
–
–
(4)电路图中的信号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自左致右,自下而上,按信号
的流向画出个单元电路,而且尽量要画在同一张图上。如果电路比较复杂,也可分画成几张图,
但应把主电路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而把一些相对独立或次要的部分画在另外的图纸上,并用
适当的方式说明各图纸在电路连线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图纸的断口处做上标记。标明连线代号,
并标出信号从一张图纸到另一张图纸的引出点和引入点。
(5)电路图画好后要仔细检查有无错误,特别是二极管的方向,有极电容器的极性和电
源的极性等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更要认真的检查。
1.2 模拟电子电路的安装
电子电路设计完成后,都要安装成实验电路,以便对理论设计做出检验,如不能达到要求,
还需要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使之达到实验要求和更加完善。尤其对初学者由于没有经验,
更需要经过多次的实验和修改,才能使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要。实践证明,一个理论设计十分
合理的电子电路,由于电路安装不当,将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性能,甚至使电路根本无法工作。
因此,电子电路的结构布局,元器件的安排布置,线路的走向及连接线路的可靠性等实际安装
技术,是完成电子电路设计的重要的环节。作为实验和课程设计,一般采用在电路板上焊接或
在面包板上插接的方法安装电子电路。下面介绍电子电路安装的一些基本知识。
1.2.1 整体结构布局和元器件的安置
在电子电路安装过程中,整体结构布局和元器件的安置,首先应考虑电气性能上的合理
性,其次要尽可能注意整齐美观,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结构布局要合理,要根据电路板或面包板的面积,合理布置元器件的密度。当
电路较复杂时,可由几块电路板组成,相互之间再用连线或电路板插座连成整体。要充分利用
每块电路板的使用面积,并尽量相互间的连线。为此,最好按电路功能的不同分配电路板。
(2)元器件的安置要便于调试、测量和更换。电路图中相邻的元器件,在安装时原则上
应近安置。不同级的元器件不要混在一起,输入级和输出级之间不能靠近,以免引起级与级之
间的寄生耦合,十干扰和噪声增大,甚至产生寄生振荡。
(3)对于有磁场产生相互影响和干扰的元器件,应尽可能分开或采取自身屏蔽。如有输
入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时,应将二者相互垂直安装。
(4)发热元器件(如功率管)的安置要尽可能靠电路板的边缘,有利于散热,必要时需
加装散热器。为保证电路稳定工作,晶体管、热敏器件等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要尽量远离发热
元器件。
(5)元器件的标志(如型号和参数)安装时一律向外,以便检查。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
安装方向原则上应横平竖直。查接集成电路时首先要认清管脚排列的方向,所有集成电路的插
入方向应保持一致,集成电路上有缺口或小孔标记的一端一般在左侧。
(6)元器件的安置还应注意中心平衡和稳定,对较重的元器件安装时,高度要尽量降低,
使中心贴近电路板。对于各种可调的元器件应安置在便于调整的位置。
1.2.2 正确布线
电子电路布线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其外观,而且是影响电子电路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路中(特别是较高频率的电路)常见的自激振荡,往往就是由于布线不合理所致。因此,为
了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电路在安装时的布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布线应直线排列,并做到横平竖直,以减小分布参数对电路的影响。走线要尽
可能短,信号线不可迂回,尽量不要形成闭合回路。信号线之间、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不要平
行,以防让寄生耦合而引起电路自激。
(2)布线应贴近电路板,不应悬空,更不要跨接在元器件上面,走线之间应避免相互重
5
叠,电源线不要紧靠有源器件的引脚,以免测量时不小心造成短路。
(3)为使布线整洁美观,并便于测量和检查,要尽可能选用不同颜色的导线。电源线的
正、负极和地线的颜色应有规律,通常用红色线接电源正极,黑色或蓝色线接负极,地线一般
用黑色线。
(4)布线时一般先布置电源线和地线,再布置信号线。布线时要根据电路原理图或装配
图,从输入级到输出级布线,切记东接一根西接一根没有规律,这样容易形成错线和漏线。
(5)地线(公共端)是所有信号共同使用的通路,一般地线较长,为了减小信号通过公
共阻抗的耦合,地线要求选用较粗的导线。对于高频信号,输出线与输入级不允许共用一条地
线,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各放大级的接地元件应尽量采用一接地的方式。各种高频和低频去耦
电容器的接地端 ,应尽量远离输入级的接地点。
1.2.3 电路板的焊接
电子电路性能的好坏,不但与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质量、且还与电路的装接质量有关。
在电路板上焊接电子元器件,是装接电子电路常用的方法。装接质量取决于焊接式具和焊料,
还取决于焊接技术。
焊接工艺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从而影响电子电路的整体性能,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求
焊接牢固,一定不能有虚焊,因为虚焊将会给电路造成严重的隐患,给高度和检修工作带来极
大的麻烦。其次作为一个高质量的焊点就是光亮、圆滑、焊点大小适中。下面介绍锡焊操作中
的一些基本要领。
1)净化焊件表面
由于焊锡不能润湿金属氧化物,因此,电子元器件和导线在焊接前都必须将表面刮净(镀金
和镀银等焊件不必刮),使金属呈现光泽,并及时搪锡。净化后的焊件不可用手触摸,以免焊
件重新被氧化。
2)控制焊接时间和温度
由于不同的焊件有不现的所变容量和导热率,因此,可焊性也不责骂。在焊接时应根据不
同的焊接对象,控制焊接的时间,从而控制焊点的温度。焊接时间太短,温度不够,焊锡沾不
上或呈“豆腐渣”状,这样极易形成虚焊。反之,焊接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不仅使焊剂失效,
焊点不易存锡,而且会赞成焊锡流淌,引起电路短路,甚至烫坏元器件。
3)掌握焊锡用量
焊锡太少,焊点不牢。但用量过多,将在焊点上形成焊锡的过多堆积,这不仅有损美观,
也容易形成假焊或造成电路短路。因此,在焊接时烙铁头上的沾锡多少是要根据焊点大小来决
定,一般以能包住被焊物体并形成一个圆滑的焊点为宜。
4)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
焊接时,待电烙铁加热后,在烙铁头的刃口处沾上适量的焊锡,放在被焊物件的位置,并
保持一定的角度,当形成焊点后电烙铁要迅速离开。焊接时必须扶稳焊件,在焊锡未凝固前不
得晃动焊件,以免成虚焊,当焊接怕热元器件时,可用镊子夹住其引线帮助散热。焊接完毕之
后就认真检查焊点,以确保焊接质量。
1.3 模拟电子电路的调试
电子电路的调试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电子电路的测试和调整两个方面。
测试是对已经安装完成的电路进行参数及工作状态的测量,调整是在测量的基础上对电路元器
件的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正,使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电子电路的调试通常用两种
方法。
第一种称为分块高度法,这是采用边安装边调试的方法。由于电子电路一般都由苦干个单
6
元电路组成。因此,把一个复杂的电路按原理图上的功能分成若干个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安装
和调试。在完成各单元电路调试的基础上,扩大安装和调试的范围,最后完成整机的调试。采
用这种方法既便于调试,以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新设计的电路,这是一种常用
的方法。
第二种称为统一调试法,这是在整个电路安装完成之后,进行一次性的统一调试。这种方
法一般适用于简单电路或已定型的产品。
上述两种方法的调试步骤基本一样,具体介绍如下。
1.3.1 通电前的检查
电路安装好后,必须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对电路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以便发现并
纠正电路在安装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避免在电路通电后发生不必要的故障,甚至损坏元件主
要内容有:
(1)检查元器件
检查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瑾各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时可对照原理图或装配图进行检
查。在检查时还要注意各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的接触是否良好。特别注意集成芯
片的方向和引脚、二极管管脚、二极管的方向和电解电容器的极性等是否连接正确。
(2)检查连线
电路连线的错误是造成电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通电前必须检查所有连线是否
正确,包括错线、多线和少线等、查线过程中还要注意各连线的接触点是否良好。在有焊接的
地方应检查焊点是否牢固。
(4)检查电源进线
在检查电源的进线时,先查看一下线的正、负极性是否接对。然后用万用表的“X1”档测
量进线之间有无短路现象,再用万用表的“ 10K
源进线之间有短路或开路现象时,不能接通电源,必须有排除故障后才能通电。
”档检查两进线间有无开路现象。如电
1.3.2 通电检查
在上述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晓电压相符的电源接入电路。电源接通后不应急于
测量数据或观察结果,而应首先观察电路中有无异常现象。如有无冒烟,是否闻到异常现象,
则应立即判断电源,重新检查电路并找出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
1.3.3 静态调试
这是在电路接通电源而没有接入外加信号的情况下,对电路直流工作状态进行的测量和调
试。如在模拟电路中,对各级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进行测量,三极管 BEU 和 CEU 值是否正常,
CEU » 说明管子饱和或已损坏。对于集成运算放大
如果
BEU = 说明管子截止或者已损坏。
0
0
器则应测量各有关管脚的直流电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数字电路,就是在输入端加固定电平时,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值于设计值相比较有无
超出允许范围,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通过静态调试可以判断电路的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工作状态不符合要求,则应及时调整电路参
数,直至各测量值符合要求为止。如果发现一损坏元器件,应及时更换,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1.3.4 动态调试
电路经过静态调试并已达到设计要求后,便可以在输入端接入信号进行动态调试。对于模
拟电路一般应按照信号的流向,从输入级开始逐级向后进行调试。当输入端加入适当频率和幅
7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