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 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第一部分(1~4 题 20 分) 径.自( 畜.生( 【答案】 ) 伶.俐( )恐吓.( ①. jing 坎 ⑧. 帜 【解析】 )契诃.夫( ) kuí( )梧 )kǎn( )肩 旗 zhì( ) ②. ling ③. hē ④. 魁 ⑤. chù ⑥. hè ⑦.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径自(jìng zì):凭自己的意愿行动;自己直接行动;直接,径直。 伶俐(líng lì):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做事干脆利落。 契诃夫(qì hē f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 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 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魁梧(kuí wú):(身体)强壮高大。 畜生(chù sheng):家里饲养的、用于获利的动物。 恐吓(kǒng hè):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坎肩(kǎn jiān):无袖短上衣。 旗帜(qí zhì):各种旗子的总称;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比喻榜样。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 (5)《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 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答案】 ①.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③. 古今多少事 ④. 浊 酒一杯家万里 ⑤.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⑥. 以中有足乐者 ⑦.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 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衡、雁、雕、满、酒、奉”等字容易写错。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 也称“折桂”。 B. 《溜索》的作者是阿城,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C. 《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常识。D 项应该是“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 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综合性学习。(6 分) 4. 三年的初中生活是同学们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一段。12 月 10 日下午班会课,九(1)班 准备开展一次“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并完成 以下任务。 (1)如果请你策划,你准备设计什么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顶。 (2)请在你设计的项目中,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主要环节: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 (3)如果大家推选你以班委会名义给学校团委书记黄老师写一封邀请信,请他参加这次主 题班会,你准备怎样写?(限 50 字左右,格式符合书信要求) 【答案】(1)示例:编写班史;举行毕业晚会;毕业留言。 (2) ①. 示例:项目名称:举行毕业晚会; ②. 主要环节:交流各自今后的打算。 ③. 理由:全班同学都能参加,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且能倾听同学们的心声。 (3)示例: 黄老师: 我班拟于 l2 月 l0 日下午班会课举行“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主题班会,恭请 您届时莅临指导。 此致 敬礼 【解析】 九(l)班班委会 2021 年 12 月 9 日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活动设计要与主题密切相关,同时注意名称的拟写尽量与所给的示例 名称结构相同,做到简洁明了,易懂易记。结合即将毕业“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 主题设计即可。 示例:看初中三年班级参加活动的视频、给老师写一封信等。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环节并阐述设计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项目名称:毕业留言; 主要环节:填写毕业时相对同学说的话。 理由:全班同学都能参加,可以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表达对同学的祝福。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邀请函的能力。注意 50 字左右,格式符合书信要求的限制。 邀请函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出的请约性书信,解题时注 意明确邀请函的写作目的及体例,语言要简洁明了,大方得体。本题第一行正中间首先写标 题,标题可以直接写为“邀请函”三个字;然后第二行顶格写称呼及问候语(如:黄老师); 接着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交代清楚邀请的原因(举行“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 主题班会),活动的具体时间(l2 月 l0 日下午班会课),具体地点(九 1 班教室),最后加上礼 节性问候语或恭候语“敬请您拔冗与会”“敬请光临”等语结束;右下角分两行写落款,上 面是举办单位(九 1 班班委会),下面是具体的邀请时间(***年**月**日),注意发函日期 要早于活动举行的日期。 一、(5 分) 阅读《满江红》,完成小题 第 二 部 分(5~22 题 50 分)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 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6.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7. 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答案】5. 秋瑾 6. 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 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7. 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抒发
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解析】 【分析】这首词是秋瑾在 1903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 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这首词反映 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 怀。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常识。《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根据对词的理解,抓住“篱下黄花” 的意象,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形象写出词中所展现出来的面面。示例:中秋时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秋色明净,就好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大意是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通过对句子大意的理 解,可知该句抒写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忧,然后 再结合该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进行赏析。 【点睛】参考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 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 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 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 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 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 的衣襟。 二、(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不读,朱熹扣④其学, 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 出街衙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⑪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⑫恐污其履,转入京城, (节选自《夜航船》)
渐多泥泞,偶一沾濡⑬,更不复顾惜。居⑭身之道,亦犹是耳。傥⑮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节选自《松窗梦语》 ①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②啖:吃。③荠:荠菜。④扣:探问。⑤王公 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 备。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 ⑩蹑:穿(鞋)。⑪历:经过。⑫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⑬沾濡:浸湿。⑭居:守持。⑮ 傥:倘若,假如。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日:___________ (1)日.惟啖荠 (2)余谒.公私第 (3)更不复.顾惜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谒:___________ 复:___________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10. [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 11. [乙]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 【答案】8. ①. (1)每天 ②. (2)拜访 ③. (3)再 9. (1)等到长大后,(他)登上泰山的最高峰。(2)守持住身心的道理方法,也还是这样 罢了。 10. 示例:因为蔡元定“于书无不读”,学识渊博,其学识不亚于朱熹,因此朱熹说蔡元定 为“吾老友”。(意对即可)。 11. 以事喻理(类比的方法),从身边小事谈及,更易被“我”接受。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 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复”是“再,又”;“日”是名词作状语, “每天”的意思。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 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及(等到)、绝顶(最高峰)”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居(守持)、道(道理,方法)、犹(还)、是(这样)、耳(罢了)”几个词 是重点词语。 【10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甲]文“蔡元定八岁能 诗”看,蔡元定自幼聪慧;从“日惟啖荠。于书无不读”看,蔡元定读书刻苦,学识渊博。 所以朱熹说蔡元定是“吾老友也”。 【11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乙]文所写的内容,文本中的王廷相对“我”讲了一个 “舆人湿鞋”的故事,告诫我“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的道理, 采用了以事喻理或类比的方法,由身边的琐屑小事说起,阐述了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生活 哲理,易于被人接受。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甲]蔡元定八岁的时候就能作诗,等到长大,登上泰山最高峰,每天只吃荠菜。对他来 说,没有不读的书,朱熹探问他的学识,非常惊讶地说:“这是我的老朋友呀,不该在弟子 之列。” [乙]兵部尚书王廷相,他的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他的家里去 拜访,他邀请我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乘轿走在大街上,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 从灰厂至长安街,他都拣着地面小心谨慎地行走,惟恐弄脏了鞋子。转弯进入京城,泥泞渐 多,一不小心,鞋子浸湿了,此后就不再顾及和惋惜(鞋子)了。为人处世的办法,也还是 这样罢了,假如一旦堕落,误入歧途,将会没有什么歹事做不出来的。我回到家,非常佩服 王公所说的,终生也不敢忘记。 三、(9 分)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 程龙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砥砺奋进, 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 ②这是一个创造梦想、成就梦想的时代。“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神舟”飞天、 “天眼”巡空、“蛟龙”入海……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无不闪耀着青年的力量与智慧。新时 代的舞台上处处刻印着青年奋斗的脚步,洋溢着青春火热的激情。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要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当青年理想与历史使 命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③无奋斗,不青春。袁隆平 23 岁时立志解决水稻如何高产问题,把田间地头当作自己 的实验室;24 岁的武大靖无数次挥汗如雨地训练,最终打破了短道速滑项目世界纪录;(1) ________……奋斗者们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都有着默默付出的无悔青春。在抗疫一线,他们 与病毒生死较量;在偏远乡村,他们与村民共奔富裕;(2)________……越来越多的青年在 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也收获了奋斗馈赠给他们的幸福。 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个时代正因创新而进步发展、活力四射。青年人朝气蓬勃, 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是国际量子科学 领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作为我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陆朝阳 长期辛勤耕耘,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重量级奖项。他确信,不做短平快的事情,要做需要非 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 域的健康发展。”在创新的时代,青年正当其时、潜能无限,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为国 家发展贡献力量。 ⑤“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 角。如何找到成就自己梦想的人生舞台,是当代青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当代青年 成长成才的过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 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青年奋斗奉献的过程。抓住时代机遇,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当代青年定能在风浪中搏击前进,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⑥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 就有希望。欣逢盛世,我辈青年须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成就精彩 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21 年 5 月 22 日,有删改) 12.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论点。 13. 任选一题,在第③段指定位置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我选第________题,补充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 阅读第⑤段和【链接材料】,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链接材料】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代学者 顾炎武 (2)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全国政协委员 唐江澎 【答案】12. 当代青年应勇担使命,砥砺奋进,成就精彩人生。 13. ①. (1) ②. 北大退伍军人宋玺 22 岁时参与亚丁湾护航 14. 举例论证,列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在国际量子科学领域长期辛勤耕耘,工作
上坚持做到极致,获得一系列国际奖项的事例证明,青年只要挖掘潜能勇于创新,就能为国 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5. 答题要点:(1)首先要抓住时代机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熔铸在一起;(2)要有责 任担当和真才实学,在前行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能力,这样才会在圆了自己的青 春梦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梦。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选文论点的概括。议论文的论点通常会在开头部分亮明,也有可能在论述之后 在 结尾部分总结,考生要注意这两个地方表明观点的句子。本文可结合第一段中的“青年更应 该砥砺奋进,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和结尾段中的“欣逢盛世,我辈青年须勇担 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成就精彩人生”来概括本文论点,即“当代青年 应勇担使命,砥砺奋进,成就精彩人生”。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补充论据时一定要看清楚论点,还有对论据的要求,所补充的论据要 能够证明论点、符合题干要求。比如本题,可选择(1)题或(2)题来补充论点。论点是“无 奋斗,不青春”,要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1)处论据最好能与文章原本的袁隆平和武 大靖的论据构成排比,只要是能体现青年奋斗的典型人物都可以作为补充论据,比如“北大 退伍军人宋玺 22 岁时参与亚丁湾护航”“北斗核心技术团队平均年龄 33 岁”等。(2)处论 据能与“在抗疫一线,他们与病毒生死较量;在偏远乡村,他们与村民共奔富裕”构成排比, 体现各行各业青年在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可补充“在工厂车间,他们与时间和质量赛跑” 等。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第④段分论点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个时代正因 创新而进步发展、活力四射”,然后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是国际量子科学领域 走在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 ‘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域的健康发展。’”,这里介绍的是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教授陆朝阳的事迹,“作为我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陆朝阳长期 辛勤耕耘,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重量级奖项”,可见这是举例论证。其作用是为了论证青年 是创新的主力军,青年勇于创新,一定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联系材料针对某个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文章第⑤段指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 的过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青年 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青年奋斗奉献的过程”,由此可见,青年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