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山东泰安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山东泰安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共 45 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 3 分;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1.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 75dm ) 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8℃ 为5A 【答案】B 【解析】 D.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 【详解】A.教室里的课桌低于 1m,约为 0.75m,即 75cm,故 A 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约为 65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约为 50kg 左右,故 B 符 合题意; C.一般人的正常体温是 37℃左右,38℃属低热,故 C 不符合题意; D.家用电冰箱功率约为 200W,则由 P=UI可知正常工作电流为 I  P U  200W 1A 220V 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 C. “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 D.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 A 错误;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 B 错 误; C.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故“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 来分辨的,故 C 正确;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故 D 错误。 故选 C。
3.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 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 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B. 雾产生 C. 霜形成 D. 冰消融 A. 露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 AB 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 C 符合题意; 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 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B. 羽毛球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羽毛球对球拍 有力的作用,故 A 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 B 错误; C.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作用将下落,故 C 错误; D.球被球拍挡回,羽毛球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正确。 故选 D。 5. 如图所示,灯泡 1L 、 2L 串联的电路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D. 【详解】ACD.闭合开关后,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两灯并联,故 ACD 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两灯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两灯串联,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6.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甲图, A 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 如乙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C. 如丙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 如丁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A.如甲图,当对 B 管吹气时,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导致 A 管 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A 管中水面上升,故 A 正确; B.如乙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变长,高度不变,故 B 错误; C.如丙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细管内外 的压强差变大,所以,细管内的水柱上升,故 C 错误; D.如丁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而是利用大气压强, 因为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故 D 错误。 故选 A。 7.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若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人 B.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来代替 C. 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
D. 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人,由于人体是导体,以防止施救人员 触电,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材料制成的,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 铜丝来代,因为铜丝的电阻率较小,且熔点较高,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灯与火线断开,才不会带电,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金属外壳漏电时可以防止人体触电,故 D 正确,不符合 题意。 故选 B。 8. 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 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g ,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50cm 3 C.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63g 【答案】C 【解析】 B. 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27g D. 盐水的密度为 1.1 10 kg/m  3 3 【详解】A.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由甲图要知,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V=60mL=60cm3 故 A 错误; B.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标尺的分度 值为 0.2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 2g,烧杯和烧杯内剩余的盐水的总质量为 m′=20g+5g+2g=27g 故 B 错误; C.倒入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m=m总-m′=90g-27g=63g 故 C 正确; D.盐水的密度为 故 D 错误。 故选 C。  m V  63g 60cm 3  1.05g/cm 1.05 10 kg/m  3  3 3 9.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 口的橡皮塞被冲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 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 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 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故 A 错误; B.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 B 错误;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 C 错误;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 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为80N 的物体在 30s 内匀速提升3m ,已知拉力 F 为50N ,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 0.3m/s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40W 【答案】D 【解析】 B. 动滑轮重力为50N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详解】A.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即 n=2。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 s=nh=2×3m=6m v  s t 6m= 30s =0.2m/s 故 A 错误; B.忽略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 则 由于 n=2,则 故 B 错误; C.拉力做功为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F  n  G 物 G 动  G 动 nF G - G 动  2 - =2 50N-80N=20N F G  W Fs 总  50N 6m 300J   WP  t = 300J 30s =10W 故 C 错误; D.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有用功为 W 有用 Gh  80N 3m 240J 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故 D 正确。 W W 有 总  100%= 240J 300J  100% 80%  故选 D。 1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 L 突然熄 灭,电路中只有两个电表有示数。电阻 R 或灯泡 L 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其它元件均完好。 下列说法中( ①可能灯泡 L 断路 ③可能电阻 R 断路 ②可能灯泡 L 短路 ④可能电阻 R 短路 ) A. 只有①②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答案】A 【解析】 B. 只有③④正确 D. 只有①③正确 【详解】由图得,灯泡 L 与电阻 R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 V1 测量灯泡 L 的电 压,电压表 V 测量电源电压。若灯泡 L 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 0,电压表 V1、 V 均与电源相连接,因此电压表 V1、V 均有示数;若灯泡 L 短路,电中只有电阻 R工作,电 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灯泡 L 两端无电压,即电压表 V1 示数为 0,电压表 V 仍测量电 源电压,仍有示数;若电阻 R 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 V1 被断开, 无示数,电压表 V 仍测量电源电压,仍有示数;若电阻 R 短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 示数,电压表 V、V1 都测量电源电压,都有示数,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2. 如图所示,物理项目化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室外测试某型号无人机负重飞行能力。测试时 将重 20N 的物体 A 固定在无人机上,并控制无人机完成以3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空中 悬停、以 2m/s 的速度匀速下降三个阶段的测试项目,同时利用系统软件记录多次测量的相 关信息,并做出测评报告。下列说法中( ①匀速上升阶段,物体 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②匀速上升阶段,物体 A 的机械能不变 ③匀速下降阶段,物体 A 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④物体 A 匀速下降阶段的动能小于匀速上升阶段的动能 A. 只有①③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答案】C B. 只有②④正确 D. 只有①②③正确 【解析】 【详解】①匀速上升阶段,物体 A 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物体 A 相对于地面是 运动的,故①符合题意; ②匀速上升阶段,物体 A 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故机械能变大,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匀速下降阶段,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因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物体 A 的重力势能 没有转化为动能,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根据已知条件,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大于下降的速度,故物体匀速上升时的动能大,即物 体 A 匀速下降阶段的动能小于匀速上升阶段的动能,故④符合题意。 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3. 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 ) 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① ③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应佩戴发散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①错误; ②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 二倍焦距以外,故②正确; ③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物体在焦点之内,物距小于 1 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 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