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A卷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2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 A 卷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1)货币供给量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 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 所决定的。(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 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 性问题,是货币理研究中具有较强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 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取决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 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 果肯定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 程。 2.关注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1)关注类贷款是中国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划分的第 二个档次。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 素的贷款。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继续存在下去将会影响 贷款的偿还。(2)可疑类贷款是中国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划分的第四个档次。指借贷人 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的贷款。贷款已经肯 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 待定因素,损失金融还不能确定。 3.消极货币与倒逼机制:(1)消极货币,即作为物流平衡计划里的“计量单位”的货 币。当决策权集中于一人时,货币是无意义的符号。与其相对应的是积极货币,所谓“积 极货币”,就是积极地追逐着潜在利润的货币。因此,可以看出,消极货币在计划经济时代 是非常普遍的,货币此时较多的体现在记帐流通等非增值功能上,而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即不能成为一种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本来使用。积极货币正好与之相反。(2)倒逼机制 指国有企业总是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相融合,在货币资金获取上向国有银行不断施加压 力,国有银行在存在对国有企业实行所谓倾斜政策的大背景下,通常总是要在一定程度上 对国有企业的借款要求让步。当这种现象普遍化时,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国有企业向国 有银行的基层行施加压力突破了基层银行的信贷配额防线,国有银行的基层行又层层向自 己的上级行乃至总行提出扩张要求迫使总行增加额度甚至资金,各国有银行总行最后又向 中央银行申请贷款,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张规模。这种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 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就是所谓的信贷“倒逼机制”。 4.套汇与套利:(1)套汇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不同货币种类、不同交割期限的某些 货币在汇率上的差异进行外汇买卖,从中赚取利润的业务活动。套汇者利用不同外汇市场 某些货币在汇率上的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上卖出,贱买贵卖 赚取差额。经过套汇买卖,汇率低的市场上涨,汇率高的市场下跌,不同的外汇市场的汇 率趋于接近。从事套汇活动必须拥有较多的资金,在国外广设机构,消息灵活,利用电汇 进行大宗的地点套汇、时间套汇、利息套汇。由于通讯设备的日益完善,各外汇市场已由 国际卫星通讯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在外汇交易上,外汇市场和外汇交 易日趋全球化,以前由于地区不同和时差造成的汇率差几乎不存在了,新的套汇交易方式
逐渐取代了以前的套汇业务,即:利息套汇被掉期业务取代;时间套汇为期权代替;地点 套汇被现代套汇取代。在实施外汇管制的条件下,套汇属违法行为。(2)套利指利用期货 间价格差距获利的交易行为。有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商品套利等三种主要形式。按 套利的风险程度大小区分,又可分为不抵补套利和抵补套利两种形式。不抵补套利,例如, 1992 年 7 月 24 日,6 个月日元存款利率为 5.4875%,而同期美元存款利率为 8.75%, 套利者把日元资金兑换成美元资金投资 6 个月,到期后可以赚取 3.2625%的利差收益。 但是由于把日元兑换成美元后,套利者承担了 6 个月内美元汇率可能大幅度下跌的风险, 所以这种有风险的套利叫不抛补的或不抵补的套利。抵补套利,例如,在上例中,套利者 为了弥补美元贬值的风险,在将日元兑换成美元资金的同时,又做掉期交易来保值。例如 7 月 24 日的外汇行市,即期汇率 1 美元=141.43-53 日元,美元对日元 6 个月远期贴水 2.30 —2.28,远期成本折合年率为 3.2242%,套利者以日元买入即期美元做 6 个月投资的同 时,卖出 6 个月期美元,扣除掉期成本,还可套得 0.0383%的收益。与套汇交易一样, 由于现代外汇市场的发达,掉期成本与利率差异之间的差异已经十分短暂,因此,这种套 取利益的交易已不大采用。 5.第三市场与第四市场:(1)第三市场指已上市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始于 60 年代 的美国,发展迅速。其产生缘于证券交易所的严格管理制度同证券商和投资者对证券买卖 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降低交易成本,满足各类顾客买卖证券的需要,便出现了 由非交易所成员的经纪商在交易所外交易的渠道,参加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大证券经 纪商和大投资者。第三市场的出现,增强了证券业务的竞争,促使证券交易的固定佣金制 发生变化,使投资者和出售证券者能够影响证券交易成本,从而减少投资的总费用。(2) 第四市场指投资者和金融资产持有人绕开通常的证券经纪人,彼此之间利用电子计算机网 络进行大宗股票交易的场外交易市场。其交易的程序是:用电子计算机将各大公司股票买 进和卖出价格输入储存系统;计算机系统即可显示各种股票的买进或卖出价格;顾客如果 认为某种股票价格合适,即可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交易。利用第四市场交易的都是一些大企 业、大公司。第四市场的交易成本很低,因为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即使通过第三方来安排, 佣金也比其他市场少得多。由于交易过程大大简化,交易的数量与价格由双方共同议定, 成交迅速,第四市场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二、简答 1.请运用一些重要数据来说明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脆弱性。 答:(1)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脆弱性的定义 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包括了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银行存款资金的安全性两个方面,主要 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国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 证本国经济不受根本的损害的金融体系制度安排。 金融脆弱性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的定义,狭义上是指金融业的高负债经营的特点 决定了金融业具有容易失败的特点,从而导致金融业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广义上的金融脆 弱性则是指一切领域——包括金融机构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所导致的金融业 的高风险性,现在更多地从广义上适用这一概念,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意义相近,严格 来说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
(2)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例证 ①商业银行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所积累的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脆弱 的最主要标志。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外界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余额一直多有猜 测。根据官方公布,2001 年,国有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额 17649 亿元,不良资产比率达 25.36%。当然,其中损失类不良贷款只占一小部分,其余不良贷款则还有相当的回收率。 2000 年底,国有银行的实收资本为 4793 亿元。假如全部不良贷款损失额达到不良贷款总 额的四分之一,那就会把实收资本全部冲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问题小一些,但其潜在不 良资产损失也不容轻视。 ②政策性金融机构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承担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 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不良贷款比率高。 ③保险业的问题具有隐蔽性。尤其是寿险,现阶段主要是收入期,大规模的支出期尚 未到来。现在,保险业的问题在于:一是无序竞争,支付高额代理费;二是利率不断调低, 保单利差倒挂。 ④资本市场方面,上市公司业绩不良。市场发育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市场秩序有待大 力规范。资本市场的运作主体一证券公司不仅相当普遍地参与不正当的操作,自身的基础 也极为薄弱。98 家证券公司,到 2002 年的不良资产率平均为 50%,不良资产额达 460 亿 元人民币。而这 98 家证券公司的资本金只有 917 亿元。 ⑤对外金融交易方面,尽管实行外汇管制,仍存在相当规模的资本外逃。据外经贸部 的测算,1993—1997 年,资本外逃累计达 1100 亿美元。 (3)中国的金融安全性分析“脆弱”但未导致“危机” 还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外对中国金融的稳定性大多表示极为担忧。时任 IMF 总裁的康德苏认为,最值得警觉的是中国,可能出现最大的银行倒闭风波。依据前述的金 融危机扩散的理论,中国似乎难逃亚洲金融风暴的劫难。 中国与东南亚危机国家的出口都高度依赖美、日等国的市场。1998 年与 1997 年相比,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增长率从 3.1%降至一 6.7%,对美国的出口增长率从 22.5%降至 16.2%。 中国与东南亚危机国家还有着“共同贷款人”都欠日本银行、美国银行大量的外债。然而 后来的中国却经受住了冲击,为亚洲惟一一个安然度过 1997—1998 年的全球金融大动荡的 新兴市场国家。对此,国内外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 ①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的直接“防火墙”是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 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并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的,但并 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决定性的原因。 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 又较强。在中国,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 80%,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又占间接融资总额的 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是外部冲击较难 动摇的。 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 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 合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 GDP),在 1997 年为 47%,1998 年也低于 50%。而同期日本、泰国、印尼、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 114.3%、109.3%、 92.7%、75.4%。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 70%,欧元区的标准为 60%。其中政府的负债, 虽然国际上对中国有种种议论,特别是估计到或有债务,有极为夸张的悲观议论。但多方 衡量,实际负债水平还有相当的余地。政府负债较低,金融震荡之际就可以用增加债务的 办法来清理债务,稳定经济。这也是解释为什么中国银行业的坏账虽有可能高于东南亚国 家,却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据。世界银行也认可这样的说法:“按狭窄口径统计的政 府债务水平不高,足以对深受不良债务拖累的银行体系提供财政支持。” ④最根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应是中国经济现在具有的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 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 后的 1998—2000 年三年,中国 GDP 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 7.8%、 7.2%和 9.0%;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 态势。破解“脆弱”但未导致“危机”之谜,并不意味着对于中国金融脆弱问题无须严肃 对待;也不因为金融危机没有发生而否认在局部范围内,如某一金融行业、某一地区出现 危机的可能性。 2.为什么说随着金融国际化和金融证券化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答:(1)金融国际化和金融证券化的含义 金融国际化主要是指金融业务国际化,银行在海外广泛开设分支机构,在资产构成中 提高国际业务的比重,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流动,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加快在国外上市的步 伐,从国际金融机构内融资,“走出去”到国外建立房地产的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连为一 体。 金融证券化又称为金融非中介化或融资脱媒,是指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间接 金融的发展速度,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直接金融所占的比重接近或超过间接金融的现象。金 融证券化实际上就是筹资手段的证券化,即传统的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筹资的方式逐渐 转变为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与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 全球化交织在一起,使各国的金融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金融国际化和金融证券化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①金融国际化会导致货币政策意图与实际的背离 如果一国中央银行发现该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此时中央银行会采用紧缩银根的 方式来限制投资,这点在一国还处于封闭经济时期比较有用,但是如果此时金融已经国际
化了,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紧缩银行导致了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了境外逐利资 金的流入,这种流入导致了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平衡。如果该国发 现有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必要性,则此时增加的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的下跌,这种下跌, 导致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得货币政策的意图没有办法得以实现。 ②金融证券化会导致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受阻 这是因为金融证券化会导致“金融脱媒”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会导致货币供给从原 先的银行渠道,转移到了资本市场渠道,而资本市场的高复杂性及对货币政策意图的领会 要低于银行的渠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证券化会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是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答:(1)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概念及必要性 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按照实际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对经营的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计划与统筹安排,对其进行控制和调节,使之在总量上均衡、 结构上优化,从而实现“三性”的均衡。达到商业银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的 理想境界。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 首先,是经济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处于“滞 胀”阶段。这一经济现象说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有的方面过长、有的方面过短,要求 进行调整,需要通过对信贷规模与信贷结构的调整,达到对生产规模与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的目的。所以,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就成为各国政府以及经济工作的 主要问题和经济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理论、方针、政策、主 张都会应运而生了。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就必须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并通过 信贷结构的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逐步消除经济中的“滞胀”现 象,所以客观上要求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管理不能盲目地通过乱铺摊子、 扩大经营规模来提高效益。 其次,该理论的产生是金融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明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 是日趋激烈,脱媒现象更加严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争取资金来源方面必须提供更加优 惠的条件,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但是,这样做就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所以, 这实际上是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商业银行更加精打细算,因而客观 上产生了对资产负债进行综合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对 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增加盈利创造了条件。 再次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三性”原则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市场环境 的改变,这种变化已经十分复杂,因而对商业银行的“三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市场 的复杂化又要求商业银行的资金必须具备充足的流动性来保证资金的安全,但是这两个方 面又是矛盾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实现资产负债管理。
(2)资产负债管理试图解决的问题 ①试图解决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资金应用之间的相互矛盾问题 这个问题在资产负债管理中,主要通过对称原则来实现的,对称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 资产负债问题上,无论从规模、结构、期限均需要实施对称的要求。从规模上看,一般要 求有多少资金来源,就要相应安排多少资金应用;负债的结构与资产的结构应该相互适应。 从期限上看,还要求商业银行的资金应用应该根据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来决定,以负债的 期限结构来制约资产的期限结构,负债到期、资产也到期,通过不断到期的资产来满足商 业银行清偿的要求。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对称绝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 在合理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的动态平衡,或者说是一种原则上或者方向上的对称,尤其需要 注意的是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不可避免的,偿还期是否对称。 ②试图解决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协调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中,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即效用,它们的效用之和就是银 行的总效用。因此,对这三性原则或称三个基本目标可以进行比较和相加,也可以相互替 代,即流动性、安全性的降低,可以通过赢利性的提高来补偿。这对于银行的总效用可以 说是没有改变的。反过来,盈利的减少也可以由流动性或安全性的提高来补偿,从而不至 于降低银行的总效用。 也就是说,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三个基本目标的均衡协调,不是非要各占一定比 例、不能变动的绝对平衡,而是可以相互替代与补充的。如果我们把安全性和赢利性比喻 成一个天平的相互抗衡的两端,则流动性正好是杠杆的支点,要使三个目标这具天平达到 平衡,银行经营管理人员既可以调整两端的重量,也可以调整支点的位置,最终达到相同 的平衡效果。 考虑到三个目标之间的相互替代性,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中,就不必固守某一个目 标或单纯地去依赖某一个目标来考察资产的分配,而应该将各基本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 平衡,以保证银行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达到流动性需求和盈利的可能性就不同;不同的 银行可以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方法,就是一家银行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内部经营条件下, 也会有先后不同的做法。 ③试图降低资产风险提高资产的总体收益率 这点银行必须采用资产分散原则,即商业银行的资产无论是从总体结构的安排上、还 是某一具体业务的种类上、或是贷款客户的选择上,都应该适当地分散,避免过于集中, 尽量选择一些相对独立、相关系数较小的内容,以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减少坏帐 损失。也就是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4.加入 WTO 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答:(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利用银行设置的机构、网 点、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代理客户办理收付和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常见的中 间业务主要有:①结算业务;②代收业务;③租赁;④信托;⑤信息咨询业务。 (2)原因分析 加入 WTO 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大力拓展中间业务,这是因为: ①重视中间业务是国际银行业的大势所趋。 从二战以来,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确定性越来越大,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非银 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金融创新理论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银行已经开始 从原来专注于资产和负债转向利润率更高而风险更低的中间业务来了。这可以从西方银行 中间业务收入比重的不断上升中看出来。而且即使是传统的存贷业务也在经历不断的创新, 比如电话银行;而一些传统的业务比如活期存款,甚至快要在西方银行中消失了。而我国 银行业由于发展长期封闭运行,不但远远滞后于国际潮流,而且其银行商业化进程也才只 有短短十几年。2001 年 7 月份,我国出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这是指导商业 银行中间业务的第一个专门文件,也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实行银行业转型和 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一步。 但是从发展速度和中间业务量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效益也比较差,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 1994 年至 1998 年 一直在 6.7-9.6%之间徘徊。目前,就中间业务收益占全部收益比重而言,中国银行约 17%, 中国建设银行约 8%,中国工商银行约 5%,中国农业银行则低于 4%。 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从国内角度看,我国金融机构普遍资产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抗御风险能力 较弱,经营效率不高。从国际角度看,WTO 规则标志着以往不符合服务贸易自由有关条款 的显性贸易壁垒大幅减少,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金融机构将受到来自体制环境、政府环 境以及资金实力和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制约,从而使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金融事业竞 争能力弱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而另一方面,可以预见,“入世”后,一大批外资银行将会把 他们具有强大优势的中间业务作为进军我国金融界的“切入点”,从而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强 劲的冲击。发展中间业务也是迎接这种挑战的必要手段。 因此加入 WTO 后,我国的金融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的商业银行将要迎接产品品种齐全、 服务优质全面的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的挑战。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 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间业务的全面开展,必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 ③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可以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是特别高。近几年,国家 已采取了许多措施,改变资产质量不高的状况。如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成立四大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批准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上市融资等。但要确保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 中资产质量步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为商业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 业务正是商业银行想吃的一块“肥肉”。如果按照暂行规定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 类、交易类、其他类等 6 大类中间业务能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相信商业银行的利润会有 一个大幅度的增长,资产质量会有较大的提高。当然,中间业务本身也是有风险的。商业 银行应该按央行的规定,加强对中间业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并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 监管规章,建立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 5.从世界范围来考察,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6.我国轻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思路为何要调整。 答:所谓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 券,它代表了发行债券企业和债券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从整个债券市场的结构看, 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共同构成了债券品种体系,并同样具有其他债券所具有的 契约性、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等债券的基本特征。 我国政府之所以从以前轻视企业债券市场到现在逐步调整这种思路的原因可以通过下 面几个理由加以说明: (1)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主要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中国融资结构的发展历程看,1999 年代中期银行的间接融资显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后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金融结构调整相当活跃的重要力量。现在,中国金融市 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需要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种状况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债 权式融资和资本性融资都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之间相互补充,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有效的弥补各自的缺点,完善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2)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拓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企业的主动型融资渠道。 同时,企业债券的发展促使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更为丰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提供 市场化的利率波动信号,从而推动金融市场扩大规模、增强功能。 (3)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可以有利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协调 发展。 从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看,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实际上同时关系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 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均衡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缺乏一个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不 仅会直接制约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及其运行的效率。从中国 当前的市场结构看,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在客观上具有促进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均衡发 展的作用。 (4)可以为中央银行提供充足的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 中央银行从事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