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
答案(部编版)
积累与运用。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大家 quán shén guàn zhù(
)地盯屏幕,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
十二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 wēi fēng lǐn 1ǐn(
)地“站”着,随着 zhǎn dīng jié tiě
(
)的一声“点火”,火箭发射成功,载人飞船进入 yù dìng(
)轨道,现场
bào fā(
)出雷鸣般的掌声。
太空服设计 bié chū xīn cái(
),能 dǐyù(
)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聂海胜穿着宇航在 shén mì(
)的太空向祖国人民问好。
【答案】 ①. 全神贯注
②. 威风凛凛
③. 斩钉截铁
④. 预定
⑤. 爆发
⑥. 别出心裁
⑦. 抵御
⑧. 神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结合语境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
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
“凛”“威”“截”“爆”“裁”“裁”“秘”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字开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
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B.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 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感动一生的情怀。
D.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常用的标号有 9 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和专名号。
A、B、D 选项正确;
C.“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感动一生的情怀”是三个并列的短语,而分
号主要是用来分开并列分句的,因此此处不能用分号隔开,应该将分号改为逗号。
3.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马宝玉的英雄气概。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用石头砸.!”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句中“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是班长马宝玉的动作,写出了班长对敌人
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砸”字写出对敌人的仇恨,与
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时可以从修辞角度、人物描写角度、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首先要明确句子的
写作手法,然后结合主旨分析其作用。
结合句中的“抢前一步”“夺过”“举起”“砸”,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动作的,通过这些词
语表现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他们的大无畏精神。
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4. 哪句是直接写景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直接写景: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注意句中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①.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②.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
我满心的愉快。 ③.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也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
5. 使句子更加整齐,有节奏感,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和写作手法分析。。
写景就是描写景物类,基本上属记叙的一种。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
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仔细阅读句子可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是直接写景的句子;“使我总想
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是作者的感受。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增强作品的感染
力。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也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
言表达要准确。
“是那么……是那么……”是并列关系的句子,连用两个“是那么……”使句子更加整齐,
有节奏感,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6. 各抒己见。
近年来,信息科技不断发展,观看“快手”“抖音”等软件中的短视频成为年轻一代的日常
消遣,反而越来越少的人在空闲时去读书、练字。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网络短视频对人们的生活有利有弊。虽然它能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年轻人不应
过度沉溺其中,应将宝贵的时间多花在读书、练字等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
络感情、处理问题。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近年来,信息科技不断发展,观看“快手”“抖音”等软件中的短视频成为年轻一代的日常
消遣,反而越来越少的人在空闲时去读书、练字,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作答时从短视频的利
弊方面展开叙述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观看“快手”“抖音”等软件中的短视频能够丰富我的生活,但是时间如流水,年轻
人不应过度沉溺其中,应将宝贵的时间多花在读书、练字等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7. 日积月累。
(1)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遥望旷野上的天空,凝视水中的月亮,不禁吟诵起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意正浓,他又不禁想起了与好友的重阳节之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夜,宋代词人辛弃疾漫步在稻田边上,到处蛙声一片,因此写下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
跳珠乱入船”,说说这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野旷天低树
②. 江清月近人
③. 待到重阳日
④. 还来就菊花
⑤. 稻花香里说丰年
⑥. 听取蛙声一片
⑦. 大渡桥横铁索寒
⑧. 等闲识得东
风面
⑨.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
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本题中从题干中“孟浩然夜宿建德江”“遥望旷野上的天空”可以得出考查的诗歌是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内容是:移舟泊烟渚,日暮
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整句诗的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
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
近。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
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
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
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
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
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
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本题中从题干“与好友的重阳节之约”可以得出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内容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的意思是:老朋友预备
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
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
菊花。这是一首田园,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
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
“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
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
田家生活简朴亲切。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
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2)本题中从题干“辛弃疾漫步在稻田边上”“到处蛙声一片”可以得出考查的诗歌是辛
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内容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全诗的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
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
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
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
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
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
为题材的佳作。
(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诗内容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的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
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
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
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
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
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
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
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朱熹的《春日》,全诗内容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全诗的意思是: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
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
景致。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
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
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5)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内容是: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
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
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根据诗歌的内容写出
自己看到的画面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阅读。
《丁香结》节选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①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
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 bèn zhuō(
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
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
)的绿,然
)
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zhào yào(
)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②在细雨 mí méng(
)中,
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 mó hu(
)了,只
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
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8. 根据拼音写词语。
bèn
zhuō(
) zhào
yào(
) mí
méng(
) mó hu(
)
9. 给加点字注音。
参差..(
10. 画线①句的“积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单薄.(
)
)
11. 画线②句,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诗句有何作用(
)
A. 通过赏花激发了作者浓浓的诗情画意。
B. 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 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
的空间。
D. 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13. 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①. 笨拙
②. 照耀
③. 迷蒙
④. 模糊
9.
①. cēn cī
②. dān bó
10. 白丁香
11.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分外美丽。
12. C
13.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
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也需要细雨中连接
的丁香结。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
怨的“丁香结”。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
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拙、耀、蒙、糊”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参差——cēn cī;不一致,不整齐。文中指绿的长短,高低不齐。
单薄——dān bó;指天冷时穿的衣服少而薄;谓力量薄弱,不充实。文中指线条单薄。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解释词语。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要写出词语的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理解。在文章中,“积
雪”指白丁香。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在原文中可以找到划线的句子①是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
窗前的莹白渗过来。结合上下文可以得出雨中丁香花的特点是: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
香格外妩媚,分外美丽。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语段作用的能力。
作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内容上即是对段落大意的概括;结构上可以分析其与
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与主旨的关系等。古人将丁香与雨联系在一起,并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担负的“愁怨”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既可以引出下文,
也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
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生活中的体会,写一写由丁香引发的启
迪,注意语言的完整和流畅,不要有错别字。例如可以写成,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
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
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
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阅读。
《童年》选段
高尔基
父亲过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卖掉了原来住房,另买了一座,
新房比过去住的那幢要漂亮、可爱。新房院子内有一个不大的花园,花园左边围墙外住的是
奥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们家有三个小男孩。
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
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
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①我喜欢他们那
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
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
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
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
还对他说:”瞧你这笨样儿……”
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
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②便赶快下
树,抢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
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过了一
会儿,有人在通风的小窗口喊他们:
“孩子们,快回家吧!”
他们像三只小鹅,听话地、不紧不慢地走了。
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权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
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
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
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
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
自己的地方。
“一,”二哥喊道,“二……”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井
栏壁上咚咚响地轻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
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
“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边,他紧紧抓住井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井绳,就
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
“请轻一点!”……
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
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二面还在笑。他睁大
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
“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搂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
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
③“你们会挨打吗?”我问。
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