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年江苏常州市溧阳市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doc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年江苏常州市溧阳市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 答案(苏教版) (考试时间:80 分钟) 一、计算题。(共 23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4 7 = 2- 10÷10%= ; 2 3 ; 8 15 ;10 7 9 ÷ 7 6 = 1 2 ÷3= 1 3 + 1 5 = 4 9 = 4÷ 200×5%= 0.23= ;9;0.008 3 5 ×15= 2 7 × 1 4 = 31 7 1 6 【答案】9; ;100; 1 14 【解析】 【详解】略 2.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7 8 - 5 12 )×48 【答案】22; 【解析】 3 4 ; 52 18 1 12 + 8 9 ÷ 5 6 × 5 8 7-( 6 7 ÷ 3 14 + 13 18 )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率,将原式转化成 7 8 ×48- 5 12 ×48,先同步计算左右两边的乘法, 最后算减法; 先将除以 5 6 转化成乘 6 5 ,同步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 - 7 8 5 12 )×48 = 7 8 ×48- ×48 5 12 =42-20 =22 1 12 + 8 9 ÷ 5 6 × 5 8
6 5 × 5 8 × 8 9 2 3 8 12 13 18 + ) 13 18 ) ÷ + 3 14 × 14 3 13 18 ) 6 7 = = = = 1 12 1 12 1 12 3 4 7-( + + + 6 7 =7-( =7-(4+ =7- 134 18 = 52 18 3. 解方程。 4 7 x ÷ 4 3 =6 x -25% x =27 3 4 x + 4 5 x = 3 8 【答案】 x =14; x =36; x = 15 62 【解析】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先同时乘 4 3 ,再同时除以 4 7 ,求出方程的解; (2)先把方程化简成 x =27,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求出方程的解; (3)先把方程化简成 ,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求出方程的解。 3 4 31 20 x = 3 8 3 4 31 20 4 3 =6 【详解】(1) 4 7 x ÷ 解: 4 7 x ÷ 4 3 × 4 3 =6× 4 3 4 7 x =8
=8÷ 4 7 4 7 x ÷ x =8× 4 7 7 4 x =14 (2) x -25% x =27 解: x - x =27 3 4 3 3 4 4 x =27× x ÷ 1 4 x =27 3 4 =27÷ 4 3 (3) x =36 3 4 15 20 x = 解: 31 20 31 20 x = x = x ÷ × 3 8 15 62 x + x + 4 5 16 20 x = 3 8 x = 3 8 = 3 8 ÷ 31 20 3 8 31 20 20 31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10 分。) 4. 下面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小棒,用这些小棒能搭成的长方体是( )。 小 棒 长 度 根 数 ​ 5 8 3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长方体的 12 条棱中有 4 条长、4 条宽、4 条高,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正方体的 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7cm 长的小棒有 8 根,不够 12 根,搭不成正方体 ,A 选项错 误。 B.用 9cm 长的小棒 4 根,7cm 长的小棒 8 根,能搭成 ,B 选项正确。
C.4cm 长的小棒只有 3 根,不够 4 根,搭不成 ,C 选项错误。 D.4cm 长的小棒只有 3 根,不够 4 根,搭不成 ,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 将 7∶5 的后项增加 1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B. 扩大 3 倍 C. 增加 2 倍 D. 增加 21 A. 增加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7∶5 的后项增加 15,5+15=20,后项从 5 变为 20,扩大了 4 倍。根据比的基本 性质,比的前项也要扩大 4 倍,7×4-7=21,即前项应增加 21。 【详解】5+15=20 5×4=20 7×4-7=21 故答案为:D 【点睛】把“后项增加 15”转化为“扩大了 4 倍”,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可解答。 6. 一根 3 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 2 3 ,第二次用去 2 3 米,哪次用去的长一些?( )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长 D. 无法比 较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这根绳子的 2 3 ,则还剩 1- 2 3 = 1 3 , ,无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是多少,它所占的分率都比第一次少,因此第一次用去的 2 3 < 1 3 长。
【详解】1- 2 3 = 1 3 < 2 3 1 3 根据分析可知,第一次用去的长。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 1 6 小时, 1 2 (个) B. 7. 加工一个零件要 ÷ 1 2 = 1 3 (个) A. = 1 6 2 3 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下列解答正确的是( )。 1 2 ÷ 1 6 =3(个) C. 1 6 × 1 2 = 1 12 (个) D. 1 2 + 1 6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加工一个零件要 1 6 小时,求 1 2 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就是求 1 2 里面有几个 1 6 , 用除法计算。 1 2 ÷ 1 6 【详解】 = 1 2 ×6 =3(个) 1 2 小时能加工 3 个零件。 1 2 ÷ 1 6 =3(个) 解答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8.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2∶3∶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B. 直角 C. 钝角 D. 等腰 A. 锐角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2∶3∶5,一共是(2+3+5)份;用三角形的内 角和 180°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然后用一份数乘最大内角的份数,求出最大内角的度 数,最后根据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详解】一份数: 180°÷(2+3+5) =180°÷10 =18° 最大内角:18°×5=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问题,把比看作份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一份数,进而求 出最大内角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得出三角形的类型。 7 6 + 4 13 9 13 B. × 1 6 ÷□的方框中,这个算式就能简便计算。 C. 6 7 D. 7 6 9. 下列( )填在算式 A. 6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分数计算中,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这个算式可以运用乘法分配 律 a×c+b×c=(a+b)×c,因为 + =1,方框中可以填 7 6 的倒数即 6 7 。 9 13 7 6 4 13 4 13 7 6 = 9 13 × + ÷ 6 7 ÷□的方框中,这个算式就能简便计算。 9 13 【详解】 × 填在算式 6 7 故答案为:C 9 13 4 13 + 7 6 × + 7 6 × 4 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简便运算,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10. 在含盐为 20%的 800 克盐水中,加入 100 克的水和 20 克的盐。这时盐水的含盐率( )。 A. 低于 20% B. 等于 20% C. 高于 20% D. 无法判 断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用 800×20%,求出 800 克盐水有盐多少克,再加上 20 克盐,求出盐的质量,再 求出盐水的质量,用 800+100+20;再用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即可解答。 【详解】(800×20%+20)÷(800+100+20)×100% =(160+20)÷(900+20)×100%
=180÷920×100% ≈0.196×100% =19.6% 20%>19.6%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百 分率问题)。 11. 3 袋苹果和 4 袋桔子一共重 60 千克,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 5 千克。如果假设都是苹 果,总质量就会比 60 千克( )。 A. 少 15 千克 B. 多 15 千克 C. 少 20 千克 D. 多 20 千克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 4 袋桔子替换成 4 袋苹果,因为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 5 千克,那么 4 袋苹果比 4 袋桔子重(5×4)千克,也就是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会比原来的总质量多(5×4) 千克。 【详解】4 袋苹果比 4 袋桔子重:5×4=20(千克) 如果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就会比 60 千克多 20 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等量代换,利用“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 5 千克”,得出 4 袋桔子替换成 4 袋苹果后比原来多的质量。 12. 一件羽绒服先涨价 10%,再降价 5%,现在的价钱与原来相比,( )。 A. 原价高 B. 现价高 C. 同样多 D. 无法判 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设羽绒服原价为 100 元。把羽绒服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涨价 10%, 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1+10%),用 100×(1+10%),求出涨价后的价钱;再把涨价后的价 钱看作单位“1”,再降价 5%,现在的价钱是 100×(1+10%)×(1-5%),计算出结果和 原价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