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品读经典诗文,感悟情感志趣。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句子。
情感志趣
名句
出处
人生哀喜恰如月亮盈
(1) ①_____,②___,此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亏,是一种自然规律
古难全。
几时有》
新旧交替中不断向前
的豁达与豪情
一俯一仰间与自然融
为一体的怡然自得
仁人志士安贫乐道、
坚持正义、不畏强暴
的节操
(2) ③_____,④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3)⑤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4)⑥_______,⑦______,
⑧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三章》
以天下为己任,先忧
( 4 ) ⑨_______ ,
后乐的情怀
⑩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①. 人有悲欢离合
②. 月有阴晴圆缺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病
树前头万木春
⑤. 采菊东篱下
⑥. 富贵不能淫
⑦. 贫贱不能移
⑧. 威武
不能屈
⑨.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⑩.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
注意易错字词“缺、畔、篱、淫、贱、威武”等的正确书写。
2.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人们难忘的记忆。“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
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丙
。北京冬奥串①
(lián)起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洒了和平与友谊的
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②
(xié)手同行的强大力量。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
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甲
(A.交融 B.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人类命运
紧密相连。奥林匹克运动乙
(A. 倡导 B. 倡议)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
要的。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
②_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填入选文丙处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中国的成功,而是世界的成功;不是体育的胜利,而是团结的胜利
B. 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也是团结的胜利
C. 不仅是世界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不仅是团结的胜利,也是体育的胜利
D. 不是世界的成功,而是中国的成功;不是团结的胜利,而是体育的胜利
【答案】(1)
①. 联
②. 携
(2)
①. B
②. A
(3)“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或:“双奥 之城”
北京,成为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
(4)B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①chuàn lián:串联。一个一个地联系,贯穿连接的意思。注意“联”的正确书写。
②xié shǒu tóng xíng:携手同行。意思是指与朋友同患难,生死与共。注意“携”的正确
书写。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①A.交融:意思是交汇融合。B.交织:形容错杂地合在一起。根据语境是指“百年变局”和
“世纪疫情”错杂地合在一起。
故选 B。
②A.倡导:带头提倡。B.倡议: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句意“‘更团结’”是奥林匹
克运动所提出的主张,用“倡导”更符合语境。
故选 A。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属于句式杂糅,
应改为:“双奥之城”北京,使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或:“双奥 之
城”北京,成为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连心桥。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阅读上述句子可按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应先是“中国的成功”,再
是“世界的成功”;同时应先是“体育的胜利”,再是“团结的胜利”。再根据句意可知,
此处应填表递进关系“不仅……也是”的关联词。
故选 B。
3. 班级举行名著《水浒传》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小语发现《水浒传》曾经有一个译本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同学们有的认为这个译名好,
有的认为不好;“两大阵营”都向作为语文科代表的你求助,希望得到你的支持。请结合原
著,分别向正反两方阐述你的理由。
正方理由:
反方理由:
【答案】正方理由:《水浒传》讲的是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一起,受着同样的压迫,一同
反抗恶势力,互帮互助的故事。
反方理由:梁山好汉虽然因为不同原因,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但他们各自落草的目的和期
望都不一样,最后也因为是否接受招安而分崩离析,甚至自相残杀,悲剧收场,不是真正的
兄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列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该
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
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根据题目的要求,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四海之内皆兄弟》名称的好坏即可。正方,可
以从“兄弟”所包含的情同手足、侠义精神、“异姓一家”等方面入手,说明自己的观点;
反方,可以从译名中缺少“忠”的意涵、“四海之内”代表的博大境界、梁山好汉不都是自
愿上山的这几个方面进行驳斥。理由充分合理即可。
示例一:正方理由:在作者笔下,《水浒传》讲的是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一起,好汉们大
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情同手足。且小说中英雄好汉们聚
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是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在梁山泊里,“相貌语言,
南北东西虽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
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示例二:反方理由:《水浒传》宣扬的是忠义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缺少了“忠”的思想
内涵,而且《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讲的大多是江湖义气,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甚至滥杀无
辜,达不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境界。同时根据原著可知梁山好汉也有一部分是被骗
上梁山的。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中涵盖的“真心相待,兄
弟相称”之意是背道而驰、相去甚远的。如:武松血洗鸳鸯楼情节中,武松除了杀了谋害他
的三个主谋,也就是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三人外,还杀死了十一二个下人使女,他们之
中不全是陷害武松的恶人,可是武松杀人时毫不手软,在他眼里和他不是一个阵营的人,都
是可以杀掉的。
二、阅读(65 分)
(一)(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标题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点明了作者被贬到偏远的潮州的写作背景。
B. 颔联“肯将衰朽惜残年”形象地体现了诗人老而弥坚之姿和刚正不阿的爱国之态。
C. 颈联中“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直接表明了天气的寒冷和当时政治气候的恶劣。
D.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愈七律诗中的精品。
5.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对侄孙韩湘有哪些示意?
【答案】4. C
5. 直陈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流
露英雄失落之悲和对亲人、对国都的眷恋;对侄孙韩湘交代“好收吾骨”的后事。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意思是: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
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
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将思家念国的忠贞
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选项“直接表明了天气的寒冷
和当时政治气候的恶劣”说法有误;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情感主旨。
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意思是: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
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由此可知诗人通过“朝奏”“夕贬”二词的对比,向侄孙韩
湘突出自身命运变化的迅速及获罪被贬的原因;颔联“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的意思是: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由此可知诗人此句直抒
“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向侄孙韩湘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意思是: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
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诗人即景抒情,“云横”“雪拥”,
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
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
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
吾骨瘴江边”的意思是: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
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由此可知,诗人韩愈劝谏阻止唐宪宗,“朝奏”而“夕贬”,但是诗
人从不后悔,而是对侄孙韩湘交代“好收吾骨”的后事,表现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抒英雄
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
(二)(1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苻坚①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谢)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
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次于淮肥,京师震恐。
加安征讨大都督。
(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
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②,亲朋毕集,方与(张)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
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③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投将帅备当其任。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
【注】①苻坚:公元 383 年征调八十多万军队攻晋,在淝水大败。②山墅:山林中的别墅。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③乞:给的意思。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所在克.捷:____ (2)亲朋毕.集:_____
(3)玄等既.破坚:___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4)棋如故.:_____
A. 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B. 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C. 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D. 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坚后率众,次于淮肥,京师震恐。
(2)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9. 孔子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阅读以下链接材料,结合两文相关内容,
简要分析谢安和唐雎的“圣人之勇”各有什么具体表现。
【链接材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
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争?”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缄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6.
①. 战胜,攻克
②. 全、都
③. 已经,……以后
④. 原来
7.
A
8. (1)后来,苻坚率领大军,驻扎于淮水与淝水间,京城里震惊恐慌。
(2)谢玄不敢再问,于是让张玄重新去请求(计策)。
9. 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当谢玄问计策时,谢安毫无惧色且心有方略;与玄围棋赌别墅,
且在棋力较劣的情况下胜玄;游涉至夜才回来对将军们指点授计;唐雎面对秦王大怒,以“士
之怒”的大无畏来对抗秦王;甚至“挺剑而起”来以行证言、以死相拼。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克:战胜,攻克。
(2)句意为:亲朋好友都到齐了。毕:全、都。
(3)句意为:等谢玄等人大破苻坚之后。既:已经,……以后。
(4)句意为:还像原来一样下棋。故:原来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
结合句意“谢安接着又去游山玩水,到半夜才回来。对将军们指点授计,让他们各自担负责
任”可知,句子的主语是谢安,“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是他的三个连续的动作,
中间要断开;“各当其任”是将帅们的行动,与上句“将帅”之间要断开;故断句为:安遂
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次:驻扎。于:在。京师:京城。
(2)复:再。乃:于是,就。重:重新,再一次。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谢安:结合“京师震恐”“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可以看出,敌军压境、形势危
急时,谢安毫无惧色且心有方略,胸有成竹;
结合“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可以看出,谢安棋力不如张玄,但他临
危不惧,而张玄内心恐慌,因此谢安下棋获胜;
结合“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投将帅”可以看出,谢安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出去逛了一圈后
回来才对将帅们面授机宜,让他们各司其职。
唐雎:结合“秦王怫然怒”“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可以看出,唐雎面对秦王大怒,
语气平静,毫不畏惧;
结合“‘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缄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可以看出,
他不怕死,敢于以死相拼,面对强大的秦王毫不示弱。
【点睛】参考译文:
当时,苻坚兵势强大,疆场上充满危险,各位将领连连吃败仗。谢安派弟弟谢石与哥哥
的儿子谢玄等看机会出征讨伐,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朝廷拜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
封为建昌县公。后来,苻坚率领大军,驻扎于淮水与淝水之间,京城里震惊恐慌。又加拜谢
安为大都督。
谢玄进入军帐问计,谢安面色平静没有一丝恐惧,回答说:“我已另有方略。”随即安
静下来。谢玄不敢多问,就让张玄将军再去请求计策。谢安便吩咐备车马到山中别墅去,亲
朋好友都到齐了,谢安准备与张玄以别墅为赌注下棋。谢安的棋平常不如张玄,这一天,因
张玄心中害怕,便显得棋力相当,而最终张玄没有获胜。谢安回头对自己的外甥羊昙说:“把
别墅送给你吧。”谢安接着又去游山玩水,到半夜才回来。对将军们指点授计,让他们各自
担负责任。等谢玄等人大破苻坚之后,驿马传来捷报,谢安正与客人下棋,看完捷报,便放
在床上,脸上没有露出一点喜色,还像原来一样下棋。
【链接材料】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
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
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
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如果有才能
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
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三)(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到佳木斯看海
刘 昆
①到佳木斯看海?是真的!
②清早,从佳木斯市区出发,前往富锦时,天空还是瓦蓝如洗,一丝浮絮都没有。在车
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睁开眼时,已见一朵朵白云,绽着笑脸,从各个方向,迎着你,引着你
去赶一场云的集会。那云彩,千姿百态,或俏皮,或持重。细的,如轻絮,似飘丝,有着翩
然散淡的曼妙。大一些的云团,如新弹过的棉花,既饱满,又绵柔,可以轻盈地翻着身子,
变着姿态,欢快地跟着你走。
③人在地上,心随云飘。
④路两旁,延展着宽阔的湿地。丛生的芦苇,迎风摇曳,水边草地上,几只白色的鸟儿
单腿立地,一动不动,突然,“扑哧”着,奔跑几步,然后扯开了翅膀,向着云的方向飞去。
速度之快,让人担心它搅乱了云的衣裳。朋友说,那鸟,是东方白鹳,堪称“鸟界国宝”,
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很高。这些年,因为生态好了,湿地多了,结伴东方白鹳来栖居的鸟类,
多达三百种以上。过去,鸟儿翔集时连成线,现在都是成片成片的了。
⑤过湿地,一片海,向我们奔涌而来。
⑥那是稻的海洋啊!千里沃野,无际无垠,遍地金黄,向着远方漫展。为着让我这个南
方人见证北大荒稻田的辽阔,朋友领着我们,登上富锦万亩大地号的一处瞭望塔。极目远眺,
但见远处的地平线,连着稻海与云海。清风拂过,稻浪荡漾,携着跳跃的音符,迤逦而来。
⑦吃过午饭,我们向建三江方向出发时,天空的云彩,变得浓烈起来。
⑧无论朝着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云的身影。远方天际线低处,云堆积得有些严实,略现
出淡灰的色调,往穹顶舒展时,已是层峦叠嶂之势。各种形态的云团,大的、小的,厚的、
薄的,稠的、稀的,都赶着趟儿,各自拉开了阵势,将最美的姿态,布置在蓝色天宇。我在
车上搜肠刮肚,想找出合适的词来,描写它们的万千仪态、婀娜多姿。可是,其绚烂,其丰
富,其瑰奇,其变幻,哪是我的想象力所能穷极的!
⑨跟着云走。我们来到建三江七星农场。
⑩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世
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因为靠近祖国东北部边陲,这里又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
"。有沃土就有粮食。"中国粮仓",成为这里的美誉,更化为一种使命。一年一度,希望的
种子在这里播下,创造出“十八连丰”,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成为可能,成为我
们美好生活的日常。
⑪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就坐落在七星农场。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个刚出大学校门
的小姑娘,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意。她告诉我们,自己是第三代北大荒人。这里以
前荆棘丛生,为了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父辈们把苦吃够了。如今,一切都变了样,
生产不但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慧化,都可以在家里用手机种地了。